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运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12.04
•【字号】
•【施行日期】2013.12.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直各有关单位:
《运城市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12月4日运城市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我市被国家确定为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试点单位,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我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及《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发〔2009〕22号),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发挥我市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我市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加快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的建设。
二、工作重点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及《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的要求,我市将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大力培养和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的整体水平,形成我市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模式,扎实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三、组织机构
为大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我市成立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如下:
(一)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陈竹琴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叶新龙市卫生局局长
范建国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
王邑建市工商局副局长
陈会民市发改委总工程师
张国伟市财政局副局长
武文赤市物价局副局长
杨建云市公安局副局长
姚丰吉市人社局副局长
薛宝刚市科技局副局长
亢跃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李祥林市中医医院院长
(二)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中医科
主任:范建国(兼)
副主任:谭康敏(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
李祥林(兼)
(三)职责分工
1.建立运城市中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组织会议。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2.组建运城市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专家组。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3.对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给予地方配套资金投入。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4.对社会性独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制定社会性独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并对其进行日常监督及管理。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
5.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探索制定治未病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医保中心)
6.监督、考核我市项目建设单位工作进展,并进行效果评价。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局)
7.加强对独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管理,不得超范围违法服务。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8.做好中医药预防保健的宣传工作,在电视台、电台、报刊进行健康宣教工作。
(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运城日报社、运城电视台)
四、项目建设单位
运城市中医医院为我市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单位。
五、项目建设内容
(一)为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
运城市中医医院完善“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配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康复等诊疗设备,制订和实施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及康复科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开展服务效果总结、分析及评价工作,提高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
(二)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
一是由市卫生局牵头,市中医医院负责组织中医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包括: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指导;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人群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发放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等。
二是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
在市中医医院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内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状况评估,并出具相应报告,为个体进行自我保健和适当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三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中医康复治疗服务,包括推拿、针灸、贴敷、小儿捏脊、饮食起居指导等。
市中医医院组织医疗指导服务队伍,每月下基层4
次,平均每次提供咨询、健康评估、干预等服务150人次,每次健康宣教受众达300人次。
(三)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由卫生局统一安排,加强对我市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师的培训工作,丰富其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知识、方法,推广应用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技术和方法等。
二是卫生局组织,对我市社会性独立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开展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工作,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为,逐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人员准入制度,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队伍素质。
六、项目建设目标
(一)接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对象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知晓率不低于90%。
(二)接受服务对象对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90%。
(三)老年人体质辨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四)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30%以上。
(六)完成辖区内社区独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摸底工作。
七、项目经费安排
国家财政补助专项资金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00万元,其中:
(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提供平台建设。
主要用于市中医医院完善“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建设经费280万元。
(二)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
主要用于市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健康教育、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中医健康干预、业务指导等工作,工作经费30万元;
(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督导。
主要用于市卫生局与政
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政策,开展摸底调查、准入试点、规范管理等;组织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开展项目建设的检查评估督导工作,管理经费50万元。
(四)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宣传费、资料制作费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