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中国震撼读后感范文-word范文模板 (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震撼读后感范文
【篇一:中国震撼读后感】
近日读了一本好书,是张维为教授写的《中国震撼》。
初读书名,便有感慨。
中国这些年的变化的确巨大,但仅从我资浅质薄的视角还难以深刻理解其
翻天覆地的变化程度。
张教授做过伟人邓小平的翻译,走过100多个国家。
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的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
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
问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
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之迅猛,令西方国
家诧异和恐惧。
因此,在我们的周围,时常出现编造中国威胁论调、想扼制中
国发展的声音。
中国的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存在也令部分
国人对祖国的建设成就产生质疑。
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三十年辉煌成就的
理由。
正视自己的成就,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对中国发展大
势的应有态度。
中国现在强大了,西方在骚动。
“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的各种言论
在传播。
中国似乎对“模式”、“崛起”这类的说法抱着谨慎谦虚的态度,提
倡“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
但事实的确是中国靠自己的发展模式迅速地
壮大起来,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
历
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
就是和平。
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
五千年的文明
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
小家庭的“和”
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
民族的凝聚力。
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
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
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
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
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
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
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
然。
二十年前,我的家从农村搬进了当时还是很小的海滨城市。
那时,我们住
的是父亲单位集资的一套两居室,潮湿昏暗。
经历了两次搬家,我们现在的房
子是崭新小区里的一套三室朝阳宽敞明亮的商品房。
我家的住房改善了,我们
的城市也大了,也美了。
开通了市区公共汽车,那站台不比大上海的差。
家家
户户通上了管道天然气,城市防洪闸等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
一条条宽敞的马路,一幢幢高耸的楼房,一片片井然的小区,一张张欢欣的笑脸,让我们实实
在在享受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我还上小学时,港口的一期码头的引堤还只
是一条长长的土堆。
待我大学毕业后回到港口工作,变化之大,让我惊诧。
一
期二期码头吞吐量巨大,三期码头正加快建设,即将投入运营,工业园区已经
成形,海港新城崭新靓丽,到处显现生机与活力。
以我们小城的发展来看整个
国家的发展,中国的成就自然不可磨灭。
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
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自然,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也不能一味夸大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书中把中西方在发展道路上带来的问题也做过多次对比。
中国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发展的同阶段也同样出现过,甚至更严重。
我们切不可因为问题的存在
而妄自菲薄。
《廉政准则》的出台表示了党在反腐方面的决心;贫富差距虽然
存在,但贫困人口的群体正在加速度的萎缩;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在逐步
得到治理,环保能源的研发也在进行……要彻底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一蹴而就,一定需要相当的过程。
但现在一时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在未来
总会得以实现。
事实上,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已经十分重视对发展不利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正在不断缓解与消化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发展环境正日趋
改善。
近期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的《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亲历基层体验生活,从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难、吃饭难,到农民卖菜愁销路,再到百姓看病难等
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现到改善进行了跟踪报道。
透过这一系列事例,就能看
出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其为民谋福利之细心,其民族凝聚力之强大。
世
界上能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像中国这样以民为本,时刻为民着想?不能不说这
是中国强大的表现。
在世界上许多大国都被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中国居民的
生活持续得到改善。
中国不光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经济大国,科学技术
发展也突飞猛进,我们正迈进经济强国之列。
最近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
完美的交会对接,充分显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进步。
通读《中国震撼》,我理解了中国崛起震撼世界的真正原因了。
中国是始
终以民生为大的国家,其发展强大是为了十三亿人口的共同利益,极具普惠特征。
正是因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才能聚以民心,才能取得所有人今天看到
的巨大成绩。
所以,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
中
国震撼是“文明型国家”超强文化底蕴的震撼,是真正的震撼,无国可比!
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秉承祖国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人长处,发扬自身
优势是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
我们的奋斗依赖祖国,祖国的
未来需要我们。
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
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光大,加之我们每个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
【篇二:中国震撼读后感】
一口气看完了张维为的《中国震撼》,感觉我们生在中国是非常幸福的。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成果是无可质疑的,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
一些发达国家历史上也存在,有的甚至比中国还严重,比如意大利的腐败。
但
如果中国意识到了,就会集中高效处理这些问题,比如环保技术。
作者认为只
比较GDP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掩盖了许多背后的差异。
GDP不能说明我们生活
是否幸福。
我们通常会用GDP总量来说明中国实力如何强大,或用人均GDP说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但GDP应该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而且没有算上房产。
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但作者看到其首都比北京落后三十年。
作者以自己在许多国家的亲身经历,说明中国比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得还
要好,比如农村有楼房,有自来水,通电,有电器。
中国的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比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还好,一样有高楼,高铁,机场。
一些西方人来到
上海的感受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这得益于小平的远见,让部分城市富裕起来,这是田忌赛马的道理,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城市发展起来了,可以通过税
收来支援贫困地区。
作者认为任何一个非西方国家在学习西方那套制度,没有不失败的。
不能
简单地以民主,专制来说明一个政治制度的好坏,认为民主是好的,专制是坏的。
而是要以人民的生活是否幸福来判断。
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西方民主,
结果人民生活一团糟。
他认为西方之所以民主成功,是因为他们足够发达,政
治上的折腾不会对经济有很大影响。
况且西方国家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不是民主
产生的,而是通过暴力,战争,掠夺来积累财富。
那些推崇西方民主的人怎能
忘记这段历史?而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民主后,本来脆弱的经济被各种选举,政
党斗争搅乱了。
国家内的几个政党,利益集团在斗争,互相扯皮。
人们教育水
平不高。
一些贫民窟的人被黑帮利用作为票仓。
一个国家文化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不同。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秩序,家人。
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
如果引进西方制度,把本来团结的群体拆散,让其
斗争,那不是比原来更坏?有人打个比方,中国的领导制度,就像是公司的
CEO制,能一人一票选CEO吗,那么公司一定破产。
如果军队一人一票选指挥官,一定打不好仗。
民主选出来的不一定是有才能的人,可能是多数人的暴政。
一些民主国家就是例子,如菲律宾,海地,泰国,它们政治动荡。
民主国家决
策低效率,各方吵架。
比如印度要改造贫民窟,计划改造90万户,5年才改造6000户。
民主无所谓好坏,没有适合所有国家的唯一民主气度。
只有适合一个
国家特点的民主才是好民主。
中国有自己的民主观。
我们认为政权的合法性在
于民心,而且中国推崇选才举能。
而西方人认为民选的才是合法的。
中国的人权观和美国不同。
中国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重要的。
而西方
国家认为政治权利是最重要的。
于是按照他们的人权观,美国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而他们无法解决。
但是,在吃不饱,无处住的情况下,还谈什么选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