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口岸发展“十
二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8.03
•【字号】渝办发[2010]219号
•【施行日期】2010.08.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口岸发展“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渝办发[2010]219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一0年八月三日
重庆市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了全面开发重庆口岸资源,充分发挥重庆口岸优势,按照国家口岸开放指导原则及相关规定,结合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总体目标,制定《重庆市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重庆口岸发展“十一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口岸筑基础、谋发展的关键阶段,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口岸通过能力大幅提高,大通关建设稳步推进,口岸功能逐步完善,口岸效能进一步增强。

(一)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获批扩大开放口岸1个,新设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2个,基本形成开放口岸与特殊监管区互为补充的口岸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

水运口岸。

由寸滩、九龙坡等7个口岸作业区组成,开通重庆一上海“五定”集装箱快班轮和至日本、韩国江海直达国际班轮,每月始发班轮150航次,辐射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经沿海中转可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江上游枢纽港作用明显。

航空口岸。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入全国十大千万级、世界百强机场行列,基地航空公司增至4家,开通8条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率先在西部具备口岸签证、台胞签注及台胞证换发功能,率先开通渝台直航,设立海关化验中心。

铁路口岸。

上桥东站铁路口岸调整至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展国际联运集装箱、整车到发业务,开通经深圳盐田港出海的渝深铁海联运快速“五定”班列和重庆一成都“五定”班列。

(二)口岸通过能力大幅提高。

水运口岸。

建成重庆港寸滩二期、万州港江南一期、涪陵港黄旗码头等口岸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果园港、东港等口岸作业区。

水运口岸通过能力达到200万标箱,比“十五”期末增长700%。

2010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3 6万标箱,比“十五”期末增长 135%,年均增长19%。

航空口岸。

完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三期扩建和国际厅改造工程,新建两个国际货站,客货通过能力达到3000万人次、100万吨,比“十五”期末增长100%。

2010年出入境旅客达到25万人次、国际货邮量1.5万吨,比“十五”期末增长97%和 275%,年均增长15%和33%。

铁路口岸。

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竣工投用,铁路口岸通过能力达48
万标箱,比“十五”期末增长2300%。

2010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00标箱,比“十五”期末增长1428%,年均增长73%。

(三)口岸大通关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口岸联动协作机制。

发挥政府口岸管理、通关查验、生产经营的联动协作作用,强化航空和水运口岸联席协作会议机制,出台《航空口岸提高服务水平联动协作办法》,优化水运口岸现场查验和多式联运监管流程。

推行全天候口岸通关工作制。

实行“5+2”、24小时预约通关、通关110、大客户协调员等便利化措施,通关效率显著提高。

建成地方电子口岸实体平台。

率先在西部完成电子口岸虚拟平台向实体平台转换,上线运行保税监管辅助系统、出口运抵申报系统、空运舱单信息系统等 13个应用项目。

深化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

建立了沪渝川跨区域口岸大通关协作机制,探索长江通道“大通关”合作模式。

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海关区域通关改革,与上海、深圳等22个地区建立了通关合作关系,合作区域由长江流域扩大至泛珠三角地区,区域通关货运量占全市口岸货物总量的60%。

实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和出口货物绿色通道,扩大了试点企业、试点口岸和运输方式范围。

(四)口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海关机场办事处升格为机场海关,新设机场海关缉私局、海关化验中心、公安口岸签证机构、寸滩海关、寸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永川检验检疫办事处,涪陵海关办事处建成开关,口岸服务进一步适应了全市外向型产业发展需要。

为强化政府口岸协调,市政府口岸管理机构调整至市外经贸委。

二、“十二五”时期重庆口岸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指导,按照市
委、市政府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总体目标,扩大口岸开放,加快口岸发展,合理配置口岸资源,科学规划口岸布局,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建设畅通高效的内陆--流口岸。

(二)规划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服务重庆外向型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主城区和沿江区县口岸布局,发挥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功能作用,建设重点突出、功能互补、运转高效的口岸体系。

一一满足需求、适度超前。

立足本地,服务周边,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口岸建设、管理和服务。

一一协调联动、功能互补。

有效衔接开放口岸、特殊监管区、外向型产业园区外贸物流,建立交通互联、信息互通、通关互认的“一体化”模式,促进口岸与产业园区、特殊监管区联动发展。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形成开放口岸、保税功能区与后续监管点门类齐全、功能完备、规模适度、服务高效的口岸体系,实现航空、水运、铁路口岸运量分别增长1、2、3倍的目标,建成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雏形,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1.口岸规模。

航空口岸。

到2015年,出入境旅客达60万人次,国际客货运航线达到15条,分别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国际货邮量30万吨,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0倍。

水运口岸。

到2015年,外贸进出口货物2500万吨,国际集装箱110万标箱,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00%以上,异地货源占比提升至30%。

铁路口岸。

到2015年,外贸进出口货物70万吨,国际集装箱6万标箱,分别
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00%、 700%。

2.口岸布局。

(1)航空口岸:新开万州五桥机场为国家开放口岸,推进万州城市开放战略,建设三峡库区重要的空中门户。

(2)水运口岸:主城以寸滩港水运口岸为核心,扩大开放东港、长寿港(化工码头》三峡库区新开万州港、涪陵港为国家开放口岸;沿江区县设立果园港、江津港、永川港、佛耳岩港、茄子溪港等口岸后续监管点,形成全市水运口岸开放新格局,初步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路运输枢纽。

(3)铁路口岸:开放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铁路口岸,建设贯通华南至太平洋、西北至欧洲的内陆铁海联运枢纽。

3.口岸机构。

根据口岸开放布局和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万州机场、万州港、涪陵港、东港和长寿港等口岸查验机构和人员。

4.口岸服务。

优化服务,简化流程,实现口岸全天候通关;推进口岸信息互连互通,提高信息化水平;扩大口岸区域合作,深化大通关,提高通关效率。

三、“十二五”时期重庆口岸发展主要任务
(一)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口岸主体工程。

重点建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T3航站楼、第三跑道、航空快件中心和万州五桥机场国际厅,重庆港寸滩三期、东港作业区、万州港江南二期,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一批口岸主体工程和现场查验设施。

完善口岸配套设施。

建设万州五桥机场、东港、万州港、江津作业区等口岸查验配套设施。

建设重庆航运和口岸服务中心、重庆海关化验中心。

优化口岸集疏运网络。

改善寸滩港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团结村铁路集装箱
中心站口岸交通集疏运条件,建设连接综合保税区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专用通道和果园港、东港进港铁路,形成多式联运物流通道。

(二)加快实施“一江两翼三洋”大通道战略。

依托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及保税港区功能平台,进一步提高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效率,畅通东向经上海至太平洋出海大通道;加快建设连接大西洋的西北物流通道、连接印度洋的西南物流通道;开通欧美空中国际航线;推动经天津、广州、深圳出海的铁海联运通道和经北部湾出海的陆路通道建设,构建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大通道体系。

(三)建设西部航空枢纽。

发挥重庆区位和产业优势,引进战略合作者,开通大飞机航班,开拓日韩一重庆一印度、港台一重庆一欧美国际航线,推进重庆航空枢纽建设。

培育航空货运市场主体,组建货运基地公司,设立航空货运分拨中心,完善航空货运要素功能,形成网络齐备、功能完善、运力充沛、规模快速扩张的西部航空枢纽。

(四)巩固深化口岸大通关。

加强通关协调,合理配置查验力量,继续实施全天候通关工作制,提高口岸服务质量。

建设重庆航运与口岸服务中心,实现通关一站式、交易一张网、数据交换一平台。

巩固沪渝川口岸协作,拓展内陆国际物流大通道口岸间联动合作,建立外贸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机制,提高区域通关合作水平。

(五)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扩大电子口岸本地用户联网,集成口岸管理、查验通关、生产服务等信息系统,实现电子口岸与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航运和口岸服务中心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加强与外地口岸间信息共享,实现本地进出口货物电子数据与外地口岸交换及互认。

开发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特殊监管区间货物流通监管等重点应用项目,提高电子通关率,逐步实现口岸管理信息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合作。

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口岸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口岸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口岸发展重大问题。

完善地方口岸管理法规,同创共建“文明口岸”,实施查验服务质量监督和评议,优化通关环境。

(二)明确开放建设原则。

国家开放口岸由市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口岸后续监管点按本规划由市政府口岸办与查验单位统一规划、组织实施。

口岸现场查验设施应与口岸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项目规划、立项和审核附件1: (批)应征求口岸管理部门意见。

查验单位办公及业务用房,属国家开放口岸的,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其他由所在区县(自治县)政府投资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口岸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和完善口岸配套设施,支持口岸大通关服务和物流运输品牌建设。

同时,发挥好民航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鼓励航空公司、物流企业开辟国际航线,对新航线培育期进行扶持,对航空货运增量进行奖励,支持我市航空运输业发展。

(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争取铁道部支持,开通至沿海沿边的“五定”班列;争取民航总局支持,开通更多国际航线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扩大重庆水域开放,推广标准船型应用。

(五)加强口岸专业人才培训。

支持高等院校口岸、物流、交通学科建设,依靠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大型企业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人才。

依托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进行资质培训与认
证,提高口岸人才素质与技能。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提升重庆口岸专业人才整体水平。

附件:1.“十二五”期间重庆口岸吞吐量预测表
2.“十二五”期间重庆口岸开放时序表
附件:1.“十二五”期间重庆口岸吞吐量预测表
附表1:
“十二五”期间重庆航空口岸吞吐量预测表
┌───────────┬───────┬──────┐
│项目│出入境旅客│出入境货物│
│年份│(万人次)│(万吨)│
├───────────┼───────┼──────┤
│2010年(基期)│25.00│1.5│
├───────────┼───────┼──────┤
│2011年│30.46│4.45│
├───────────┼───────┼──────┤
│2012年│36.55│17.5│├───────────┼───────┼──────┤
│2013年│43.86│20.8│├───────────┼───────┼──────┤
│2014年│52.64│24.3│├───────────┼───────┼──────┤
│2015年│60.00│30.7│├───────────┼───────┼──────┤
│2020年│100.00│45.00│└───────────┴───────┴──────┘
附表2
“十二五”期间重庆水运口岸吞吐量预测表
┌────────────┬───────┬───────┐
│项目│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
│年份│(万吨)│(万标箱)│├────────────┼───────┼───────┤
│2010年(基期)│800│36.55│
├────────────┼───────┼───────┤
│2011年│1000│45.69│├────────────┼───────┼───────┤
│2012年│1250│57.11│
├────────────┼───────┼───────┤
│2013年│1562│71.39│├────────────┼───────┼───────┤
│2014年│1953│89.23│├────────────┼───────┼───────┤
│2015年│2441│111.54│├────────────┼───────┼───────┤
│2020年│3957.97│222,55│└────────────┴───────┴───────┘
附表3
“十二五”期间重庆铁路口岸吞吐量预测表
┌──────────────┬───────┬───────┐
│项目│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
│年份│(万吨)│(万标箱)│├──────────────┼───────┼───────┤
│2010年(基期)│18│0.7│├──────────────┼───────┼───────┤
│2011年│22.5│1│
├──────────────┼───────┼───────┤
│2012年│35.84│3.2│├──────────────┼───────┼───────┤
│2013年│44.8│3.9│
├──────────────┼───────┼───────┤
│2014年│56│4.7│
├──────────────┼───────┼───────┤
│2015年│70│6│
├──────────────┼───────┼───────┤
│2020年│150│10│
└──────────────┴───────┴───────┘
附件2:
“十二五”期间重庆口岸开放时序表
┌──┬──┬────────────┬────────┬──────┬─────┬───┬──┐
│序│口岸│││开放│年设计│开放││
│号││口岸名称│口岸功能││
│(设立)│备注│
││类型│││形式│通过能力│││
││││││
│时间││
├──┼──┼────────────┼────────┼──────┼─────┼───┼──┤
│1│航空│万州五桥机场│旅客、件杂货│新开放口岸│150万人次│2014年││
├──┼──┼───┬────────┼────────┼──────┼─────┼───┼──┤
│││││││100万标箱│││
││││江南沱口作业区│集装箱、散货││
│2011年││
│││││││100万吨│││
│││├────────┼────────┤├─────┼───┼──┤
││││红溪沟铁水联运作│件杂货、散货、滚││
│││
│2│水运│万州港│││新开放口岸│400万吨│2011年││
││││业区│装││
│││
│││├────────┼────────┤├─────┼───┼──┤
│││││││150万标箱│││
││││新田作业区│集装箱、件杂货││
│2015年││
│││││││4000万吨│││
├──┼──┼───┼────────┼────────┼──────┼─────┼───┼──┤
││││黄旗作业区│集装箱、散货、化│扩大开放│20万标箱│2012年││
│3│水运│涪陵港││危品││18万辆│││
│││├────────┼────────┼──────┼─────┼───┼──┤
│││││集装箱、件杂货、││135万标箱│││
││││龙头山作业区││新增监管点│
│2015年││
│││││散货││2180万吨│││
├──┼──┼───┼────────┼────────┼──────┼─────┼───┼──┤
│││重庆港│东港作业区│集装箱、滚装││130万标箱│2012年││
│4│水运││││扩大开放│20万辆│││
││├───┼────────┼────────┤├─────┼───┼──┤
│││重庆港│长寿作业区│化工、散货││3000万吨│2013年││
├──┼──┼───┼────────┼────────┼──────┼─────┼───┼──┤
││││江津兰家沱作业区│散货、多用途││
123万吨│2013年││
│││├────────┼────────┤├─────┼───┼──┤
││││茄子溪作业区│件杂货││
120万吨│2013年││
│││├────────┼────────┤├─────┼───┼──┤
│││││││40万吨│││
│5│水运│重庆港│佛耳岩作业区│多用途、滚装│新增监管点│
│2013年││
│││││││15万辆│││
│││├────────┼────────┤├─────┼───┼──┤
││││果园作业区│散货、多用途││
185万吨│2014年││
│││├────────┼────────┤├─────┼───┼──┤
││││朱沱作业区│多用途││
250万吨│2014年││
├──┼──┼───┴────────┼────────┼──────┼─────┼───┼──┤
│6│铁路│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件杂货、│原二类转新开│175万标箱│2012年││
││││散货││270万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