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之加涅和班杜拉的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之加涅和班杜拉的思想
教育,是增进人知识技能,发展人智力、体力和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

知识教育的内容含义,也是我们日后成为教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在教育学的学习中要核心解决的问题。

在教育学基础部分,我们主要要掌握教育的相关概述,如教育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教育的规律等;教育的相关内涵,如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的形式;教育实施中的微观内容,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和德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等。

下面是教师考编考点集锦,能把这些知识点吃透,那就肯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离成功上岸更进一步。

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
之前学过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一共分为由低到高的八个层次。

后来加涅在八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他们看作是五种学习类型。

加涅的学习结果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

不容易理解但是近年来辽宁考试居多,大分部以选择题方式呈现,所以备考时候还是侧重理解。

首先先来看一下按照结果分类,就是学完了你能干什么,有什么用。

第一,是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语言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的结果是通过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言语信息也是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事实的信息。

比如:学习认识时钟。

四季的形成。

也包括有组织的整体的知识。

比如天体的运行。

第二,是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等。

分别来看一下,辨别,是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不同的反应。

包括简单的辨别对不同形状,颜色物体作出不同的反应。

也包括复杂多重辨别,如对相似,易混淆单词分别作出正确的反应。

概念是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这里的概念包括两类。

一个是具体的概念,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特征并对其赋予同一名称。

比如麻雀和乌鸦,抽取本质特征叫鸟。

另一类是定义概念。

用定义表示事物及其性质和关系,比如说给物理学中的质量下定义。

规则是指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间的联合。

比如自然科学中的勾股定律,什么定理这里都属于规则。

高级规则也叫做问题解决。

是指应用规则或规则组合去解决问题。

辨别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主要是运用智慧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是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比如怎么样把分数转换成小数。

怎样使动词与句子主体一致。

第三,认知策略。

认识策略是学习者用以他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

比如画出组织结构图。

第四,态度。

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采取的行动的内部状态。

态度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

孩子去幼儿园之后不怕生人。

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比如听古典音乐的行为选择。

有关个人品德方面,爱祖国,关注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

第五,动作技能。

又称运动技能,是指身体动作的质量(比如敏捷、准确、有力和连贯等)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

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

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就是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

前三个属于认知领域。

分别是什
么,怎么做,怎么学。

在区分一下智慧技能,是对外界符号信息的处理,强调外在的加工,而认知策略值得是内在的加工,内部的心理过程。

态度属于情感领域。

怎么看。

动作技能属于动作领域。

具体操作。

这五种学习结果是不受学科限制的,比如语文和数学都会学习智力技能(规则).在体育和化学都会学习动作技能如操作。

而且学习结果往往是综合的,在同一项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能同时学到不同的学习结果。

比如体育,不仅学习打球动作技能,还能学习打球规则。

智慧技能的这五种子技能是由低到高排序的。

但是这五种学习结果是不存在等级随意排列的。

是范畴不相同的学习。

加涅认为,把学习结果作为教育目标有利于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而从学习条件中可以告诉老师怎么做。

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达到教学目标铺平道路。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教育基础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知识,而教师招聘考试的复习过程中,不同人物及其相对应的理论,一直是大家所头疼的问题。

哪些流派有什么代表人物,而代表人物的理论又都是哪些。

教育学、心理学都有很多需要大家进行理解记忆的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而进一步加深大家
对于这一理论的印象。

一、班杜拉生平简介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二、社会学习理论基本概述
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行为和环境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加以改变的,三者对于儿童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

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
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

并于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

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

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按照班杜拉的理解,对于有机体行为的强化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对学习者作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或负的刺激;二是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三是自我强化,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付的强化。

自我强化参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