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6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6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
1. (2分) (2019高二下·临漳月考)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

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

这一现象表明()
A .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 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 . 明清官员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
D . 明清时期的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2. (2分)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A . 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 . 经世致用的学风
C . 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 . 唯物主义的思维
3. (2分) (2018高二上·白城月考) 《焚书·何心隐论》说道:“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
A . 遵循学以致用
B . 倡导婚姻自主
C . 挑战正统思想
D . 鼓吹专制集权
4. (2分) (2018高二上·汽开区月考) 《齐民要术》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缺而不录。

”提出与此针锋相对观点的人是()
A . 朱熹
B . 黄宗羲
C . 王夫之
D . 顾炎武
5. (2分)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 .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 .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6. (2分)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7. (2分) (2016高三上·洛阳期中) 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这段言论体现了()
A . 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
B .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C . 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
D .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
8. (2分)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某人:“刻《藏书》、《焚书》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

……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

”这里的“某人”是()
A . 李贽
B . 黄宗羲
C . 顾炎武
D . 王夫之
9. (2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0. (2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中) 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共同点是()
A .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前提
B .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要求
C . 反对君主专制和传统守旧思想
D . 提出了完整的近代民主政体构想
11. (2分) (2017高二下·永安期中)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A . 黄宗羲
B . 顾炎武
C . 王夫之
D . 李贽
12. (2分) (2017高三上·三明月考) 明淸时期,地圆学说盛行且为社会有所接受,传教士将其奠基于亚里士多德四行学说之上,中国士人却是在“西学中源”的经典传统中加以确认。

这说明()
A . 客观事实的呈现需要历史想象
B . 历史叙述与客观事实难以互证
C . 历史叙述不足以形成历史结论
D . 历史理解易受历史偏见的影响
13. (2分)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 .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 .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 . 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 .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14. (2分) (2018高一下·新疆期末)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又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

”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
A . 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 . 从严治吏,消除贪腐
C . 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D .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15. (2分)李贽自称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异端”,下列与此不符合的是()
A .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B . “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C .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
D . “自古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同一侠耳”
16. (2分)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A . 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 . 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强化
C . 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D . 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
17. (2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循天下之公”,这些观点()
A . 是皇权强化、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反映
B . 是批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的呼声
C . 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D . 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18. (2分) (2018高二下·徐州期中) 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

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
A . 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
B .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D .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19.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明清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判、诏诰表乃至律诗等。

“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不许敷衍繁文。

”这反映了()
A . 选才标准的根本变化
B .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D . 宋明理学地位的巩固
20. (2分) (2018高二上·白城月考) 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
A . 程朱理学
B . 王阳明心学
C . 唯物主义
D . 经世致用之学
21. (2分)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B . 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 .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D .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22. (2分)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②有反封建思想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3. (2分)关于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进步思想没有跳出传统旧儒学的藩篱
B . 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
C . 进步思想在同反动思想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D . 进步思想极大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24. (2分)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B .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 . 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D .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25. (2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 民为邦本
C . 天下为公
D . 民贵君轻
26. (2分)“民贵君轻”思想以及“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
A . 民主思想
B . 儒家“仁政”思想
C . 民本思想
D . 人民主权思想
27. (2分) (2015高二上·衡阳期中) 中国古代儒学成为一种士大夫之学。

到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主要说明李贽()
A .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 .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 .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 .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8. (2分) (2017高三上·全州月考)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

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 .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 . 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C . 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D . 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29. (2分)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耳矣”。

A . 朱熹、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B .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30. (2分)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 . “因民之利而利之”
B . “兼相爱,交相利”
C .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31. (2分) (2018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

此类小说()
A .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C .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D .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5分)
32. (10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

……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根据材料一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33. (10分)民主自由、民族独立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哉,风风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史记·刺客列传》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
——汉·刘向《说苑》
材料二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

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

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材料三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

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

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

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

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

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

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请你简要对“明主”下一个定义,并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是否具有诞生“明主”的肥沃土壤。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或“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4. (10分) (2019高二上·三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

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四】: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请回答问题:
(1)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所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及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3)材料四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5. (15分) (2017高三上·淮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

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

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

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二: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

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儒学世俗化和社会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汉和宋朝两次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

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当今儒学复兴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1题;共6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5分)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34-1、
34-2、
34-3、
35-1、
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