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语文第二次学情调研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1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卷面分合计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jù lǒnɡǒuěr wǔdǎo yún chèn bǎo cún
()()()()()
zhì huì xīn rán běn nénɡxiū jiàn nuò ruò
()()()()()
【答案】①. 聚拢②. 偶尔③. 舞蹈④. 匀称⑤. 保存⑥. 智慧⑦. 欣然⑧. 本能⑨. 修建⑩. 懦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

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注意“聚”“舞”“慧”“建”“懦弱”的正确书写。

二、选择题。

(8分)
2. 下面各组多音字中,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旗杆笔杆木杆一杆
B. 匀称对称称心称职
C. 新鲜鲜艳朝鲜鲜美
D. 作业写作作坊作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掌握。

A.gān/gǎn/gān/gǎn;
B.都读chèn;
C.xiān/xiān/xiǎn/xiān;
D.zuò/zuò/zuō/zuò;
故选B。

3. 按照时间顺序下列节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中秋节⑤端午节⑥清明节
A. ①③⑥⑤④②
B. ①③⑥⑤②④
C. ①③⑤⑥④②
D. ①②③⑥⑤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传统节日的日期及排序。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B. 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是下大雨,这地区地势高,也绝对不会被水淹的。

C. 老师画完一幅画的轮廓后,要求学生画蛇添足地给这幅画涂上色。

D. 他刚刚说去看电影了,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里,显然是自相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井底之蛙: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符合语境。

B.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符合语境。

C.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不符合语境,应把“画蛇添足”改为“恰如其分”。

D.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C。

5. 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括号中所填准确的一项是()
A. 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比喻)
B. 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比喻)
C.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夸张)
D.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设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本句中“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把“阳光”拟人化了,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本句把“孩子”比作是“鸭群”,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
柳当做人来写,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写出了溪水平静、碧绿、清澈的特点。

D.“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故选B。

三、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12分)
6.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邯郸()画()添()()矛盾
井()之()杞人()滥竽()
争()斗()无()无()名()中()(1)这篇文章逻辑混乱,前后说法__________,需要进一步修改。

(2)我们要多阅读,多实践,不要做眼界狭小的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已经很完整,你再往下续写就是___________了。

【答案】①. 学步②. 蛇③. 足④. 自相⑤. 底⑥. 蛙⑦. 忧天⑧. 充数⑨. 奇⑩. 艳⑪. 忧⑫. 虑⑬. 扬⑭. 外⑮. 自相矛盾⑯. 井底之蛙⑰. 画蛇添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补全与选词填空。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画蛇添足:画好了蛇,再添上它的脚。

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井底之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

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争奇斗艳:形容花草、艺术品等各具特色,一个比一个奇特艳丽。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

名扬中外: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1)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逻辑混乱,前后说法……需要进一步修改”可知,应填“自相矛盾”;(2)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不要做眼界狭小的……”可知,应填“井底之蛙”;
(3)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已经很完整,你再往下续写就……了”可知,应填“画蛇添足”。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分)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鹿角和鹿腿》一文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课文,我收获很多。

我喜欢上了_____________的小燕子、_________的荷花。

隋朝石匠________设计建造的赵州桥,________改良了纸。

【答案】①. 望闻问切②. 琴棋书画③. 不能只看外表来分辨好坏。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长处而忽视不足,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④. 活泼可爱⑤. 清香⑥. 李春⑦. 蔡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1)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雅人四好是指琴、棋、书、画。

这里的书指的是书法,画指的是中国画。

雅人四好是古代文人墨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才华的标准之一。

(2)《鹿角和鹿腿》一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角美丽,但让鹿陷入危险,鹿腿不美,但救了鹿的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还告诉我们:不要只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3)《燕子》课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燕子伶俐可爱,因此写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

也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荷花》这篇文章写了作者闻到了一股清香味就往荷花池边跑去了,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和“我”观赏荷花时的细腻、真切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结合课文《赵州桥》一课可知,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它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不仅雄伟、坚固,而且美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结合课文《纸的发明》课文内容“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可知东汉时代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8. 根据语境填写相应的诗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示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过新年。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从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_______。

”中可以看出来。

(2)苏轼笔下春天的鸭子是快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白居易眼中江南的春景更灿烂: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 ①. 爆竹声中一岁除 ②. 春风送暖入屠苏 ③.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 竹外桃花三两枝
⑤. 春江水暖鸭先知 ⑥. 日出江花红胜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古诗文默写。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这里描写的是春节。

书写时注意“爆”“暖”“屠”“遍”“萸”正确写法。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书写时注意“桃”“暖”“胜”的正确写法。

五、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9.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

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这个句子语病是主语和宾语不搭,“四大发明”不止一个,句末加上“之一”即可。

改为: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0. 几只燕子休憩。

(扩写句子)的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几只可爱的燕子在树枝上休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就是要在原句中加上一些表示修饰的成分,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扩句时应注意:①不能另加主干。

②不能改变原向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③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对原句进行分析,可以在主语“燕子”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如:可爱的、活泼的等;可以在动词“休憩”前面加上修饰语,如:在树上、安静地等;故扩写为:几只活泼的燕子在安静地休憩。

11.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互相碰撞的。

(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钢笔就是用来写字的,不是用来攀比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结合例句“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互相碰撞的”可知,本句加点词语“就是……不是……”表示选择关系,即前后分句所表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不会同时发生,并且已经做出选择,或者不需要做出选择。

本题注意句子结构,需要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示例:花店就是卖花的,不是卖菜的。

12. 这种纸可以大量制造。

这种纸价格很便宜。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纸不但可以大量制造,而且纸价格很便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应用。

分句间可用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而且……”相连,去掉第二个“这种纸”,中间的句号改逗号。

也可用用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相连。

改为:这种纸因为可以大量制造,所以纸价格很便宜。

13.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春节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的人在欢快地张贴着喜庆的春联,有的人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各种美食,还有的人在眉飞色舞地和亲朋好友畅谈着新年的愿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题干要求围绕“春节可真热闹”,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描写过春节的情景。

示例:春节可真热闹:大街上有人在兴高采烈地舞龙,长长的龙身在他们的舞动下活灵活现;有的人在欢快地敲着锣鼓,激昂的节奏声震耳欲聋;还有的人在津津有味地观看表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六、阅读平台。

(17分)
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4.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释: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
15. 根据原文内容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用原文语句填空)
16. 看到兔“折颈而死”,农夫会怎么想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①. 放下 ②. 希望
15.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 哎呀,今天真幸运,捡到一只肥兔子!如果每天都能在树桩旁捡到兔子,我就能天天吃兔肉了!这样我就不用这么辛苦地种地了,从明天开始,我就守着树桩等兔子。

17. 贪图不劳而获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得。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旁边。

释:放,放下。

冀复得兔: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冀:希望。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本文主要讲宋国时期,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有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

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故起因是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经过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结果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题详解】
本题是考查补写人物心理。

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

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从“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可知农夫后来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子。

据此分析他的心理。

示例:我居然捡到了一只兔子,今天可真幸运啊!以后肯定还能有兔子撞死在这里,我要天天等着,就不用那么辛苦干活了,对,就这样办。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故事寓意。

抓住人物行为揣摩寓意是不错的方法。

宋人“释其耒而守株”就是出于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据此选出答案即可。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死守经验主义,人应该主动努力,不应该对任何的侥幸事抱有幻想。

【点睛】参考译文:宋国时期,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有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课外阅读。

绚丽的红花洋槐
①进入四月下旬,这座小城的桃、李、杏、梨花,还有海棠、樱花已经谢幕。

国槐刚刚吐出浓浓的绿叶,成片的洋槐树花开如雪,香甜浓郁。

而我今天看到的不是白色的槐花,而是红花洋槐绽放的美丽。

②晨起散步,悠闲地登上城西公园的最高处,环视四周美景之后,顺凉亭小径返程,在不经意间回首的一刹那,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株大小不一的红花洋槐正在怒放,异常绚丽!
③名为红花洋槐,实际上这种洋槐的花儿是紫色的,用“姹紫嫣红”来形容恰如其分。

④参差错落的树冠上,挂满了这种红色的花朵儿,一嘟噜一嘟噜地绽放着笑意。

远远望去,琳琅满目的花朵儿,有点儿像紫藤花,但比紫藤花还要靓丽。

有的花儿抱在一起,像紫玉雕琢的葡萄;有的花儿一条一条地挂在枝头,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花儿开得如火如荼,非常别致美观。

⑤走近细看,那紫红色的花朵,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掩映在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中,好像翠绿的枝头挂了一层层珠宝;玫红色的花絮成串,相拥羞笑,与绿叶错落点缀,素雅与嫣红相映成趣。

在微风的吹拂下,芳香四溢,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面而来,引来了勤劳的蜜蜂。

⑥晨阳冉冉升起,湛蓝的天空,白云如絮,红花洋槐如同天工神笔绘成的巨幅画作,在眼前徐徐展开,俊秀非凡,令人拍案叫绝,如痴如醉。

18. 文中加点的词语“一嘟噜一嘟噜”表现了花_____________。

19. 判断下面的说法。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短文第④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洋槐花比作紫藤花。

()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0. 画“ ”句中“眼前的一幕”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
21. 短文第④、⑤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描写的,表示这一顺序的提示词语有_______、
________。

【答案】18. 开得十分繁茂
19. ①. ×②. √
20. 几株大小不一的红花洋槐正在怒放,异常绚丽!
21. ①. 从远到近②. 远远望去③. 走近细看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分析能力。

结合第④自然段内容“参差错落的树冠上,挂满了这种红色的花朵儿,一嘟噜一嘟噜地绽放着笑意。

”可知,树冠上的花朵一簇一簇地开着。

句中的“一嘟噜一嘟噜”用于连成一簇的东西,表数量多,在文中形
容花儿开放的姿态,表现出花开得繁茂。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分析能力。

(1)结合第④自然段内容“远远望去,琳琅满目的花朵儿,有点儿像紫藤花,但比紫藤花还要靓丽。


可知,本句是将洋槐花与紫藤花进行对比,突出洋槐花的靓丽。

而比喻句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不同种类的
事物,故此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结合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玫红色的花絮成串,相拥羞笑,与绿叶错落点缀,素雅与嫣红相映成
趣。

”可知,本句把花絮赋予人的特征,含羞带笑,故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题干表述正确。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理解能力。

结合第②自然段“在不经意间回首的一刹那,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株大小不一的红花洋槐正在怒放,异常绚丽!”可知“眼前的一幕”即后文描写的景物:几株大小不一的红花洋槐正在怒放,异常绚丽!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描写顺序的分析能力。

第④自然段,结合句子“远远望去,琳琅满目的花朵儿,有点儿像紫藤花,但比紫藤花还要靓丽。

”可知,本句中的“远远望去”是表示顺序的提示词;
第⑤自然段,结合句子“走近细看,那紫红色的花朵,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掩映在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中”可知,本句中的“走进细看”是表示顺序的提示词;
由“远远望去”“走近细看”可判断出其描写顺序是由远及近。

七、书面表达。

(30分)
22. 习作。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低于300字。

(1)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2)最让我开心的节日
【答案】例文一: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最近我在书柜里发现了一本《科学实验》,开始只是翻着看一看,后来觉得很好看,就看了起来。

其中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两个国家打仗,有一个国家屡战屡败,后来在一个火车站内捕获了一个妇女,敲开她带的鸡蛋后发现里面写满了情报,至此之后,那个国家再也没有打过大败仗了。

我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便开始做这个实验。

在爸爸的支持下,我备好了材料。

我先找了一支毛笔,然后在醋里来回翻滚,好让毛笔沾满醋。

接着我把我精心准备的一个特大号的鸡蛋紧紧地攥在手里,用那杆毛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我的名字。

最后一个漂亮的弧形翻转跳跃,我们的鸡蛋运动员跳入了沸腾的水中,而我则是满怀期待地望着锅,等着“奇迹的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个鸡蛋应该显出字了吧,我去看看。

”想到这里,我立刻冲进厨房,把火关了,等水冷了之后迫不及待地用手把鸡蛋取出来,准备剥壳。

在剥壳的时候我很紧张,细密的汗水流了出来。

我把蛋壳快速剥了下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啊,我辛辛苦苦制作的“名字蛋”终于诞生了!我高举着写着我名字的蛋手舞足蹈,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但成功之余我还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只有用醋才能在蛋白上显字而其他液体不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向爸爸请教。

爸爸说:“因为蛋壳上有碳酸钙,碳酸钙和醋酸发生反应后,醋酸就会进入内部,所以当鸡蛋煮熟后,醋酸便会附在蛋白上,便形成了原来在蛋壳上写过的字。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又明
白了一个道理。

例文二:
最让我开心的节日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粽子。

那香软可口的粽子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我还是在最近的学习中,才具体地了解到这美味可口的粽子,竟然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来历呢!
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他的祖国被秦国侵占,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江自杀了。

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咬伤屈原的身体。

后来百姓们又想出用树叶包饭团,外缠彩带的办法,这就和我们今天的粽子有些相似了。

贵阳人包的粽子,又小巧又可爱,那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激凌。

每当端午节来临又正好赶上我们上学的日子,我的妈妈就会给我准备一小串用线连成的各种口味的粽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大枣馅的、还有绿豆馅的等等,还要为我精心挑选两个最厉害的煮熟了的鸭蛋去学校和同学们比赛,我们的规则是这样的:谁的鸭蛋撞不破,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那时的课堂欢声笑语,那声音简直成了一片欢乐而又兴奋的海洋,我们的教室也变成了一片狼藉的“战场”……
过端午节实在太开心了!至今都好怀念过端午时教室里那片狼藉的“战场”,因为在这“战场”里有属于我们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有兴奋,甚至还有我们的泪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1)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要求以“一次有趣的小实验”为题写一写你做过的一次实验。

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做过的哪些实验,这些实验让你有什么体验或收获,选择一次印象深刻的实验去写。

写时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注意将实验过程写具体,详细,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篇入题,交代做这次实验的起因。

正文:写事情(实验)的经过,结果。

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结合细节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结尾,写出自己的感悟,突出主题。

(2)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最让我开心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审题时要注意围绕“节日”选
材,选择你熟悉的一个节日,体现“开心”,写作时,可以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开头:开门见山式或抒情式开头,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结尾扣题,照应全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