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古代中国文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文学课后练习(1)
1.唐朝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反映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科举考试的实行
C.庶族地主登上政治舞台
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夏朝B.商朝
C.春秋时期D.西周
3.下列关于周朝至秦汉我国诗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C.汉赋是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达手法的带韵散文
D.楚辞与《诗经》都是以整齐的四言句式为表现形式
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王景B.祖冲之C.贾思勰D.张衡
5.人名:杜甫称誉:()
A.书圣B.诗圣C.药王D.画圣
6.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
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
A.学校B.训诂学C.考据学D.文字学
7.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通鉴纪事本末》 D.《汉书》
8.读《三国演义》中人物语录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这些语录符合宋代人价值观的有:()
A.①④B.①③C.②③ D.③④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重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是北宋著名词
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
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
A.清新婉约
B.通俗易懂
C.刚健豪放
D.沉郁悲壮
10.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 B.《春秋》C.《论语》D.《诗经》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注意“社会原因”,任何文化发展,都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紧密,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内容,自然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正是有了唐朝经济的繁荣这一基础,才有唐诗的丰富多彩。
2.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了在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这种现象出现于春秋时期。
3.答案: D
解析:
4.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祖冲之的贡献。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故选B。
5.答案: A
解析:杜甫的诗篇反应世间百态故被称为诗圣,所以选择B。
6.答案: D
解析:此题为基本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D
7.答案: A
8.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符合宋代理学“节义”思想;“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的信息符合“忠孝”思想,故①④符合理学理念,故本题选择A项。
9.答案: C
10.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