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20分) (共3题;共20分)
1. (4分)给加线字注音。

缄默________雾霭________窥探________ 狩猎________
2. (10.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我们在古诗的苑囿漫步,享受着一幅幅美景:吴均带着我们去看“①________,云从窗里出”的有趣山景;王维和我们分享“深林人不知,②________”的宁静;李白记录了出蜀途中所见“③________,影人平羌江水流”的秀美夜景;赵师秀描画出了黄梅时节特有的景致“黄梅时节家家雨,④________”;刘长卿展示了“苍苍竹林寺,
⑤________的寺中晚景。

⑥《逢人京使》中诗人托人传语表达思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⑦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⑧俄国诗人普希金告诉我们: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死亦我所恶________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
③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
④呼尔而与之________
二、阅读(42分) (共5题;共42分)
4. (3分) (2018八下·枣庄开学考) 名著阅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文字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老舍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

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5.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
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

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

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

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

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

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

“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

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

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

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

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

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家中高朋满座。

外边又有人敲门。

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

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

“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

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

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

“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

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

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

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

“老范,快请进,请进!”
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

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

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

”“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

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1)
依据提示,完成对文章情节的梳理。

花房邂逅,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2)
请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3)
你认为文中的老范是一个怎样的人?
6. (12分) (2019八上·越秀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与父亲
李丽娟
父亲与弟弟到的时候是清晨。

我随口说,这么早啊。

弟说,还早呢,车子四点钟就到了,咱爸怕影响你休息,我们一直在候车室等到六点,冻死了。

父亲忙接口说,不冷,不冷。

说着,还有意挺了挺瑟缩的身体。

我们上楼,父亲弯腰去提一只最重的箱子,身体有些趔趄,弟一把拖过来,双手一拎,“蹬”、“蹬”、“蹬”地上去了。

父亲自嘲地笑笑,拿起两个袋子,随我慢慢地走上去。

弟这次来是帮我装修天台的。

弟做护栏时,父亲在旁边帮忙,佝偻着身子,搬东搬西,时不时给弟倒杯水,或者点支烟。

接连忙了两天后,护栏做好了,弟要走。

弟走的时候也是清晨。

我要去送他,弟不让,父亲也不让。

父亲说,他会把弟送上长途车再回来。

晨曦中,他们并肩走向远方,走出我的视线,背影十分相像。

弟只小我一岁,初时,父亲对他是有着期望与偏爱的,给他取名为“杰”,每逢外出,总是带着他,惹来我无限的嫉妒。

但弟与父亲始终不亲近,在他眼中,父亲是无常,阴沉,不可揣测,令人敬畏的,这让父亲很失望。

父亲对弟的大不悦是在我们上学之后。

弟的学习成绩不好,迷恋的是音乐。

弟弟不仅迷恋着流行歌曲,也迷恋乐器,中国古典的乐器。

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
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

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

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

弟在那年中考中落榜了。

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

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

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
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

他整日整日的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

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幅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

他们像天生的宿敌一样,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

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

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

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与不曾实现的未竟愿望,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

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

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

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

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

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世。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为孤独症患者。

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与母亲。

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

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

他一边安慰父母,鼓励弟媳,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

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也不看他一眼,他依然坚信爱能化解一切。

弟说,他不会放弃。

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

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

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

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接着油漆铁艺护栏,他说,看看,你弟多能干,栏杆做得多漂亮。

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

父亲对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

白炽灯照着,我看着父亲坐在沙发上屑屑絮语,头上像落了一层霜,满脸都是时光的沟沟壑壑。

父亲到底还是
老了,经过时间的磨砺和苦难的淘洗,年轻时的英武已荡然无存。

我看着他,像看一个下了战场的,解甲归田的士兵,终于与苍茫岁月握手言和,展露出柔软的内里,有了儿女情长。

在我这样怀想的时候,听到轻微的鼾声。

父亲在沙发上睡着了。

灯下,他的睡相静穆柔和,风霜烟尘都淹没在安详里。

(选自《散文》2009年12期,有删改)
(1)第三段写父亲和弟弟的“背影十分相像”,实则也是说两人的形象特点相像。

请说出其中两点相像之处,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请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

(3)弟弟与父亲为什么能由对立冲突转变到矛盾化解、理解信任?请结合全文分点概括。

(4)关于本文的标题,有读者认为改成“父亲的责任”比较好,你赞成用哪一个?请说说赞成的理由。

7. (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红桥绝句(其一)
吴绮
城北风光绝点尘,垂杨个个斗腰身。

榆钱飞尽荷钱出,买断扬州十里春。

(1)
请你谈谈“垂杨个个斗腰身”这句诗中“斗”字的妙处。

(2)
“榆钱飞尽荷钱出,买断扬州十里春”一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8. (10.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
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

【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乙】文中,清风、湖水、________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________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

(2)
“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什么?
三、语言运用(55分) (共2题;共55分)
9. (5分) (2019八上·天台月考)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坦中晚报》“今日新闻”栏目需要新闻稿件,请以今天(9月25日)“喜迎祖国母亲70华诞”为背景,挖掘新闻素材(新闻素材可以从时空人物等多方面挖掘,如媒体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国家方面等),写一则消息。

消息中涉及的具体地名、人名、校名以××代替,150字左右。

10. (50分) (2016八上·上蔡月考) 作文:
每个人都在成长,回忆成长的历程,有的人、有的事、有的话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并且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作文。

参考答案一、积累(20分) (共3题;共20分)
1-1、
2-1、
3-1、
二、阅读(42分) (共5题;共42分)
4-1、
5-1、
5-2、
5-3、
6-1、
6-2、
6-3、
6-4、
7-1、
7-2、
8-1、
8-2、
三、语言运用(55分) (共2题;共55分)
9-1、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