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渤海军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时期的渤海军区
解放战争时期的渤海军区
渤海军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渤海军区的延续。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渤海军区下辖第1、第2、第3、第4、第5、第6军分区。

10月渤海军区主力挺进东北后,渤海军区根据山东军区决定,对所属部队进行了整编,袁也烈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治委员,周贯五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赵俊任参谋长。

同时,将第1、第3军分区合编为第1军分区,傅继泽任司令员,李广文任政治委员;原第2军分区仍为第2军分区,萧锋任司令员,曾旭清任政治委员;将第5、第6军分区合编为第3军分区,赵寄舟任司令员,李曼村任政治委员;原第4军分区仍编为第4军分区,程绪润任司令员,岳拙元任政治委员。

1946年1月7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成立,渤海军区划归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建制(属二级军区)。

同时,将原山东军区警备第6、第7旅改称渤海军区警备第6、第7旅,警备第6旅,李发任旅长,曾旭清任政治委员;警备第7旅,赵寄舟任旅长。

6月,警备第6、第7旅分别由第2、第3军
分区兼。

同月,参加胶济路反击作战。

8月10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决定,以渤海军区特务第1、第2团和山东解放军警备第7旅第13团合编,重建山东军区第7师,归渤海军区建制,袁也烈兼任师长,李曼村任政治委员。

11月,山东军区决定,以西北野战军调入山东的第359旅第179团第2营为基础,补充部分团营干部和6000名新兵,组建渤海军区教导旅,张仲瀚任旅长,曾涤任政治委员。

11月,华中野战军决定,将山东解放警备第6旅第11团、警备第7旅第14团、第8旅第17团合编,组建山东军区第11师,归渤海军区建制,萧锋任师长,李曼村任政治委员。

1947年1月,渤海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成立,钟贤文任校长,尚炜任政治委员。

1月21日,华东军区成立,渤海军区(仍属二级军区)花归华东军区建制。

2月3日,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批复,将渤海前线指挥部和渤海军区第7师、第11师合编,组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

军区前线指挥部整编为纵队机关,第7、第11师依次改称第10纵队第28、第29师,调归华东野战军建制。

5月,渤海军区以特务第1、第2团和第2军分区第11团、第4军分区第21团组成新编第7师,曾旭清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7月,华东军区决定,将渤海军区第1、第4军分区的海防支队和羊角沟海防大队合编,组建海防总队(11月,整编为渤海军区海防支
队),归渤海军区建制。

8月,渤海军区将第1军分区3个团合编为新编第11师,归渤海军区建制,傅继泽兼任师长,12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渤海军区教导旅调归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建制,改称独立第6旅。

是年,该军区参加了莱芜战役和南麻临朐战役。

1948年1月,华东军区决定,以渤海军区新编第7、第11师组建渤海纵队,调归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建制。

3月4日,该军区先后参加了胶济路西段作战和潍县战役。

4月,渤海军区以第2、第4军分区各两个基干团和军区骑兵团为基础,组建渤海军区新编第13师,调归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指挥。

5月,撤销新编第13师番号。

6月,参加兖州战役。

8月22日,华东军区决定,以渤海军区第3军分区机关为主,抽调部队组建渤海补充师。

11月16日,渤海补训师调归华东军区后备兵团训练司令部建制,改称步兵第1师。

1949年3月3日,重建山东军区,渤海军区,属三级军区归山东军区建制,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

4月16日,山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2月19日的批复,将渤海军区所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依次改称沧南、泺北、清河、垦利军分区。

1952年8月,渤海军区撤销,所属军分区改归山东军区建制。

渤海军区1945年10月时主要编制序列表
渤海军区--司令员:袁也烈少将
政治委员:景晓村将军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周贯五中将
参谋长:赵俊少将
下辖:
第1军分区--司令员:傅继泽少将政治
第2军分区--司令员:萧锋少将政治委员:曾旭清少将
第3军分区--司令员:赵寄舟将军政治
第4军分区--司令员:程绪润(烈士)政治委员:岳拙元将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