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对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
250高校教务管理对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运用
◎朱亚丹
摘要: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对高校教务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管理的品质和效率层面。
新时期高校运用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系统运用的规范性、标准化、统一性,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保水平,以及持续推进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教务人才队伍。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运用
高校教务管理是高校内一切涉及教学活动的行政管理工作的统称。
虽然较各种教学科研活动相比处于相对后端的位置,然而教务管理却是实现高校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教务管理涵盖范围极其广泛,既有学籍管理、学分管理,也有档案管理、课程管理,可谓包罗万象,其复杂程度还随着近年来持续进行的高校扩招而不断提升。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全面推广使用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旨在借助先进的技术辅助促进教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高校教务管理运用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一)提升管理效率
正如前面提到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等主要特性,因此格外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教务工作只能完全依赖人工操作,无论是录入基本信息还是查询和使用教务资料,一切人工管理的时效性显然极为低下。
因此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教务工作只能勉强实现简单管理功能,而很难提升到服务的高度。
而在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撑下则不然。
光速传输与海量存贮可以将人工管理的时效性提升千百倍,传统模式下人工管理以小时或天计算的工作时效在信息化系统内往往可以缩短至秒或分。
因此,信息化系统对高校教务工作最显著的作用之一正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二)提高管理品质
传统模式下纯粹的人工管理始终无法规避人为失误造成的错误或疏漏,这也是人工管理状态通常难以百分百保证工作品质的主要原因。
但信息化系统则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操作引发的失真失实现象。
只要确保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后无论二次利用还是多次利用,系统提供的结果均不会与原始数据有所出入。
因此,高校运用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又一典型意义正是提升管理工作品质。
二、高校教务管理对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运用策略
(一)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系统运用的规范性、标准化、统一性
一切使用人员自身缺少足够的信息化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在面对平台提供的数字化界面时不得其门而入,或是提供了错误选项得到错误结果,或是缺少参数设置得不到预想结果等。
可见,并非是系统本身存在结构性问题,而是缺少高度标准且统一的操作要求而导致最终结果不理想。
因此,在全面构建和运用信息化教务系统之前,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系统运用的规范性、标准化、统一性必不可少。
首先,各科室需就既有的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全面覆盖各项管理事务的清晰步骤。
其次,结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或界面要求,将不符合或不适应平台化操作的部分加以优化,形成高度统一的操作流程文字说明及图示。
再次,应结合师生、教职员等使用人员的客观需求形成菜单式的常见问题解答目录,与操作流程(文字与图示)一并置于下载专区供未来使用者自行选择。
完善制度建设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系统管理的规范性,也是通过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实现对未来使用人员操作手法的教育和引导。
这是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出现人为臆测式操作引发错误结论的前提与保障。
(二)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保水平
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运用离不开高度专业的技术支撑,然而越是高度专业的技术应用越容易潜藏安全风险。
这也是当前互联网应用过程中最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
同样的道理,高校运用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事务之一就是加强安全管理以提升安保水平。
就当前实践效果看,部分高校的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应用时常出现人为操作不当引发的服务器病毒感染,或系统遭受外部攻击引发使用障碍等。
这些都是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或存在安全漏洞所致。
因此,高校提升信息化教务系统运用水平的安保措施当包括持之以恒的病毒防控、分级管理与合理授权。
防控病毒是任何涉及互联网操作的管理要件。
除了传统模式下的构筑防火墙外,新时期网络病毒变异速度越来越快,防控难度持续加大。
因此高校面对信息化教务系统的安防管理时还需结合客观要求充分应用各种前沿技术,比如面部特征识别、指纹密钥等。
分级管理主要指涉密信息的分层管理。
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务涉及机密内容的情况并不多见,但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一段时间内不宜公开的教务内容时有出现。
此时,分级管理就十分必要。
比如将一段时期内需要高度保密的内容置于本地服务器存贮,而中度和普通级别的内容置于云上等。
合理授权是当前提升安防水平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对涉密内容更加需要通过严格授权实现双重保护。
而高校人员流动的情况时有出现,此时需要保持对授权行为的动态调整,避免出现人员调动而授权未调整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持续推进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教务人才队伍
信息化系统从建设到运用都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参与。
这不仅是指建设者,同样指使用者。
然而当前高校具体运用信息化教务系统的人员具备复合能力者数量占比寥寥,因此,持续推进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教务人才队伍十分必要。
这些教育培训既可以利用校内资源,也可尝试引入校外第三方机构。
通过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助力高校信息化教务系统提升运用水平亦是新时期高校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的重要组成。
三、结束语
高校运用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不仅需要着眼于技术层面的优化创新,还需要关注对建设者与使用者的教育引导。
这不仅是指针对信息化系统构建的技术人员、管理员等应适度提升准入门槛,也包括对院校师生和教职员工等潜在的应用人群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全体成员使用信息化系统的能力及水平。
这不仅是新时期高校用好信息化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高校管理整体性实现科学化与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参考文献
[1]仲云香.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18(22):164-165.
[2]蔡天舒.浅析如何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217.
[3]何丽贞.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