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
报告
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
对建筑及城市环境进行实地参观调查是专业基础阶段的一次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
它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和巩固专业基础,提高对建筑及环境的分析研究以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等关系的重要途径。
参观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建筑,获取有关建筑、结构、构造等方面感性认识并初步了解房屋的施工过程,施工现场组织和一般施工方法。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实习要求:
l 培养从环境、社会、经济多方位观察与分析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建筑观。
2 培养深入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对建筑的空间尺度、空间环境、造型特点、内在涵意及使用效果的综合分析及体验能力。
4 学习社会调查、环境调查与资料调查归纳整理的基本方法。
5 训练快速、准确实录建筑的表现技能。
实习内容:
以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公共建筑为主,并包括城市局部环境、古建筑、园林绿化及居住建筑等多方面内容:(1)建筑总体布局与邻近环境的关系
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出人口及人、车流的组织、室外场所的设计与使用、绿化及小品处理等。
(2)单体建筑的空间组织及使用效果
建筑空间组织与使用者行为活动的适应性、各空间构成元素的整体联系及有机性、各空间构成元素的设计(主人口、门厅、交通枢纽、各类公共与私密性空间等)、建筑的造型语汇及细部处理、室内环境设计(环境气氛、装修与构造等)。
(3)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
(4)传统建筑遗产
传统建筑的环境特性、格局、造型及处理手法(5)与建筑密切相关的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实习地点与行程安排:
1.地点:昆明市
2.时间:201
3.3.04---2013.3.14
3.昆明简介
昆明,云南省省会,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
商贸城市之一。
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极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
直通东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
两道长堤,分湖为四。
堤畔植柳,湖内种荷,荷柳相映,清翠秀丽。
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实习体会:
对于翠湖,我并不陌生,曾经我也去过,以前去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看一下那的风景,其他的一些东西就不去理会,只是觉得那里的风景挺不错的,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但是这一次就不同了,这一次来翠湖的目的是进行建筑实习,再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还怀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翠湖的布局完全遵循了中国古代的园林造景手法,把翠湖布置的几近完美,使得翠湖有一种建筑艺术的美感。
昆明世博园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是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
明市区约4公里。
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18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
园区整体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弘,集全国各省、区、市地方特色和95个国家风格迥异的园林园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一个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林园艺精品大观园。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始建于1992年,地处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会展城市。
这里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为云南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云南昆明金马碧鸡坊
云南昆明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高12米,宽18米,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
北与纪念赛滇池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
文明。
东坊临金马山而名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实习总结:
这次的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课题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小组实习的方式,我是和几个同学一起进行这个实习任务的。
在进行实习的时候我们一起生活,体验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经历。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独立自主的生活,如何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学会了如何与人和谐的相处,也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走入这个社会,提前体验生存的密码,相信这一次的实习对我们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这次的主要目的是不容忽略的,虽然这次实习任务的形式有一点类似于旅游,游玩,但是主要的目的是进行建筑认识实习。
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观察和实录的方式对这次的实习过程进行了记录。
在进行实习的时候我们留心身边的每一
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建筑,并采用建筑速写的方式把它记录了下来,整理成为图集。
最后,当我们的实习任务完成之后就是我们的实习成果了,在实习的时候,我们采取建筑速写的方式记录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些资料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建筑实习的成果,同时他也是我们进行建筑认识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回忆。
感悟:
对于一个学习建筑学的学生来说,充分的了解一个建筑的特性,全面的审视一个建筑的美,合理的评判一个建筑,给他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是每一个建筑学的学生应该拥有的素质。
因此,进行一次建筑认识实习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我觉得建筑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离不开建筑二单独生存,但是往往这些东西正是被我们所忽视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补充的。
在完成这次的实习任务之后,我感觉到我收获良多,通过这次的建筑认识实习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同时我对不同建筑的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每一个建筑的审美角度也不再是单纯的造型美,而是从更多的角度去全面的欣赏每一个建筑,去发掘深藏在它内部的美,空间美,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