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季出版《走向高考》一轮总复习岳麓版历史课件选修4-3-6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 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 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 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 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 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
(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 (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相比,“迷惘的一 代”的反战有哪些局限? 【答案】(1)揭露战争的残酷,抨击统治阶级战争宣传 的虚伪性,歌颂人性与爱情。 (2)虽然反对战争,但看不到出路,因而只是为逃避战 争,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没有像二战后和平运动那样广泛 组织起来,直接进行反战活动制止战争。
(4)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存在,威胁世界和 平。
(5)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6)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2.具体表现 (1)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一次高潮:40、50 年代的世 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2)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二次高潮:60、70 年代的美 国反战运动。 (3)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三次高潮:80 年代由欧洲兴 起并迅速波及整个世界。
(1)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体现出欧洲人的什么心 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的新 特点。
【答案】(1)渴望避免战争,维护和平。两次世界大战 给欧洲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美苏的争霸和对峙使欧洲面 临着战争的威胁。
(2)特点: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参与阶层广泛;由分散 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2)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什 么。并分析二战后国际形势的转变。
【答案】(1)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 (2)两个“战争”:二次大战和战后的美苏“冷战”。 战后国际形势的转变: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 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加,美苏 矛盾加剧,“冷战”出现。
3.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 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结合历史史实, 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辩证关系。
基础梳理
联合国的风雨历程
1.创立 (1)背景:国际联盟破产;二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 立。
(2)创立:1945 年 10 月 24 日正式成立。 (3)意义: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2.宗旨与主要机构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国际合作;构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3.风雨历程:初期做出了一些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事;60、 70 年代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90 年代受挑战。
材料二 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 21 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 认为 20 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 素。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得出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据材料一,指出法西斯的反人类政策。1979 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谈谈你对此举的看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社会为 防止战争悲剧重演做出的努力。
【答案】(1)政策:种族灭绝政策。 看法: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警示后人不忘战争;和 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维护和平。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1)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安定的国际 国内环境。 (2)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和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
2.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1)经济的发展能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世界 和平力量的增长,更为有效的制止战争。 (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是对 战争的一个制约因素。 (3)发展能缩小南北差距,解决贫困和难民问题,更好 的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二说明:在这幅漫画上,日本侵略者被画成了一个手 持武士刀的疯狂日本传统武士,他的双脚和握刀的右手被象 征抗日根据地的碑石、木桩和绳索牢牢地束缚着,无力前行。
图三说明:图中文字为 Peace No War(和平,不要战争) (1)请概括四幅图片共同主题。
材料二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 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 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1)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①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 ③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 ①对制止战争、对限制军备竞赛、对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③和平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 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基础。
【答案】(1)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 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因素:恐怖主 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
(2)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核战的毁灭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 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人都在谈论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但我们这里想 说的只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段歌词出自英国甲壳虫 乐队主唱约翰·列侬 1969 年所作的《给和平一个机会》。这 首地地道道的反战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大受欢迎,在多次 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
(2)成立联合国;调解斡旋国际争端;倡导裁军和军备 控制;组建维和部队;开展反战和平运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 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 人物是海明威。他在 1929 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 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 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 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 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 荣的事由。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 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 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许多 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
走向高考·历史
岳麓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选考内容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三
专题六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课标展示 基础梳理 课堂巩固
课标展示
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认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贡献及其变化的主要原 因。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 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 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课堂巩固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 集中营,共有 110 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 年 1 月 27 日, 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欧洲许多国家,1 月 27 日已 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 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 近代人类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 以及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 战火的洗礼,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 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本题考查反战和平运动。(1)注意从材料中读 取信息,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2)材料所反映的个人行 为和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运动相比,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 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 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 岛、在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 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4.维和贡献 (1)方式: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秘书长出面、派遣特使。 (2)裁军和军备控制。 (3)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
1.20 世纪下半期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1)二战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2)核武器阴影的笼罩,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3)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 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
3.当今世界的安全形势 (1)特点: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和平力量不断增强。 (2)潜在战争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宗教领土矛盾。
(3)和平力量的不断增长 ①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有效制约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制止战争。 ②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分工与 合作的发展,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展中 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的需求。 ③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质的 提高;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