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3.1《插入图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插入图像
(一)教材分析
《插入图像》是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表达的需要甄选合适的图像并引入到文档中,能够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合理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根据需要来适当修订图像的格式。
(二)学情分析
在新课的学习之前,让学生熟悉Word菜单中的命令,重视实践操作,但要避免单纯的操作学习,一定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来修饰文档。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根据信息表达的需要甄选合适的图像并引入到文档中。
2、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合理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
3、根据需要适当修订图像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以制作竞聘宣传单为任务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科学合理地引入图像,可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途径获得图像素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甄别合适的图像引入到文档,能根据文章的主旨以及图文的关系对图像进行适当调整。
2、教学难点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培养学生准确判断信息需求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主要是从丰富和增强信息表达能力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点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明确引入图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还是为了装饰版面;二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片与文字的关系,并能根据图文关系调整图片的大小与位置。
(六)教学准备
一篇文档、图片、Word软件、广播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探讨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本节课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安排、图像处理等与文档编辑相关的内容,提高他们图像处理、文档修饰和排版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2、由于个人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应该重视分类指导和异步教学,最大程度的高效率的利用课堂45分钟。
教学评价:
本节课重视实践操作,对其效果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操作技能评价,着重看学生对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等工具栏上工具按钮的操作熟练程度。
(二)信息素养评价,着重看学生对图片编辑和文档的修饰是否合理,能否对版面美化和突出主题起到烘托的效果。
教学助力和加油:
教学助力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插图在文档中的作用,强调利用图片渲染和烘托文档主题,从而进一步丰富信息的表达。
教学加油方面主要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凭借想象,让自己编辑的图片和修饰的文档在合理的基础上真正地做到“与众不同”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