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 “解剖”原子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3“解剖”原子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解剖”原子
1.【新独家原创】关于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包括质子和中子
D.原子带正电
2.(2023福建闽侯期末)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以下微观粒子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绕着原子核运动的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夸克
3.【新独家原创】大多数分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叫做。

例如,水分子是由一个和两个组成的。

有些分子是由单个原子组成的,叫做。

铁、铜、金、箔等大多数金属,它们的分子也就是原子。

4.(2023江西宜春袁州期末)常见物质一般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它是由中心的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核外电子带电。

5.【教材P115图片变式】(2023江苏泗洪期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是可再分的,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选填“甲”或“乙”)。

6.(2023甘肃兰州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α粒子散射实验
为了探测原子结构,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一种实验方法:用一些已知的粒子,如电子、α粒子等轰击很薄的金属箔,它们与金属原子会产生相互作用而发生偏转。

通过观察这些粒子穿过箔片时的偏转情况,可以获得原子内部的信息,这种实验叫散射实验。

α粒子是一种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7 300倍。

1909~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等人无数次地用高速α粒子流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实验表明α粒子与金属原子会产生相互作用而发生偏转,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只占很小的体积,但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后来,人们称它为原子核。

(1)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的;
(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能力提升全练
7.(2023山东济南天桥期末,3,★☆☆)自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后,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最相似()
A.太阳系
B.苹果
C.西瓜
D.枣糕
8.(2023陕西西安交大附中三模,6,★☆☆)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体积小于质子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C.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原子核绕着电子转动
D.原子核是静止不动的
9.【教材P117图片改编】(2023吉林长春一〇八学校二模,5,★☆☆)如图所示,关于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0.(2023江苏新沂期中,9,★★☆)对于原子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C.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D.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11.(2023广东潮州二模,8,★★☆)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互相(选填“吸引”或“排斥”)。

荷叶上相距很近的两滴水珠,会自动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素养探究全练
12.【物理观念】原子和原子核的尺寸究竟有多大?研究表明,若把它们都看成一个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

打个比方,如果原子的大小跟“鸟巢”体育场一样大,那么原子核该有多大?是相当于篮球、垒球、乒乓球?或者是黄豆、还是绿豆?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原子对外不显电性,A正确;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仍可以再分,原子又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B、C、D错误。

故选A。

2.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间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高速旋转。

故选C。

3.多原子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单原子分子
解析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叫做多原子分子,大多数金属是由单个原子组成的,叫做单原子分子。

4.原子核负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5.分子汤姆生原子乙
解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转动。

6.(1)原子核(2)C
解析(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占很小体积,但密度较大的原子核;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C,因为α粒子与原子核都带正电荷,它们之间会发生排斥作用。

能力提升全练
7.A卢瑟福提出的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即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转;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其余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所以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类似。

故选A。

8.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由此可知原子核的体积大于质子,且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整体带正电;而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旋转,A、C错误;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可以再分的,B正确;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在没有选定参照物的情况下,不能说原子核是静止不动的,D错误。

故选B。

9.A原子核应该在原子的中央位置,而且只占有极小的体积;核外电子在外层绕着原子核做轨道运动,只有A符合。

故选A。

10.C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A错误;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B错误,C正确;夸克是比质子与中子更小的物质微粒,质子与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D错误。

故选C。

11.负吸引引力
解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而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带
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相互吸引;荷叶上相距很近的两滴水珠,会自动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素养探究全练
12.解析原子核的半径与原子半径相差的数量级为105;“鸟巢”的半径约为200 m,对应的原子核半径为200 m×10-5=2 mm,故对应原子核的大小相当于绿豆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