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1课《陈情表》第2课时(语文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陈情表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险衅.(xìn) 陨.首(yuán) 茕茕孑.立(jié) 除臣洗.
马(xǐ) B .期.功强近(qī) 矜.愍(jīn) 夙遭闵.凶(mǐn) 过蒙拔擢.
(zhuó) C .床蓐.(rù) 日笃.(dǔ) 宠命优渥.(wò) 猥.
以微贱(wěi) D .逋.慢(bū) 不胜.(shèn ɡ) 门衰祚.薄(zhà) 日薄.
西山(bó)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躬亲 伏惟 气息奄奄 诏书切峻
B .沐浴 矜育 形影相掉 五尺之僮
C .孝廉 盘桓 矜愍愚诚 奉诏奔驰
D .供养 希冀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3.下列对“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臣以.供养无主 ⎩⎨⎧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④但以.刘日薄西山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B.⎩⎨⎧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死则往吊.
哭之 C.⎩⎨⎧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而刘夙.婴疾病 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秦以区区..
之地,致万乘之势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B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C .臣密今年..
四十有四 D .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二、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
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
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
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宠:恩宠
B.听.臣微志听:听信
C.日薄.西山薄:迫近
D.更.相为命更:交互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A.①与②相同B.①与③相同
C.②与③相同D.①②③都不同
8.下面四个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三、类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
..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
陛下矜愍
..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
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注 ①醮(jiào):女子出嫁。
②烝烝:淳厚的样子。
③方:比拟。
游夏:孔子的学生言子游、卜之夏,并称游夏。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躬自..
抚养 躬自:亲自 B .慈父见背..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 C .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 .矜愍..
愚诚 矜愍:夸耀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密奉事以.孝谨闻密以.祖母年高 B.⎩⎨⎧ 有暇则.讲学忘疲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臣之.进退 D.⎩⎨⎧
齐桓得管仲而.霸赂秦而.
力亏,破灭之道也 11.下列语句全都体现李密“悲恻动人”的一项是(3分)( )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李密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 .强调祖母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 .《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
D .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6分)
(1)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语言运用(8分)
14.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
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字左右。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5.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__①__?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__②__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及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__③__,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__④__。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__⑤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2课时导学与探究
1.C[A项“陨”读yǔn,“洗”读xiǎn。
B项“期”读jī。
D项“胜”读shēnɡ,“祚”读zuò。
]
2.B[掉—吊。
]
3.B[①②④为连词,因为;③为介词,用。
]
4.C[C项早时。
A项子/气息,这里指风。
B项安慰/哀悼死者。
D项私情/少,小。
]
5.B[A项至于:古义,一般表示时间、处所等所至的范围,相当于“到了”“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C项今年:古义,现在的年龄;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年。
D项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或用于求人做事的客套话。
]
6.B[听:任,任从。
这里指准许。
]
7.B[①③怜惜,②自夸。
]
8.A[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B、C、D三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 9.D[矜愍:怜惜。
]
10.B[A项因为,介词。
B项就/却。
C项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D项连词,表顺承。
]
11.C[“悲恻动人”主要表现在对李密祖母以及自己身世不幸方面。
]
12.D[“实现了夙愿”不当。
]
13.(1)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
(2)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
”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他的一个名字叫虔。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旁,夜里不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相比拟(认为他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
李密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
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
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于是上书说: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刚出生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
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奴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不曾间断和离开过。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看见、内心明白的,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平安寿终。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送至晋武帝,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有名声,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
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
”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
”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
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相匹敌,所以说话细碎。
”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
”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
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
做官没有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
皇上清清楚楚,这话怎么能这么说。
”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
后来李密在家去世。
14.(示例)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您却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家人的生计奔波。
正因为有您,我才能坐在教室中学习,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
祝您生日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编写贺卡词、表达真诚祝福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开放性高,鼓励创新。
编写贺卡词要注意用语简明、连贯、得体,运用修辞,注重文采。
贺卡词表达祝福情意,多与祥和美好联系,根据具体情境与对象,用语可以轻松幽默,也可以正规庄重。
15.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刀切”的模式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具体内容和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
第2句中“这”复指第1句中的“学生给父母洗脚”,“质疑”也应围绕这一点提出;②说的是文段的中心,本段话的中心是“学校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联系上下文,③处应填句子的意思为,简单的统一的要求,即“一刀切”的模式;④前说“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后面一句应与“不但”呼应,反向递进,所以应填“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感恩教育必定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据此可填⑤的内容。
目标预览(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以及每一
部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2)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流变,学会用现代人的眼光来
观照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3)了解《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书的特点,以及每一单元的侧重
点,为学习本书做好准备。
单元综述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
采用问题提示的方法,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经典及其学习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美文欣赏
入门四问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
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
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
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
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
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
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
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
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
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
麻花辫。
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
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
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
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
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
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
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
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
孤独与忙碌迥异,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
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
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