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双线原则下的单元阅读教学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双线原则下的单元阅读教学思路
作者:林玲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0期
摘要:在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下,语文注重对学生包括人文情怀及文学语言修养在内的学科素养的培育,也因之,语文训练的主线便自然由读写训练迁移至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教学之上,也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作为新型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双线存在,其发挥着有序组织单元、组织整本教材教学的作用。

本文亦便是就此作用的具体发挥方式,即就“小学语文双线原则下的单元阅读教学思路”话题做出的分立:单元阅读教学双线教学目标与教材双线目标的接轨、在二者接轨基础上的单元阅读教学规划此两大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原则;单元阅读教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设计契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契合语文及语文教育的本质、契合语文之培育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的要求,而为教材编写史上的一大突破。

具体表现为:其沿“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有序、严密地设计单元主题、选择单元文本、提供单元教学方向,以使整本教材呈现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而非散乱的单片短章的集合体。

基于此,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则可沿以下思路展开具体探究。

一.单元阅读教学双线教学目标与教材双线目标的接轨
在每一单元的单元导语中,都设置有两个部分的内容,如三年级上册包括《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在内的第一单元导语中,第一部分内容为:“魅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即代表单元人文主题——学校生活;第二部分内容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即指向单元语文要素教学。

这确乎可径直成为教师进行单元阅读教学的依据和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之外,还有更高一层的教育视角需要我们去探究和兼顾,以形成更广阔的教育思维和格局。

此更高一层的教育视角便是整本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此双线教学目标。

在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我们可将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依据单元导语及单元内文本由前到后分别概括为: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策略单元:预测(特殊单元)、习作单元:观察(特殊单元)、祖国河山、我与自然、美好品质。

除特殊单元外,我们则可将此六个普通单元概括归类为:人与自我(美好品质)、人与社会(学校生活、祖国河山、童话世界)、人与自然(金秋时节、我与自然)此三大类,而此则较为完善地构成学生的人文情怀教育体系。

所以,依此,教材内每一个单元在人文主题下的教学除却要契合主题本身的同时,亦当从更广阔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此教育视野出发,去引导学生思考以感知这更深刻的主题。

同样的,我们亦可将在单元导语中呈现的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目标做出整合与分类,如:将上述六个普通单元的六个语文要素教学目标分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此两类,也即是“写的什么”与“如何写的”的问题。

也同理,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在依照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目标的同时,亦当将此目标升华至此被分为两大类的教材语文要素教学目标的高度,以使学生的阅读力理解和写作能力、语言水平等皆得到真正的共提。

二.单元阅读教学双线教学目标与教材双线目标接轨下的单元阅读教学规划
1.单元人文主题教学:人文主题延展、升华
在意识到单元阅读人文主题教学目标与教材人文主题目标的联系性之后,在具体单元人文主题的教学中,则当将单元人文主题延展、升华至其所属教材人文主题类项的范畴与高度上,以促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人文主题认知与更深刻的人文主题情怀。

例如:在对包括《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此四篇文章在内的以“金秋时节”为人文主题的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后,我便先就此单元主题本身让同学们展开思考、让其表达自己的关于秋的感受。

如“秋天在我的印象里,原本是一个萧瑟、凄清、万物凋零衰落的季节,但经过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我感受到秋天其自有的、独特的美,它的色彩本身的美、在万物上附着促成的万物的美、秋天的雨美、秋天的果实香味、秋天丰收的快乐......”等。

此能够助于单元人文主题教学目标的部分实现,即增加学生对秋及对自然的热爱感情,但还需朝向上所提及的此单元人文主题所属的“人与自然”此教材人文大主题之一的思考引导,即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自然应当的相处方式,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本质上,人和其它的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平等而皆属于自然的生灵,但是其具有思想、具有创造力,具有依据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与世界的能力,所以我们有人类文明。

但是人不能因为此突出的优势就去肆意的伤害自然与万物,而当与他们和谐共处、当充满热爱与赞赏的情感、当与其共构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和谐的自然。

”等。

如此,单元人文主题教学目标则便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2.单元语文要素教学:阅读训练与以读促写
继对单元人文主题教学的研究之后,在双线并行的原则下,便当为对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关注。

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重点即为上所述的单元导语第二部分所提,但在单元教学目标与整本教材教学目标的接轨背景下,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便需升华至文本“写的什么”与“如何写的”的大分类下,也即至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升之上。

具体的升华方式则可为结合单元内文本阅读的课外阅读训练及以读促写。

例如:在包括《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内的以“祖国河山”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中,单元所设的针对单元阅读部分的重点语文要素为: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其属于上所提及的“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此教材两大语文要素类别之一。

基于此,除却借助单元内文本训练学生寻找文段关键词句、借助关键词句理解文段意思的能力之外,我还会在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大目标下,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呈示更多课外的阅读素材,以让其在不断寻找不同文本内的关键词句的过程中渐渐促进上述大目标的实现。

再例如,在人文主题为“学校生活”的单元教学中,单元重点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属于上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的整本教材第二大類的语文要素教学目标,基于对此大目标的勾连,我则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运用新鲜感词句的写作活动。

如此的严秉阅读训练与以读促写原则的单元语文要素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上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总之,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此双线原则下的单元阅读教学思路的核心在“单元”与“整本教材”的勾连,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系统、一个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系统形成的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春平.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青海教育,2018(03):27-28.
[2] 段宗平.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点创新[J].语文建设,2018(07):19-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