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有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资料,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
2、顺势导入:我们现在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周恩来在少年时代是怎样立下远大的志向的。
(板书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同学们读读课题,并说说课题的意思。
3、齐读课题,解题:“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之”,是“的”的意思。
这句话是谁说的?清晰而坚定读课题,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再读。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对课文进行了预习,首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读。
(个别难记的字的读音或字形提醒大家注意。
)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共同探讨或谈自己理解到的词语。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学生交流)
第一件事是周恩来回到家乡和伯父的对话
第二件事:少年周恩来看到一系列不公平的事,中国人在租界受洋人的欺负。
第三件事:立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思考: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新词。
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二、精读课文,了解立志原因
1、在课文当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写一写。
一会儿,挑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相机指导。
3、交流读“中华不振”的感受。
指名汇报朗读。
说说“你从哪儿看出中华不振?”
4、为什么租借地里与别处大不相同呢?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5、从学生的回答中,适时导读,边读边感悟。
6、师小结:是的!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可是,你们看看这些围观的“中国人”!他们,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啊?“中华不振啊!”,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
7、补充材料,谈感想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
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
一天,虹口医院的几位医生想进入公园游玩,却被巡警强硬阻挡,不准他们进入。
为此,他们向上海的租界当局提出抗议。
几天后,租界当局回了一封信,只见上面冷冷地写道:“我们并不认为中国人有进入公园的权利。
”许多中国人被激怒了,他们联名写信向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反对洋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政策,但上海的租界当局根本不把中国人的抗议放在眼里,依然强硬地答复“不准备给予中国人这项权利。
”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提问:面对“华人与狗不准入内!”这块牌子,你想说什么?
8、学生交流感受
9、师: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么呢?他始终忘不掉什么呢?同学们,请你们写下来!
(学生自由抒写并交流“周恩来的沉思”。
)
10、课文中第几件事是写周恩来表达自己远大志向的?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的不同,你有什么感受?
1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教师引读:他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可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可是周恩来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三、拓展文本
1、阅读拓展:其实周恩来不止这一次表明自己的心迹,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的阅读链接。
并补充周恩来后来怎样实践自己的誓言。
2、那今天,你们将为什么而读书呢?
学生自由表达,师相机鼓励,引导结合中国现状。
四、课后作业:
1、课后收集有关周恩来的故事,或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2、写一篇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不能去租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欺凌中国人中华不振
强烈的爱国之情
定下目标------ 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