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_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07T02:07:12.418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3期作者:李鹏[导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房屋建筑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
李鹏
传富(杭州)置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房屋建筑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所以不能忽视其建设的质量。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混凝土依然是建筑领域的核心材料,大部分现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均通过混凝土材料完成。
一旦混凝土材料自身存有质量问题,将导致建筑之中产生大量安全隐患,这将对建筑的建设者以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混凝土材料就是多种材料进行混合加工处理制成,其中包括沙子、石子、水泥和水等材料混合搅拌而成,这些建筑材料的质量,混合的比例,以及室外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
因此,要精确把握各方面因素,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引言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房屋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工程整体也更为复杂,施工难度与以往相比明显加大,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为了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应在工程质量与安全获得充分保证基础上,优化各环节的施工技术,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效果。
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讲,其属于房屋建筑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房屋建设整体质量。
混凝土作为房屋结构当中的重要组成,发挥对结构的支撑作用,相关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其耐久性、稳定性以及强度获得充分保证,确保其结构安全。
同时混凝土也具有防渗功能,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房屋防渗功能得到保证。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施工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利用骨料、凝胶材料(一般为水泥)、外加剂等支撑的混合材料,结合模板、钢筋等材料,筑造成具有较高承载力、物理强度、化学稳定性的工程结构。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基、人防结构、框架、外墙等多个环节都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混凝土施工质量将直接决定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用性。
混凝土施工中材料质量、材料配比方案、浇筑施工乃至后期的养护工作,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在如今房屋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周期越来越长的背景下,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尤其在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的工程管理理念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更需要覆盖到各个环节。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
2.1施工随意性比较大
混凝土进行施工时,需根据一定顺序实施,一旦发生违规操作,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严重时可能导致意外出现,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需给予施工顺序充分重视。
一些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制度以及注意事项并不是十分完善,施工时工人未能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整体随意性比较大,进而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不必要麻烦。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受振捣不够严实影响,表面会出现蜂窝、麻面等多种情况,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2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首先,保证混凝土成型的关键因素就是混凝土模板,如果模板施工存在问题那么必然无法保证混凝土成型达到预期要求。
当前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充分重视模板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要求,模板表面不整洁,导致最终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甚至发生位移,对混凝土构件的整体强度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造成混凝土使用性能降低。
其次,在混凝土施工中,拌和不合理、拌和时间控制不当导致超时搅拌或者搅拌不足进而发生水化反应等都会降低混合料的性能,导致最终浇筑的混凝土构件难以达到使用标准规定。
最后,混凝土的浇筑坍落度控制不合理和浇筑时间过长等因素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如果中间发生长时间间歇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夹层甚至大面积裂缝。
此外,振捣过程中过振和漏振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影响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
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
3.1材料管理
(1)水泥部分。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选用合适的水泥型号。
本项目中,基础底板、剪力墙柱、梁板等主体结构部分水泥标号为42.5,其他部分采用32.5。
水泥材料均选用大型企业出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扎实,抗离析效果好。
(2)骨料部分。
骨料主要包括石子和砂,首先对石子质地、含泥量进行检查,严格排除白云石及煅烧过的石灰石等杂质,确保其强度、形状符合施工要求。
其次确保石子粒径在1~3cm内,并根据房屋建筑施工结构进行分类使用。
关于砂料的质量控制,要检查其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是否达到标准,同时要杜绝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砂料,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混凝土强度、稳定性要求越高的位置,对混凝土砂料含泥量的要求就越高,比如承重墙、梁体混凝土砂料含泥量需要控制在5%以下。
(3)水及外加剂部分。
水是实现各种材料混合成为混凝土的主要介质,水含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混凝土基础性质,还会影响混凝土离析度、水化热等。
同时,水本身的质量也会影响混凝土质量,要选用经过抗腐蚀试验证明合格且无杂质的水。
外加剂是为了满足实际施工的相关要求,在混凝土中加入的一些材料。
除了保证外加剂来自正规厂家且质量符合要求以外,要结合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
3.2保证施工方案设计合理
混凝土进行施工时,需体现出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实际受力情况,并结合施工要求,高强混凝土需尽量少使用。
其次,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正式进行施工前,需针对其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保证混凝土温度变化以及可控温度处于合理范围中,尽可能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再次,进行施工模板选择过程中,需重视钢模板以及混合模板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
就钢模板来讲,其保温效果比较好,也能结合施工需要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对于木模板来讲,其在效果上与钢模板相比要略差。
最后,需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抗温筋,进而使施工方案更为合理。
3.3控制好混凝土技术的施工环节
在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有密切的交流。
首先,精确测量模板的强度和尺寸等,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
其次,核实预埋件钢筋的数据,保证正式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再次,对模板内部做好清洁工作,确保原材料的配比合理。
最后,遵循材料的浇筑工序,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同时,要注意做好混凝土施工后期的保养工作,运用浇水和覆盖薄膜等措施来保证房屋的质量。
3.4裂缝的控制
对裂缝的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湿度的变化,使结构和部件的湿度相对稳定。
混凝土早期养护后,外露表面应覆盖条、稻草袋或塑料薄膜和洒水,要有足够的保养时间,应注意避免混凝土表面压力过大。
使用水压实技术,如混凝土喷涂或塑料膜涂层,以减少水的蒸发,正确搅拌,严格控制含砂量,避免使用粉状砂增加混凝土强度。
3.5加强管理工作
首先,针对施工人员展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各施工环节在实施时需展开技术交底工作,结束施工后需对施工技术做出总结,详细分析施工时存在的各种问题,认识到当前施工现状,并找出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实施针对性比较强的解决措施。
其次,重视原料检验工作的实施,原料在正式进入到场地前,需检查原料的合格证、生产资格证,随机抽取材料样品进行检验,保证材料质量。
同时进行任务分配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展开在计量检测方面的研究,记录好检测结果,针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能会发生的裂缝问题,需运用适当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较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在施工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对材料构成和施工人员的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
当前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为确保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本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11):19-20.
[2]丁涛.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19-120.
[3]巫升华.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20(3):113,115.
[4]李强.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887-888.
[5]蒋艳芳.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