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偷袭珍珠港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这场战役中,日本以损失6艘潜艇和29架飞机的代价,击沉击伤美军8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260余架飞机。

但是美国的3艘航空母舰不在珍珠港内,这为日后重建舰队保存了基干力量。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中国情况1920年代的中国四分五裂,被各个当地的大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全国的大部分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得以通过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形式来对中国施加影响,但是这样做风险很大,因为一旦中国陷入完全的无政府状态,任何协议都无法执行;而如果中国变强,则有可能废除这些条约。

1926年起,以蒋介石为主要领袖的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

蒋介石成功地击溃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军阀,而且即将与北方的军阀达成和解协议。

由於过去有着亲日背景的,控制着东北三省(满洲)的军阀张作霖一再拖延与日本签订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不平等收益的条约,并表现出将与蒋介石合作的迹象。

于是,日本军方中的少壮派在19 28年发动了一次暗杀事件被称为皇姑屯事件,暗杀了张作霖,并且逼迫张作霖的儿子、继承人张学良继续同日本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调英 整美 关首 系脑 和会 战晤 略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金夏湾,美国总 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他们在二战中的第 一次会谈,14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 中途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在
中太平洋的重要的海空基地。美军把它扩建为
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大西洋宪章》(1941,美英) 《联合国家宣言》(1942,26国) 《开罗宣言》(1943,中美英) 《波茨坦公告》(1945,中美英)
三个法西斯投降
1943年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规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3、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4、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 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5、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6、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
1942、6 1942—1943
中途岛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1944、6 1945、2
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 解决对德国的处置和对
(苏)雅尔塔会议
日本作战的相关事宜
1945、4—5
攻占柏林、德国投降
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2、“奇怪战争”和波兰速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 男银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 农业工人的40%。 • 3.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 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 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 258。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 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 义务兵役制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处决犹太人
德国法西斯对内 的恐怖独裁政策
1933年“国会纵火案”
迫 害 犹 太 人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
(1)历史原因: ①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②日本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受到华盛顿体系的 压制,有不满情绪. (2)现实原因: 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危机打击严重,阶级矛盾 尖锐; ②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要求建立独裁政 权;
(4)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5)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制止二战的全面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阶段 爆发阶段 1939.9-1941.6 扩大阶段 1941.6-1942.6 转折阶段 1942.6-1943.2 胜利阶段 1943.2-1945.8 战争特点 重大事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阶段 爆发阶段 1939.9苏联建立“东 1941.6 方战线” 特点:由局 进攻法国 敦刻 部战争演变 尔克大撤退 为全面战争, 进攻英国—— 法西斯处于 不列颠之战 战略进攻的 有利态势 入侵北非 重大事件 意义 德国入侵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百年战争”,是一场于1939年9月1日爆发的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组成的“轴心国”和英法、美、苏复杂对抗的全球性战争。

该战争以纳粹德国发动入侵波兰为开端,于1945年8月15日以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联军宣布德国无条件投降为结束,持续时间达六年零三个月。

战争的参战国家和同盟国在全球超过70个,约有7亿多人参与了此次战争,死伤兵员超过8500万,其中包括3200万文明战亡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冲突,其深远影响改变了世界格局,把世界大洋彼岸的美国、苏联这2个反轴心国纳入到主导世界的位置上,标志着西方民主的胜利。

而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腐朽帝国的退出,标志着一场极大的社会变革的开始,欧洲各国舞台上揭开着新的历史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1945.7.17
2.重要战事
•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战 德军腹背受敌,屡战皆北,终至败亡 • 1945年4月美苏易北河会师 5月8日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 • 1945年8月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3.取得胜利的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御敌 苏联和中国在东线取得巨大胜利,削弱法西斯力量 美国参战,并在太平洋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世界各国人民坚持反抗,不屈不挠 法西斯的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必然会失败
4.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对人类社会: • 这次战争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理 、财力的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客观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 摧毁法西斯主义,促进战后和平运动的发展 对世界格局: •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 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联合国等 • 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局部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东北三省沦陷) 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 1936年的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区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侵略步伐)
英、法、美、苏的对策
• 英法: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一种对于侵略行为不加抵抗,姑息纵容,退让屈 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的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等国家。 1939年3月15日,德军开进布拉格,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 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受到极大的削弱 ,导致它们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 (2)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都不想引发战争。 • (3)因一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 (4)法西斯国家利用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的矛盾,打出“ 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 (5)英国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弱小国家的利益来避战 自保。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

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

战争共分四个阶段:战争第一阶段(1939、9~1941、6):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占领西欧和开辟北非战场。

战争第二阶段(1941、6~1942、1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争范围扩大。

战争第三阶段(1942、11~1943、12):大战发生根本转折,反法西斯国家转入反攻。

战争第四阶段(1944、1~1945、5):反法西斯国家发动进攻,德日投降,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

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

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

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

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
强 占 苏 祸水东引 台 德 区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 联
英 法
慕尼黑 会 议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慕尼黑协定
(1)捷的重要地位

可作为向东进攻苏联、向
苏台德区
西进攻法国的桥头堡
拥有发达的工业和丰富 的人力物力资源
希特勒割占苏台德区
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 经得到保证! 2、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英、法、 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 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 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在 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 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区 割让给德国。




纽芬兰阿根廷 1941.8.9-12 湾的军舰上 1941.11.2226 1943.11.28 德黑兰会议 -12.6
协调全球战略部署,发表《大 西洋宪章》
开罗会议
对日作战及远东问题, 发表《开罗宣言》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未来的国际组织, 战后处理德国、波兰疆界和苏联参加对日 作战问题,发表《德黑兰宣言》 战后德国处臵,波兰政府与疆界,对日 作战等问题,发表《关于被解放的欧洲 的宣言》
“国际纵队”队员
3、结果
1939年春天,叛军攻 陷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共 和国政府被颠覆,西班牙 建立了佛朗哥为首的法西 斯独裁政权
佛朗哥统治西班牙达35年之久
吞并奥地利 1、30年代英法的纵容

法国总理:“并不反对德国通
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 利的势力” 英国:所关心的只是“这些变 更必须通过和平演变来实现”
慕尼黑阴谋使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 西方国家绥靖政策在战前达到顶峰1939 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中文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部队:同盟国、轴心国战争结果:同盟国获胜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裕仁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详情防御阶段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波兰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

波兰军队节节败退,波兰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对德国宣战后,没有对德国法西斯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军队孤军奋战。

1939年9月,波兰覆亡。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称“白色闪电”。

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

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

[20]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

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

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4、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
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
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C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成立
5、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
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 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 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疯 狂 的 战 车
和平到来了吗
慕尼黑会议
时间: 1938年9月底 参与国:英、法、德、意 主要内容:签定《慕尼黑协定》
标志: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后果:加速二战爆发
1、《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的国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诺伐克D
C.承认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将捷克斯诺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备战中考
2、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计划进行部署的
A.白色方案
B.巴巴罗萨计划 C.联合国家宣言A D.霸
王计划
B
3、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纳粹攻占莫斯科 B.1941斯大林红场阅兵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苏军攻克柏林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 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 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 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
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
三、“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 争爆发(战争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原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争夺国际市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愈演 愈烈。为了摆脱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转移矛盾、转嫁危机,将关注点放在国外市场的争夺上,以倾销方 式不断扩大商品的海外销售,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之后又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集团”的斗争。 在这 场激烈的经济争夺战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的美、英、法三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组成排 他性经济集团,在内部实行互惠关税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排斥其他国家。而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 渴望的德意日在经济上依赖于外部世界,其经济竞争力脆弱,无法与英、法、美组成展开对抗,在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下风。 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德日的国内矛盾,客 观上为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创造了条件。危机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军事矛盾的深 化。继意大利之后,德日两国又明确选择了法西斯道路,加紧扩军备战,决心用战争的方式来夺取殖民地和世界 市场。 由于反对德、意、日的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英、法、美也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同盟集团。两种不同类 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对立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
1 9 3 3 年 初 , 阿 道 夫 ·希 特 勒 出 任 德 意 志 第 三 帝 国 总 理 , 纳 粹 党 掌 握 国 家 政 权 , 阿 道 夫 ·希 特 勒 违 反 《 凡 尔 赛 和 约》20年停战的协议,开始秘密武装德意志第三帝国。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 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陷入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使国际市场的竞争 更加激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矛盾也不断 地激化,其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29年经济大危机中的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已过去,但那一幕幕历史画面至今仍存在于很多人的脑海中。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你了解多少?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希望对你有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中文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部队:同盟国、轴心国战争结果:同盟国获胜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裕仁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一、社会根源1、经济危机激化内外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出现明显的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了停滞的局面。

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先后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

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一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凡尔赛条约》对它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让德国在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特别是在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有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和本国利益的驱使,逐渐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二、直接原因1、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了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要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7、《血战台儿庄》中国 1986
————“一寸山河一寸血”
武汉会战(1938年)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 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 10 月,中国第 5 、第 9 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 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 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 一次战役。
4、《七七事变》中国 1995 ————“血染京城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 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 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5、《八百壮士》中国台湾 1975 ————“泪洒黄浦江”
11、《赎罪》英国 2006
—————“真实战争没那么浪漫”
不列颠空战(1940年——1941年)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 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 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 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 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
“闪电战”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 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 的方式制敌取胜。
9、《卡廷惨案》波兰 2007 ——————“国破境绝尸骨寒”
10、《国王的演讲》英国/澳大利亚 2010
————“万里战火一言决”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26日)
九一八事变(193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芬兰、伊拉克、伪满洲国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简要介绍一战埋下了二战的祸因。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怨恨,《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利用大萧条崛起。

20世纪三十年代,阿道夫·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

德国、意大利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

1938年,德国派兵占领了奥地利。

1939年,德国威胁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利用闪电战入侵波兰,两天后,不列颠王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对德国宣战。

1940年三月,德国与苏联将波兰瓜分,苏联吞并巴尔干国家,此外还进攻芬兰以报苏芬战争之仇,更主要建成其西部防线。

同年四月,德国闪击挪威的培尔根和奥斯陆,并且彻底控制丹麦王国。

5月丹麦王国签署《反共产主义协定》,随即德国闪击尼德兰及比利时王国,德国占领荷兰及比利时后随即立刻闪击法国,6月法国投降,建立维希法国政权。

接着德军大规模毁灭性轰炸不列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但是英国在不列颠战役的胜利毁掉了德军的不灭神话,使得英国暂时安全。

1941年希特勒突然将枪口对准东欧,分别将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拉入轴心国,分别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1941年6月,希特勒与苏联撕下脸皮,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极大规模的进攻,一度达到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的标志
裕仁天皇
美国首脑

富兰克林·德拉诺·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4日——1937 年1月20日,1937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 1941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1 月20日——1945年4月12日 ) 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 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 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 顿和林肯齐名。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是富 兰克林· 罗斯福的远房堂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简介)1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 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 城市。 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不久,又于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万的兵 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 计划。 希特勒的阴谋再次破产了。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号召下,誓死抗 敌,人人都投身到反击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去。 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 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 9月13日,德军17万人,500辆坦克向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 集团军发起猛攻。德军在几个地段突破苏军防线,进入市区阵地。 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联人民也团结起来, 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 后面的冲上去。一场最为残酷、最为激烈的市区争夺战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果:同盟国胜 利。美国与苏联发展 成为超级大国,形成“ 冷战”的局势。 欧洲霸 权时代结束,欧洲走 向合作。
欧洲战争策源地:德国----希特勒; 意大利----墨索里尔 亚洲战争策源地:日本----裕仁天皇
英◆ 、反 法法 西 、斯 波阵 兰营 、: 美 、 苏 、 中 等 国

二战两大阵营
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争 爆发后,日进军东南亚,半年内 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 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 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 抗日武装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 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北非战场:1940年7月,意大利乘英 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驻 扎在东非的英军。1941年1月英军收复 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 万。同年2月,德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德 意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英军经过10 月的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的进攻。 11月,盟军10万余人分3路从摩洛哥和 阿尔及尔登陆。1943年4月,盟军又在 突尼斯战役中获胜。5月,北非的25万 德意军队投降。
5、转折: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 时间:1942-7----1943-2
事件:英法联军诺曼底登陆(反攻) 时间:1944-6
6、结束:事件:德国投降 时间:1945-5-8 • 事件:日本投降 时间:1945-9-2

结束标志:1945年5月8 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 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分 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 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 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 日正式宣布投降。
法 西 斯 阵 东营 京: 柏 林 罗 马 轴 心 国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原因: ①法西斯侵略威胁到各国利益和安全(主要原因); ②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先后失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遭到进攻, ③苏德战争爆发,苏、中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连成一片,相互支援。 (2)概况: ①美国改变“中立政策”:A、二战爆发后,修改“中立法”,规 定可以出售军火,但是购买军火的国家必须用现款,自己负责运输, 实际上为在海军和海运方面占优势的英法提供军火开了方便之门。 B、德军在西线得手后,美国又正式放弃中立政策,同英国结盟。 ②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会晤,发表联合宣言—— 《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 平、反对侵略;美英加强对苏联的援助。 ③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各国保证以全部经济、军事 资源,团结一致,彻底地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标志着世 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结成了经济、军事 同盟,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鼓舞了斗志,加速了胜利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整)

1939年9月28日,德军进入华沙
探究: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⑴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⑵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 量强大,战术先进. ⑶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 波兰孤立无援.
⑷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 了东部地区
德空军“容克87”飞机
战前希特勒下达指令,强调: “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 中力量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1939年9月1日,德军共集中了62 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 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 炮,向波兰大举进攻。
一、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 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 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 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 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
1939年9月1日, 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 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波兰
英法等
苏联
1. 二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标志? 2. 德国为什么要进攻波兰?(历史原因、战略、经济)
法国士兵在西线静坐“站岗”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
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东方战线:二战初
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 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 国侵略的防线。
积极作用:增加了防 御空间 消极作用:大国沙文 主义,有损社会主义 国家的声誉
二战的基本线索:
1、二战的全面爆发阶段(1939年9月~1941年6月):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二战的扩大阶段(1941年6月~1942年3月):德 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 洋战争爆发。 3、二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3月——1943年9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既是苏德战争,又是二战的 转折点。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阿拉曼 战役是北非战役的转折点。 4、二战的胜利阶段(1943年9月——1945年9月): 意大利、德国投降、日本先后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 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次大战、二战;1939年-1945年),是近五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中国,法国,英国,苏联及美国等为主的组成同盟国军事联盟,与以纳粹德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等为主的军国主义国家组成轴心国集团。

战争进展到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尽管在1939年9月之前,有北非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部分史家认为认为起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或起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等已经开始爆发国际间的军事冲突,但普遍持有欧洲中心观的学者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二战总计造成了约7千2百多万人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约3.71%。

据估计二次大战期间,钱财损失约13850亿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坏。

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后结束,紧接着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成立。

联合国的成立最初是为了防止再有国际战事发生,现在联合国的工作不只限于防止战争,而是向环境,贫穷,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方向发展。

当时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五个,分别是中华民国,法国,英国,苏联及美国。

后来经过演变,现在的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

战争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可划分为西、东两大主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以及签订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爆发, 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 多架飞机的 波兰战役 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 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着 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 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 “闪击战”的威力。9月3日,英国和 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 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 波兰军队的奋力抵抗并没有得到英法 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最终波兰 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战术强大并 数倍于己的德军击败。9月6日,波兰 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 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收 复了波兰于1921年侵占的寇松线以 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9月27 9 27 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再一次遭到 瓜分。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 失了。 与此同时西线的法德边 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 许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国胆敢入侵波 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 言,屯重兵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 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堂·吉诃德式 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 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的谴责而已。从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 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国才和英 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 德国人叫作“静坐战”(绥靖政策), 西方则称为“假战”。希特勒在占领 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 “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 们的英法朋友。”
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I,简称 二战)。1939年9月1 日—1945年9月2日, 以德国、意大利、日本 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 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 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 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 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 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 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 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 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 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 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 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 战争中军民共伤亡 9000余万人,4万多亿 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 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 苏联、中国、英国等反 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 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 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Second World War),简称二战,是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1],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参战方同盟国,轴心国结果同盟国获胜伤亡情况6100万人以上(同盟国)约7000万人死亡主要指挥官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希特勒,裕仁天皇,毛泽东[2]性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标志德国闪击波兰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战后世界格局欧洲霸权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大国战争损失5万多亿美元导火线凡尔赛和约战后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主要发明武器原子弹,各式导弹主要发明机种战斗机,喷气飞机,舰载直升机主要发明舰船航母,潜艇主要发明枪炮突击步枪,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筒主要发明科技各种雷达,密码机主要发现青霉素审判日期1945年11月20日1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德、意、日争霸世界霸权的主要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随即导致以英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

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着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帝国,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国几乎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的地区,而名义上保持中立的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也陆续占领或者吞并了其在欧洲边界的邻近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占领的波兰领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12.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
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3.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①阿拉曼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
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
15.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D.日本都是战败国
二、连线题(10分)
16.用线段将下列两侧相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

莫斯科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法西斯德国遭受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三、思考题(10分)
17.请你说出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四国首脑的国籍和名字。

这次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最终是怎样解决的?会议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四、问题探究(共35分)
18.关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请回答以下问题:(20分)
(1)战前和战争爆发初期,为什么这个同盟未能建立?
(2)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得以建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3)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之前和之后,对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上述历史过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19.围绕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和当代人类如何防止世界战争等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50字以内)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2.C3.B4.D5.D6.C7.D8.B9.B10.A11.A 12.D13.D14.D
15.D
二、连线题
16.
17.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

这次会议主要解决因苏台德危机引起的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问题。

由于英法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决定牺牲捷的利益,换取与德国妥协。

最终接受了希特勒提出的侵略要求,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并压迫捷接受了这一严重损害主权的协定。

这次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给当时紧张的欧洲局势带来了极恶劣的影响。

首先,英法在会议上的所作所为,使希特勒看透了英法的软弱心里,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不久,就背弃他在会议上的承诺,实现了对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

此外,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如同增添了左膀右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得到巨大增长。

又通过兼并捷克斯洛伐克,越过山地屏障,进入了东欧大平原的边缘,为后来入侵波兰和苏联奠定了基础。

最后,英法的行径,严重打击了寄希望于英法保护的巴尔干国家,在难以指望西方国家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一些国家被迫违愿地修改了对德政策,接受了德国的许多侵略要求,有的国家甚至与德国进行了合作。

这使德国进一步消除了侵略的后顾之忧。

四、问题探究
18.(1)首先,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西方国家一味地坚持绥靖政策,尽管法西斯国家公然侵略一些弱小国家,但是只要没有威胁到它们自身的实际利益,它们就采取明哲保身的政策。

其次,英法等国根深蒂固的反苏、反社会主义政策,也使它们没有诚意与苏联进行合作,丧失了曾经出现的合作机会。

另外,法西斯国家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并没有急于进攻实力较强的大国,还利用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

再加上美国社会的中立主义居支配地位,使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

(2)1942年,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法西斯的战火烧遍了世界主要国家,包括那些社会制度不同和那些幻想保持中立以避免卷入战争的国家。

法西斯的暴行,使那些遭受侵略和将要遭受侵略的国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联合起来打击法西斯的必要性。

法西斯主义对全人类的威胁,已经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法西斯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打败法西斯、收复失地、解放被奴役的人民成为各国的共同历史任务,这些因素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基本上处于孤军奋战的状况,先是埃塞俄比亚,后来是中国、西班牙,再后来是波兰,最后甚至轮到了英国。

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力量对比,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无论是在人力或
是物力上,都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从此开始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4)从上述历史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对待一切邪恶的力量,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只有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互相信赖,互相支持,才能有效地遏制和击败邪恶势力。

19.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作用的结果。

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市场狭小、资源匮乏,但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却居前列。

这些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不甘心在殖民地市场和原料方面处于被动的地位,不惜冒战争的风险去争得自己所需要的殖民地市场和原料产地。

一战以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且还促成了一些新的矛盾。

这些矛盾随着各国实力的变化而逐渐尖锐化,特别是那些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帝国主义国家,充满了复仇的情绪,一直伺机通过战争突破这一体系的束缚。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一方面,促使德日等国法西斯势力掌握了政权,战争政策成为法西斯政权摆脱危机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危机的空前国际化,还使上述的那些矛盾都空前加剧。

大危机成为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西方国家长期奉行的绥靖政策,也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

在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给所有国家,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带来了极其惨重的破坏。

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口达6 000多万,战争所到之处,大部分成为废墟。

各国物质财富的损失总额达4万多亿美元。

二战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文明的空前浩劫。

这次战争的巨大危害,使战后和平、友好的思想深入人心,阻止战争的发生,成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追求。

为了避免战争,各国应当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准则处理国际关系,坚决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加强各国间的友好往来,特别是要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对待经济困难,共同应对,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引发政治危机,给战争贩子提供机会。

还要积极推动世界多极格局的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构成平衡与制约的国际关系,形成阻止战争的制约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