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5)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5)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5)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5)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全部内容。

课时作业(二十五)第25讲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时间 / 30分钟
基础巩固
1.[2017·吉林白城二模]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和抗体的分泌一样,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随血液流向全身
C.激素只有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D。

激素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失衡
2.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C。

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3。

[2017·湖南岳阳一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胸腺既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
B。

激素调节较神经调节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C。

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的重要激素
D。

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几乎可作用于机体全身的组织细胞
4。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血糖平衡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B.中学生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有所增加
C.肝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受体
D。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补充随尿液排出的糖5。

下列有关体温及其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安静的时候人体产热以内脏为主
B.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C。

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多于散热量
D。

体温的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如图K25—1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外液
渗透压升高→甲→乙抗利尿
激素→丙→尿量
图K25—1
A。

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
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7.有关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斐林试剂与尿糖反应是尿糖检测的唯一方法
B。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尿糖试纸来测定尿糖浓度
C.模拟尿糖的检测时不需做对照实验
D。

可用蔗糖的水溶液模拟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能力提升
8。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K25-2
A.炎热条件下,效应器或靶器官E主要位于皮肤
B。

血糖升高时,过程A→B→C→D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位于下丘脑
C。

靶细胞接受激素D催化后,会影响相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D.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9.[2017·北京顺义二模]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B。

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
C。

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
10。

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将多只体重相近、生存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然后将两组小鼠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选用多只小鼠的目的是避免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性误差
B。

该实验中进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
C。

甲组小鼠能感觉到寒冷,但产热不会加快
D。

甲组小鼠的排尿量小于乙组
11.[2017·徐州二模]如图K25—3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A随血液运至垂体并进入细胞促进相关物质合成
图K25—3
B。

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
C。

由图分析可知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增强
D。

Grave s病患者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
12。

图K25-4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法。

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

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图K25-4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

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13。

下丘脑中的热敏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频率增加,两者通过调节机体的散热和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冬泳爱好者入水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从而刺激机体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冬泳爱好者冬泳时容易出现脸部发白的现象,其原因是寒冷刺激导致皮肤的毛细血管。

(2)处于室内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

(3)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的激素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机体出汗减少,将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
素。

14.[2017·广东揭阳一模]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K25-5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K25—5
(1)在紧急状态下,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
泌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再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3)血糖含量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
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4)动物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综合拓展
15。

科研人员对H细胞进行定向改造,制造出两种人工胰岛B细胞:①转入与Ca2+敏感启动子结合的胰岛素基因,得到H—B细胞;②转入由葡萄糖启动表达的肠促胰素(小肠黏膜分泌的一种激素)受体基因,得到H-GR细胞.科研人员用五组小鼠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K25—6所示。

图K25-6
(1)Ⅱ组小鼠血糖浓度低于Ⅰ组,因为血糖升高后,葡萄糖进入H—B细胞内,分解成后,进入线粒体中,在线粒体上生成大量ATP.当细胞内ATP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一系列生理过程,使Ca2+内流,引起
表达。

(2)Ⅳ组小鼠血糖浓度低于Ⅰ组,因为进食刺激小肠黏膜分泌肠促胰素,肠促胰素作为分子,结合在H—GR细胞的受体上,使H-GR细胞以
方式释放胰岛素。

(3)实验中,需要使用糖尿病模型(患糖尿病)小鼠的组别
是。

(4)Ⅲ组为阳性对照组,其作用
是.
课时作业(二十五)
1。

B [解析] 胰岛素和抗体均为分泌蛋白,都通过胞吐分泌,故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催化化学反应,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激素具有特异性,只有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激素含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失衡,如儿童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则会患巨人症,D正确。

2。

B [解析] 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相应酶分解失去活性,A项正确。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B项错误。

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使体内激素含量处于动态平衡,C项正确。

激素既不提供能量,又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是组成细胞的成分,只起调节作用,D项正确。

3.C [解析] 胸腺为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能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是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A正确;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B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一种激素,C错误;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能够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还包括生长激素等,D 正确。

4.C [解析]人体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A项错误.上午第四节课时,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糖,血糖含量降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有所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有所升高,B项错误。

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故肝细胞膜上既有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项正确.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居高不下,应该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否则身体健康会受损,D项错误。

5。

C [解析]安静时人体产热以内脏为主,A项正确。

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项正确。

在寒冷的环境中,机
体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项错误。

体温的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项正确。

6。

D [解析]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C正确;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D错误.
7。

B [解析] 尿糖试纸是检测尿糖及其浓度的较简单方法,A错误,B正确;模拟尿糖的检测需要用清水作为对照实验,C错误;尿糖中的糖类是葡萄糖,因此不能用蔗糖的水溶液模拟糖尿病患者的尿液,D错误.
8.A [解析]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在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效应器或靶器官E主要位于皮肤,A正确;血糖升高时,过程A→B→C→D属于神经调节,C 位于胰岛,B错误;激素只有调节作用,没有催化作用,C错误;肾小管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但其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错误。

9。

C [解析] 病人胰岛B细胞未受损,因此胰岛素含量保持相对平衡,A错误;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因此临床上通常用5%的葡萄糖溶液为患者输液,C正确;血浆pH 维持相对稳定,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

10。

D [解析] 实验选择多只小鼠的目的是排除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性误差,A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的有无,则进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B 正确;甲组小鼠切除下丘脑,不能调节体温,故在寒冷环境中产热不会加快,但其大脑皮层正常,能感受到寒冷,C正确;甲组小鼠切除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错误。

11。

C [解析] 激素A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垂体细胞表面有相应激素的受体,不进入细胞内,A错误;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 错误;根据试题的分析,可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使得甲状腺细胞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C
正确;Graves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激素A和激素B含量比健康人的低,D错误。

12。

D [解析]题图显示两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分子需经血液循环来完成传送,因而不能是通过神经递质而实现的神经调节,A项错误;若甲是下丘脑细胞,则作用于垂体的X为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则分泌相应的促激素,B项错误;若甲是胰岛A细胞,它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效应,而肌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肌糖原一般不能水解产生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去,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可增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D项正确。

13.(1)大于产热收缩,血流量减少
(2)等于(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
[解析](1)冬泳爱好者入水时,冷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频率增加并大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增大产热量,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寒冷刺激导致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因此冬泳爱好者冬泳时容易出现脸部发白的现象。

(2)处于室内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几乎等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当。

(3)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

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将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

14。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分级调节
(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胰岛B细胞单向传递
(4)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之后都会被灭活;都通过体液运输
[解析] (1)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所以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乙模式,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血糖升高,一方面血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属于经过突触的传递,传递的主要特点是单向传递。

(4)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有:①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②发挥作用后都立刻被灭活;③都通过体液运输,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需要通过突触间隙进行运输,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内环境。

15。

(1)丙酮酸内膜胰岛素基因
(2)信息胞吐
(3)Ⅰ、Ⅱ、Ⅲ、Ⅳ
(4)Ⅱ组和Ⅳ组细胞(或“H-B细胞和H-GR细胞")作用效果的参照
[解析] (1)葡萄糖进入H-B细胞内,分解成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中,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少量ATP,而在线粒体内膜上生成大量ATP。

根据题干信息“转入与Ca2+敏感启动子结合的胰岛素基因,得到H—B细胞”,当细胞内ATP达到一定浓度时,使Ca2+内流,引起胰岛素基因表达。

(2)肠促胰素是一种激素,属于一种信息分子;H-GR细胞释放胰岛素,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释放方式是胞吐.(3)实验中,Ⅰ、Ⅱ、Ⅲ、Ⅳ组的血糖浓度高于Ⅴ组,则Ⅴ组是正常的小鼠,而Ⅰ、Ⅱ、Ⅲ、Ⅳ组需要使用糖尿病模型(患糖尿病)小鼠。

(4)Ⅲ组转入胰岛B细胞,其作用是Ⅱ组和Ⅳ组细胞(或“H—B细胞和H-GR细胞”)作用效果的参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