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策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用电量正在逐渐的加大,对输电线路的保护工作就变得十
分重要,目前,我国电网建设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也在迅速发展,在对35kV输
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防雷击是重中之重,因为就目前的调查显示,大约有将近
百分之九十的跳闸情况都是由雷击导致的,如若发电网正好处于雷电多发地区,
其受到雷击的概率就会更大,发生危险事故和发电故障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
加强对35kV输电线路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就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策
略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击保护;策略
引言:电网通常会设置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其工作环境一直处于野外,
受到雷击的概率是芬达的,如果输电线路遭遇雷击,就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也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供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雷击事故,进而导致巨大的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另一方面,雷击事故也会给电力维修人员造成技术挑战,发生雷击事故的电网通常会对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一定要
重视电网的安全运行工作,尤其是35kV输电线路的保护工作,只有制定出相关
的保护策略,才能够有效的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一、雷电的形成及雷击危害的几种方式
1.雷电的形成
雷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云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放电。
首先,由高温而形成的
水蒸气在地球表面不断起的,当大量的蒸汽汇聚在一起成为热气体流。
越远离地
球表面,空气越稀薄,同时空气的温度不断下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地上每
上升1公里,空气温度将会下降10℃。
在高空中,热气流遇到一股寒冷的空气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这是云的形成过程。
云不是静止不动的,它随着风
动而动,从地面到上空的5公里范围内云是积极活动的,5~10公里范围,云主要带负电,这样形成了一个大的电场云层和地面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当云与云之间
如果发生摩擦,放电现象就会发生,这就是雷电。
在一般的闪电放电下的,地面
较高的建筑就有一个被雷击的风险。
2.由雷击引起跳闸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由于绝缘水平较低,35kV输电线路因雷击造成对店闪咯是无法避
免的。
雷击线路而造成的跳闸现象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单相接地短路形成,
即由于脉络的原因形成的稳定工频电弧引发的线路跳闸;第二是线路的绝缘水平
低于雷击的闪电过电压,造成休克线绝缘闪咯,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十微秒而
不足以有时间进行跳闸。
2.1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
雷击档距中避雷线时,一般情况下空气间隙不会发生闪络,而雷电流在向两
边杆塔传播时,由于强烈的电晕,当传播到杆塔时,幅值已大为降低,如果杆塔
的接地电阻不高,杆塔的电位的升高不足以引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
雷击杆塔引
起反击过电压时,绝缘子串能否闪络,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值有直接关系,接地
电阻越大,塔顶电位越高,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差越高,容易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甚至造成多串绝缘子串的同时闪络,导致相间短路,引起跳闸。
2.2消弧线圈的整定情况
消弧线圈的设置如果不准确,输电线路因为雷击容易引起导线当单相对地短路,此时的消弧线圈补偿是不够的,如果35千伏线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对电容
电流,当消弧线圈补偿过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感应电流。
如果当单相接地短路
电流大于10A时,单相接地将发生在形式的电弧形成稳态短路电流将不出去,但
也不会形成稳定的短路电流,此时弧长的时间消耗较大,然后最后导致系统产生
电弧过压引发跳闸。
二、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下,我国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主要是由于雷电绕击以及直击和反击的作用导致,三大因素中雷电的绕击以及反击的破坏作用更为严重,一般雷电
在35kV输电线路的杆塔附近被雷电击中或者被及反击塔杆之后,由于电网杆塔
的接地电阻以及杆塔的电杆电压数值会出现下降情况,所以电网塔顶的电位会升
至电子绝缘发生闪络的数值,从而导致电网杆塔雷电反击事故出现。
从实践的过
程来看,影响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发生的主要关键因素就是杆塔的接地
电阻,据有关的数据资料表明,输电线路绕击雷绕过避雷线的屏蔽之后,就会导
致雷电绕击现象发生,与雷电的绕击情况相比,雷电反击情况更为严重,对于
35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而言,其不仅与电网的输电线路塔杆位置有关,而且与
35kV输电线路的所处地理环境有关,也与输电网的避雷作用有更加密切的关系。
三、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策略分析
1.安装避雷器
通常情况下,避雷器可分为串连间隙与无串连间隙两种设备类型,避雷器要
安装于导线中,通过选择体积较小以及轻便的避雷器,减少雷电袭击,而无串连
间隙的避雷器就是最好的避雷设备。
在具体安装时,要将避雷器安装于避雷线的
导线横杆中,35kV输电线路的避雷器安装要根据供电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电网周围区域有架接地面的导线与横杆,此时应该采取竖直方向的连接方式,通过将避雷器直接安装到横杆中充分发挥避雷器的避雷作用,减少雷电对35kV
输电线路的雷击破坏作用,确保电网工作的正常运行。
2.不断加强线路的绝缘能力
一方面提高输电网的耐雷击水平,另一方面降低输电线路的建弧率,从根本
上确保35kV输电线路运行畅通无阻,从而降低输电线路的跳闸率,在防雷保护
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雷击杆塔顶电位上升的因素以及杆塔本身电感
增大的因素,从而有效增加电网输电线路的绝缘能力实现绝缘补偿。
目前国内针
对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有很多,根据35kV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以及土壤电
阻率的高低、地形地貌的特点、雷电活动的强弱等特点,经常采取架设避雷线以
及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架设避雷线以及架设耦合地线、加装招弧角、采用避雷针、加装塔杆拉线,加强35kV输电线路绝缘等几种常见的防雷保护措施。
四、安装防雷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的接地,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不同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以及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对雷电防护的需求,目的是为了减少当前射线通过接地装置的地电
位升高。
从物理过程上来说,有两个防雷接地和前两个有所不同,一个是幅度很
大的雷电流,第二个是等效频率的雷电流高。
雷电流的幅值增大,会加大电流密度,从而增加了电阻的电场强度,土壤在接地体是特别重要的。
如果此时电场强
度超过击穿场强的土壤,土壤在接地系统本地火花放电发生,使土壤电导率增加,接地电阻降低。
因此相同的接地装置的电流作用下的高振幅的影响,其接地电阻
小于工频接地电阻。
这种效应被称为火花效应。
与此同时,等效频率交稿的雷电流,会增加接地体本身的影响,阻碍电流电
感接地体远端循环,对于长度更长的接地体影响更大。
结果会使接地体没有得到
充分利用,使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大于工频接地装置阻力。
这称之为电感影响。
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通过是在杆塔的底部或是下部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杆塔的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防雷接地装置性能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杆塔的电阻会被要求降到最低,然后干他的电阻值就会随之升高,如果输电线路被架设在电阻值较低的地区,在接地体的结构选取方面,就应该选取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一些电阻值较高的地区,就要采取一些手段降低阻值。
结语:提高电网的防雷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也是为了整个输电系统的全局发展,所以,在制定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策略时,一定要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不仅仅要提高设备的防雷效果,还要不断提升防雷技术水平,进而才能够保证35kV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蔡燕慰.探讨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策略[J].大科技,2016(6).
[2]杨昌坚.35kV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防雷保护的研究与探讨[J].消费电子,2013(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