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测试卷I(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测试卷I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对下列物质溶于水时破坏的作用力描述错误的是()
A.氯化钠,破坏了离子键
B.氯化氢,破坏了共价键
C.蔗糖,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
D.二氧化碳,没有破坏作用力
2.常温下,下列有关醋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H=5.6的由CH3COOH与CH3COONa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B.将pH=a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C.等体积pH=a的醋酸与pH=b的强碱溶液恰好中和时,a+b=14
D.浓度均为0.1 mol-1的CH3COOH溶液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OH-)=c(H+)+c(NH)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态硅原子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4.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间室Cl﹣移向左室
B.X气体为CO2
C.处理后的含硝酸根废水pH降低
D.电路中每通过1 mol电子,产生标准状况下氮气的体积为2.24L
5.下列涉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合理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6.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
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16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
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8.下列微粒对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几乎不产生影响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9.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D.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10.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类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
D.利用盐析、过滤可将蛋白质和NaCl溶液分离
11.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正极有O2逸出
C.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D.铜片上有H2逸出
12.食用醋中含有乙酸。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为C2H4O2
B.分子式为CH3COOH
C.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为羧基
D.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13.下列装置中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
B.
C.
D.
14.下列常见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使溴的CCl4溶液反应褪色的是() A.甲苯
B.
C.植物油
D.CH3COOH
15.食品化学家
A.Saari Csallany和Christine Seppanen说,当豆油被加热到油炸温度(185℃)时,会产生下图
所示高毒性物质,许多疾病和这种有毒物质有关,如帕金森症。

下列关于这种有毒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最多可以和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5O2
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D.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由辉铜矿制取铜的反应过程为:
2Cu2S(s)+3O2(g)=2Cu2O(s)+2SO2(g)△H=﹣768.2kJ•mol﹣1,
2Cu2O(s)+Cu2S(s)=6Cu(s)+SO2(g)△H=+116.0kJ•mol﹣1,
请写出Cu2S与O2反应生成Cu与SO2的热反应方程式:.
(2)氯化铜溶液中铜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c(Cl﹣)的关系如图1.①当c(Cl﹣)=9mol•L﹣1时,溶液中主要的3种含铜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②在c(Cl﹣)=1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含铜物种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3)电解Na2HPO3溶液可得到亚磷酸,装置如图2
(说明: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反应
(1)Ca(HCO3)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HCO3)2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

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生成CO。

(1)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在________极发生反应(填“正”或“负”),电池中放电过程中溶液pH将_____(填“下降”、“上升”或“不变”);若有16克甲醇蒸气被完全氧化产生电能,并利用该过程中释放的电能电解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假设能量利用率为80%,则将产生标准状况下氧气________L。

(3)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

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

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

以丁烷代表汽油。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9.如图1为某套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加热装置和部分药品等已经省略(装置①和装置②为气体发生装置)。

(1)甲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在A、B间增加一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制备NO2并验证其性质。

装置①用于实验室制备NH3,用装置②制备过量O2。

A装置中相应药品在催化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且越接近U型管底部颜色越浅,请解释原因。

(2)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合成SO3,B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的固体出现.C中若盛放K2Cr2O7溶液,则在C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生成物中Cr以Cr3+形式存在);现欲制得纯净干燥的SO3,若C中盛放NaOH溶液,则此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应如何改进(从下面给出的实验装置中选择字母标号补充或替换,并用简要文字说明)
(3)丙同学采用图3所示装置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装置①、装置②分别制NO和NH3),将上述装置A、B、C分别换成下列⑤、⑥、⑦。

请回答:装置⑦的作用可能是;若进入装置⑤的NO共2688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016mL N2,则NO的转化率是(能正确表达出计算过程即可)
20.对硝基甲苯是医药、染料等工业的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它常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通过甲苯的硝化反应制备。

一种新的制备对硝基甲苯的实验方法是:以发烟硝酸为硝化剂,固体NaHSO4为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CCl4溶液中,加入乙酸酐(有脱水作用),45℃反应1 h 。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分别用5% NaHCO3溶液、水洗至中性,再经分离提纯得到对硝基甲苯。

(1)上述实验中过滤的目的是。

(2) 滤液在分液漏斗中洗涤静置后,有机层处于层(填“上”或“下”);放液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3) 下列给出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甲苯硝化反应影响的实验结果。

①NaHSO4催化制备对硝基甲苯时,催化剂与甲苯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由甲苯硝化得到的各种产物的含量可知,甲苯硝化反应的特点是。

③与浓硫酸催化甲苯硝化相比,NaHSO4催化甲苯硝化的优点有
_、。

21.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

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

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Fe(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
明,Cl2和Fe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Mn,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

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Fe>Mn。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在一定条件下,有a L O2和O3的混合气体,当其中的O3全部转化为O2时,体积变为1.2a L,求原混合气中O2和O3的质量百分含量。

23.Na2SO3·7H2O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Na2SO3在30℃时的溶解度为35.5 g/100 g H2O。

(1)计算30℃时Na2SO3饱和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

(保留2位小数)
(2)计算30℃时271 g Na2SO3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3)将30℃的Na2SO3饱和溶液271 g冷却到10℃,析出Na2SO3·7H2O晶体79.5 g,计算1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

24.将46 g金属钠和54 g金属铝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到5.0 L溶质仅为偏铝酸钠的溶液。

计算:
(1)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氯化钠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正确;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克服的是共价键,正确;C、蔗糖溶于水,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正确;D、二氧化碳溶于水,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错误。

2.【答案】C
【解析】CH3COOH为弱酸,与pH=b的强碱溶液恰好中和时,a+b>14,C错误。

3.【答案】A
【解析】
4.【答案】C
【解析】该原电池中,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右边装置中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左边装置电极是负极,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X,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
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Cl﹣移向负极室左室,正确;
B.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X气体为CO2,正确;
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氢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酸性减小,溶液的pH增大,错误;
D.根据2NO3﹣+10e﹣+12H+=N2↑+6H2O知,电路中每通过1 mol电子,产生标准状况下氮气的体积==2.24L,正确.
5.【答案】C
【解析】A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2++2ClO-+2SO2+2H2O===CaSO4↓+2Cl-+4H++SO;B中的化学方程式正确;C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C中评价正确;铝不能直接溶解在碳酸中,D评价错误。

6.【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石墨烯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ZnO@石墨烯电
极为阴极。

阳极接电源正极,电势高,阴极接电源负极,电势低,故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高,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CO2+2H++2e-===CO+H2O,A项正确;将阴、阳两极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反应式为CO2+H2S===CO+H2O+S,B项正确;Fe3+、Fe2+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A、核电荷数为16,正确;B、核外电子层数为3,正确;
C、为硫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D、最外层为6个电子,
容易得到2个电子,错误。

8.【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分别为H+、Na+、Al3+、HCO,H+、Al3+、HCO均与NH3·H2O NH
+OH-中的OH-反应,只有B选项符合。

9.【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的信息,结合原电池等工作原理,原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锌失电子的过程,所以b是负极,a是正极.
A、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还起到隔膜的作用,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正确;
B、原电池的两极反应中,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Zn﹣2e﹣=Zn2+,正确;
C、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接,即电极a连接电源的正极,错误;
D、放电时,右侧生成的锌离子移向左侧,左侧溴单质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溴离子,所以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正确.
10.【答案】B
【解析】A项中淀粉、油脂、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正确;B项中的多糖、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糖类中的单糖、低聚糖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项中的氨基酸可与盐酸反应,也可与氢氧化钠反应,正确;D项中蛋白质可以发生盐析而凝聚,而氯化钠不能,所以可用盐析、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正确。

11.【答案】D
【解析】A.该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B.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氢气,错误;C.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锌片流向铜片,错误;D.Cu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氢气逸出,正确.
12.【答案】C
【解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COOH),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C===O)。

13.【答案】D
【解析】A、氢氧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错误;
B、铜锌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错误;
C、铁锌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错误;
D、用电源电解氯化铜溶液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为电解池,正确.
14.【答案】C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只有植物油能与溴发生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本题答案为C。

15.【答案】B
【解析】分子结构中有1个,1个,因此可和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由所给结构式知其分子式为C9H18O2,B不正确;分子结构中有碳碳双键、醛基、羟基三种官能团,C 正确;组成元素中有氧元素,应属于烃的衍生物,D正确。

16.【答案】(1)①Cu2S(s)+O2(g)═2Cu(s)+SO2(g)△H=﹣217.4KJ/mol;
(2)①c(CuCl2)>c(CuCl+)>c(CuCl3﹣);
②Cu2++Cl﹣═CuCl+;
(3)①4OH﹣﹣4e﹣=2H2O+O2↑;②HPO32﹣+2H+=H3PO3.
【解析】(1)①2Cu2S(s)+3O2(g)═2Cu2O(s)+2SO2(g)△H=﹣768.2kJ•mol﹣1,
②2Cu2O(s)+Cu2S(s)═6Cu(s)+SO2(g)△H=+116.0kJ•mol﹣1,
据盖斯定律(①+②)÷3得:Cu2S(s)+O2(g)═2Cu(s)+SO2(g)△H=﹣217.4KJ/mol;(2)①在c(Cl﹣)=9mol•L﹣1处,做一条平行与纵轴的虚线,可见溶液中主要含铜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uCl2)>c(CuCl+)>c(CuCl3﹣)>c(Cu2+)>c(CuCl42﹣);
②从图上可见,在c(Cl﹣)=1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主要是Cu2+与Cl﹣结合生成CuCl+,
方程式为:Cu2++Cl﹣═CuCl+;
(3)①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②产品室中HPO32﹣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亚磷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PO32﹣+2H+=H3PO3.
17.【答案】(1)Ca2++HCO+OH-===CaCO3↓+H2O
(2)Ca2++HCO+OH-===CaCO3↓+H2O
【解析】
18.【答案】(1)2CH3OH+3O2+4OH-―→2CO+6H2O
(2)负下降13.44 L(3)O2+4e-===2O2-(4)负
【解析】(1)该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由下列二式合并得到:2CH3OH+3O2―→2CO2+4H2O,CO2+2OH-===CO+H2O。

(2)燃料电池中可燃物被氧化作负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建立关系式:
2CH3OH~3O2
64 g67.2 L
16 g×80%x解得x=13.44 L
19.【答案】(1)4NH3+5O24NO+6H2O 因为2NO+O2=2NO2,2NO2(红棕)⇌N2O4(无色),正反应是放热反应,U型管底部的温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NO2浓度降低,颜色变浅(2)Cr2O72-+3SO2+2H+=2Cr3++3SO42-+H2O 将e、m依次连接在B、C之间或将C装置换成;(3)吸收未反应的NO×100=90%;
【解析】(1)氨气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氨气中-3价的氮被氧气氧化成-2价的一氧化氮中的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生成的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二氧化氮为红棕色,二氧化氮会转化为无色的四氧化二氮,反应方程式为2NO2(红棕)⇌N2O4(无色),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U型管底部的温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NO2浓度降低,颜色变浅;(2)K2Cr2O7中的铬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价的硫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铬变为产物中的+3价铬,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变为产物中+6价的硫,反应方程式为Cr2O72-+3SO2+2H+=2Cr3++3SO42-+H2O,欲制得纯净干燥的SO3,需用浓硫酸干燥需选e,不能选f,然后用m收集,将e、m依次连接在B、C之间或将C装置换成f;(3)一氧化氮与二价铁形成配位键,溶液中淡绿色的二价铁变成棕色的一氧化氮配合物,反应为FeSO4+NO=Fe(NO)SO4,根据反应6NO+4NH3═5N2+6H2O计算,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
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6NO+4NH3═5N2+6H2O 6mol
5mol V2016mL V=,则NO的转化率为×100%=90%。

20.【答案】(1)回收NaHSO4
(2)下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未打开
(3)①0.32 ②甲苯硝化主要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③在硝化产物中对硝基甲苯比例提高催化剂用量少且能循环使用
【解析】(1)NaHSO4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因此反应后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回收NaHSO4;
(2)CCl4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分液漏斗里的液体放不下来,除了分液漏斗堵塞,还有可能是分液漏斗上口活塞未打开;
(3)①从题给数据分析,当催化剂与甲苯的比例为0.32时,总产率最高且对硝基甲苯的含量最高;②从题给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以何种比例反应,产物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③用NaHSO4做催化剂的优点是在硝化物中对消极甲苯的比例提高、同时催化剂能循环使用。

21.【答案】(1)①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③Cl2+2OH-===Cl-+ClO-+H2O
(2)①ⅰ.Fe3+4Fe+20H+===4Fe3++3O2↑+10H2O
ⅱ.排除ClO-的干扰
②>溶液酸碱性不同
③理由:Fe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Fe3+和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Mn的颜色。

方案: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解析】(1)①KMnO4被HCl还原为MnCl2,HCl被氧化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应在装置B中装入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混在Cl2中的HCl。

洗气时,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

③过量的KOH还能与Cl2发生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KOH===KCl+KClO+H2O。

(2)①ⅰ.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有Fe3+生成,不能判断Fe
一定与Cl-发生了反应,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K2FeO4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会快速产生
O2,Fe会与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O2,离子方程式为4Fe+20H+===4Fe3++3O2↑+10H2O。

ⅱ.用KOH溶液洗涤可除去混在C所得固体中的ClO-。

②碱性条件下,氧化性Cl2>Fe;而在酸性条件下,Fe的氧化能力增强,氧化性
Cl2<Fe。

由此可见,两者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主要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22.【答案】w(O2)=50%,w(O3)=50%
【解析】解法一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化学式的系数比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体积之比。

设混合气体中O3占x L,则O2为(a-x)L
2O3=== 3O2
2 L
3 L
x L (3/2)x L
(3/2)x+(a-x)=1.2a,解得x=0.4a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n(O3)∶n(O2)=V(O3)∶V(O2)=0.4a∶0.6a=2∶3,w(O2)=
×100%=50%,w(O3)=1-50%=50%。

解法二差量法
2O3===3O2ΔV
2 3 3-2=1
x1.2a-a=0.2a
所以x=0.2a×2=0.4ª
以下解法同解法一。

23.【答案】(1)30℃时Na2SO3饱和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0.26 (2)30℃时271 gNa2SO3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200 g
(3)1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9.5 g
【解析】(1)根据Na2SO3的溶解度,ω(Na2SO3)=≈0.26;
(2)271 g饱和溶液中,假设其含有的溶剂质量为x,则,解之得:x=200 g;
(3)冷却溶液后,析出晶体79.5 g,根据其晶体Na2SO3•7H2O的组成,其中含有水和亚硫酸钠为:m(Na2SO3)=79.5 g×=39.75 g,m(H2O)=79.5 g-39.75 g=39.75 g,10℃时Na2SO3的质量为271 g-
200 g-39.75 g=31.25 g,10℃时H2O的质量为200 g-39.75 g=160.25 g;假设10℃时Na2SO3的溶解度为y,解得y=19.5 g。

24.【答案】(1)89.6 L(2)0.4 mol·L-1
【解析】n(Na)=2 mol,n(Al)=2 mol。

2Na+2H2O===2NaOH+H2↑
2 mol 2 mol 22.4 L
2Al+2H2O+2NaOH===2NaAlO2+3H2↑
2 mol 2 mol 2 mol 67.2 L
(1)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L+67.2 L=89.6 L。

(2)得到的溶液为NaAlO2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