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为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部结构施工和使用。

针对某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其钻
孔桩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和钻孔、钢筋
笼制安、导管安装与混凝土灌注几个重要环节,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施工
1、桩基础施工简述
桩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过程的基础,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

如果桩基础
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分析,对于建筑工程有重要意义。

桩是具有特定刚性和弯曲能力的力传递构件,有
比其自身的长度小得多的截面尺寸,桩基大多由埋设在基础底板中的多个“桩”共
同作业构成承台基础。

根据在土层不同的受力情况,桩基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是穿过较软土层达到深层岩石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靠桩端来承载;摩擦桩是设置在软弱土层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由桩端承载和桩侧与土之间的
摩擦力共同作业,从而能有效地满足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和沉降的各种要求,可以
充分发挥桩基本身的作用和特色。

通过桩地基工程的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混
凝土灌注桩两种类型。

2、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共包含4栋住宅楼,设1层地下室,连体,4栋建筑均采用
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1#楼钻孔桩的桩径为700cm,桩长62m,桩数125根;
2#楼钻孔桩的桩径为700cm,桩长62m,桩数88根;3#楼钻孔桩的桩径为
600cm,桩长57m,桩数135根;4#楼钻孔桩的桩径为600cm,桩长57m,桩数138根;地下室部分的钻孔桩,桩径分600cm和700cm两种,其中,600cm钻孔
桩桩长57m,桩数248根,700cm钻孔桩桩长62m,桩数47根。

以上所有钻孔
桩所用混凝土均为C35混凝土,总方量为17106m3。

现围绕该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钻孔桩施工的技术要点作如下深入分析: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护筒埋设
(1)护筒由钢板加工制作而成,为保证其刚度,避免发生变形,钢板的厚度应达到20mm,同时还要在其上下两端与中部外侧进行加强筋的焊接。

(2)钢护筒的内径需要比桩径略大,具体内径以钻孔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

(3)钢护筒
的高度应与地面保持相平。

(4)钢护筒的中心线应和桩中线保持重合,平面偏
差不能超过30mm,倾斜度不超过1%。

(5)钢护筒连接部位要求钢护筒中没有
突出物,且应防止漏水、抗拉和抗压。

(2)3.2钻机就位与钻孔
准备工作完成,并桩位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钻孔。

开钻时,相邻桩的
混凝土实际强度应达到要求,以免钻孔对相邻桩造成影响。

开钻后,缓慢开启钻盘,在孔口周围的泥土经挤压达到密实后,方可开始钻进。

钻孔时应认真做好相
关记录,如果钻孔时遇到块石、泥浆或粘土,应对泥浆的实际含砂率、比重与粘
度进行检查。

钻孔中应通过捞渣来判断地质条件是否和设计报告相符,如果两者
有较大的出入,应立即向现场监理人员报告。

钻孔施工必须保持连续,中途不允
许发生中断。

3.3清孔
清孔要为后续混凝土的灌注奠定良好基础,保证孔深量测的准确性,使灌注
能够顺利完成。

完成清孔后,由监理工程师认真检查泥浆性能指标。

清孔施工质
量控制需要以施工图设计提出的要求进行,完成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能超过50mm。

3.4钢筋笼制安装
钢筋之间的连接方法以电弧焊为宜。

根据相关规范,焊条应有齐全的质量保
证书与合格证。

电弧焊主要包含三种,即电焊、单面焊与双面焊,如果采用双面焊,则焊缝的长度要达到钢筋直径5倍以上,而如果采用单面焊,则焊缝的长度
要达到钢筋直径10倍以上。

钢筋笼加工制作需在现场实施,由于桩长较大,所
以应分段进行制作,每段的长度为9m。

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钢筋笼的主筋应保
持平直,且箍筋保持圆顺,位置和尺寸都准确无误,数量满足设计要求。

主筋和
箍筋之间的连接应牢固,箍筋的焊接方法为点焊为宜。

在安装过程中,钢筋不能
发生变形,施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严格的培训[1]。

在对钢筋笼进行下放的过程中,注意防止在起吊和搬运时产生变形。

将每段钢筋笼吊放到钻孔当中,在连接钢筋
笼的过程中,上节钢筋笼必须吊直,以保证整个钢筋笼实际垂直度。

不同分段上
的主筋,采用单面焊的方法连接,接头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错开布置。

在一段钢
筋笼如孔之后,将其固定于钻孔口,下放时,如果遇到阻碍,可对钢筋笼进行缓
慢的旋转,不可强行下放,避免钻孔内壁发生变形。

3.5导管安装
导管的内径按300mm控制,在下放之前做好水密性试验和抗拉试验,以确
定导管的水密性与抗拉能力能否达到要求,完成试验后,对导管进行编号,使后
续拼接严格按照编号进行[2]。

在下放导管的过程中,需要使其处在钻孔的中心,
轴线保持垂直,平稳的下放,避免和钢筋笼发生卡挂,同时要在灌注开始前做好
升降试验,并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开始下一道工序的
施工。

对于导管底部和孔底标高之间的距离,应按照0.25~0.40m的范围严格控制。

3.6混凝土灌注
(1)为使灌注施工能够顺利完成,在灌注开始前,应先对首批方量进行计算。

在灌注的过程中,应由同一人进行下令实施灌注,实际的灌注速度应做到循序渐进,第一次埋设导管时,其深度应达到1m以上。

完成第一批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后,连续不断的灌注。

灌注时,导管实际埋深应始终处于2~6m范围内。

(2)混凝土采用专门的运输车进行运输,将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采用料斗和导管实施
灌注。

但在灌注前,要对其坍落度与均匀性进行检查,若不满足要求,应实施二
次拌和,如果完成二次拌和依然无法满足要求,则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

(3)
灌注施工中,要经常性对钻孔中的混凝土液面实际高度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
果对导管的埋深进行调整。

灌注至混凝土顶面和钢筋骨架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m 后,减慢灌注的速度[3]。

待混凝土上升至钢筋骨架底部4m以上后,开始对导管
进行提升,确保导管的底口始终比骨架的底部高出至少2m。

(4)灌注时,需将
钻孔中溢流处的泥浆及时引流到周围适当的地点进行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灌注完成后,桩顶实际标高需要比设计要求高,对于高出的部分,应在混凝土
实际强度切实达到要求后将其凿除,在凿除的过程中,应避免桩身被损毁。

在上
拔钢护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桩头的混凝土产生离析。

在混凝土灌注即将结
束时,需要对实际灌入量进行核对,以此确定实际灌注高度能否满足要求[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层与
超高层建筑,把控好相关技术要点,是保证桩基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所在。

目前该工程桩基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查桩基施工质量合格,对施工技
术要点的把控严格,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邓洲华.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9(17):76.
[2]时超.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9):145.
[3]林燕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9(08):102+104.
[4]陈永康.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4):2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