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本_北美洲(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洲(一)
学习目标
□能了解北美洲自然环境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能了解美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
美国和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稳定的政治环境,提供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而伴随着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影响力,更让美国文化与企业在国际上无往不利,迅速成长。
第一节自然环境
北美洲东、西分别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滨北极海,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墨西哥湾、格兰河和中南美洲相邻。
大陆轮廓北宽南窄,略似倒三角形,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大致上东以五大湖,西以49°N为界。
一、地形
北美洲地形上东西部不同(图13-2),一般可分为三区:
□1东部低山地盾区:加拿大地盾包括哈得孙湾外围及东缘的拉布拉多高原,此区为古老结晶岩陆块,区内地表大致平坦;南缘的阿帕拉契山脉则为古褶曲山脉,地势平缓。
此区曾受第四纪大陆冰河侵蚀作用的影响,如冰河侵蚀所形成的五大湖(图13-1);阿帕拉契山脉因冰河侵蚀,留下许多U 型通谷,如摩和克河即为冰蚀通谷。
□2中部低地平原区:因受第四纪大陆冰河(图13-1)及河流冲积影响,形成地势低平的平原带。
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冰碛土。
平原中南部为外洗平原、风积黄土和冲积平原。
▲图13-1北美洲第四纪冰河覆盖范围
□3西部高山、高原、盆地区:此区为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聚合而成的新褶曲山地,造
山运动在此推挤出多座雄伟的高山,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主体有落基山脉,太平洋沿岸有海岸山脉,中间则有喀斯开山脉与内华达山脉。
山脉之间夹有哥伦比亚熔岩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和大盆地、大盐湖盆地等(图13-2),美国及加拿大有许多国家公园即座落在本区(照片13-1、13-2)。
▲图13-2北美洲地形图(含美国的夏威夷州)
▲照片13-1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此区以旺盛的后火山活动闻名,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
▲照片13-2加拿大冰河国家公园。
此国家公园以保存了400 多条冰河而得名。
二、气候
北美洲的纬度介于25°N~83°N之间,温带、寒带气候广布;北部受冷气团及温带气旋的影响,南部则受暖气团及热带气旋的影响,加上地形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导致中部平原气候多变化,沿海地区则受洋流的影响,其气候呈现多样风貌(图13-3)。
▲图13-3北美洲气候与洋流分布图
□1北部:寒带气候包括北极海沿岸的极地苔原气候,以及向南达五大湖地区的副极地气候,此区冬季长而严寒。
□2东部:东北岸地区受到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为冷湿多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南岸则
受到大西洋热带海洋暖气团所带来的暖湿东南风及墨西哥湾流的共同影响,形成夏雨型暖温带气候。
□3西部:西北岸受到西风和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山地迎风侧降水量甚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照片13-3)。
西南岸则受到副热带高气压、西风带季移,以及加利福尼亚凉流的影响,夏干冬雨,呈现温带地中海型气候特性。
▲照片13-3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Olympic National Park)的温带森林。
暖湿的海洋性气候孕育出温带森林,因全年气候温和湿润,树木并未休眠落叶,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群落。
□4中部:北美洲西侧海岸山脉东部到平原西部地带,因西风带来的水气受高山阻挡,而于背风侧形成少雨的温带干燥气候(照片13-4),沙漠东缘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则为温带半干燥气候。
落基山脉因地势较高,具高地气候的特性。
北美洲中部低地平原的降水量略少,属夏雨冬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图13-4)。
此区也是冬季大陆冷气团与夏季海洋暖气团的移动通道,天气变化较剧烈。
春、夏季节气流升降猛烈,常有龙卷风(tornado)发生,造成局部风灾;夏季南部常受飓风(hurricane)侵袭;冬季北部受冷气团南下的影响,则常伴随出现大风雪。
▲照片13-4美国拉斯韦加斯的沙漠。
因位居西风背风侧而降水量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图13-4北美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整体而言,北美洲地处中纬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量适中,加上广大的平原与肥沃的土壤,提供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学生活动13-1北美洲的自然灾害
图13-5 为北美洲自然灾害分布的情形。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3-5北美洲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狄克西巷」(Dixie Alley)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各州,晚冬及早春易发生龙卷风,水气来自墨西哥湾。
1.请将图13-5 的各种自然灾害与照片●~●做配对。
2.请问威胁北美洲西岸的灾害,其形成原因为何?
3.美国中部平原区的龙卷风及沿岸的飓风灾害频繁,其形成的原因与该区的哪项自然环境要素有关?
第二节农业生产
北美洲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地广人稀、周边两大渔场的优越位置、先进的农业科技
及政府的支持与保护等条件,促成农牧业、林业、渔业的发展。
北美洲中部地形平坦与地广人稀的条件,致使农民引进机械耕作以节省人力。
为简化耕种作业及降低机械维护成本,农民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以最适合当地环境的单种作物来耕种。
农场采大规模经营、机械化耕作及科技化农业,使大量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图13-6),所以农民非常重视运销作业与市场动态。
农产品分别内销及外销,成为商业性的产品(表13-1),因而促成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农牧业呈带状分布(图13-7)。
▲图13-62007 年美国农地规模分布与农产品产出比例图
延伸学习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199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测(RS)等技术应用的发
展(图13-8),精准农业已成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
一种现代农业生产形式。
首先以链接GPS 的装置在农地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不
同地块的养分含量,分辨率可达1 ~3 公尺。
技术人员按照每一地块的条件,进行定位、定量的施肥
和播种。
GPS 也可安装在联合收割机,并配置相连的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收割机工作时可自动记录每
平方公尺农作物产量、土壤湿度和养分等数据。
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农场进行精准农业的试验,发
现GPS 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提高约30 %,且减少了化肥量,提高经济效益。
▲图13-8精准农业的运作系统
▼表13-1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销售比例
单位:%
内销外销占世界
小麦57.8 42.2 7.6
玉米86.9 13.1 35.8
大豆53.1 46.9 33.5
棉花30 70 13.7
▲图13-7北美洲第一级产业分布图
●1美国加州中部谷地园艺蔬果区
此区气候温和,灌溉系统发达,以生产蔬果为主。
●2美国西部高原区的放牧业
牛、羊以天然牧草为食,牛皮、羊
毛及肉类成为此区主要的出口产
品。
●3商业性林业
温带落叶林与寒带针叶林的树种单纯,适合机械化砍伐,使美国与加拿大成为世界重要原木出口国。
●4加拿大渔业
加拿大三面临近大洋,内陆湖泊广布,渔业发达,其中纽芬兰岛(Newfoundland I.)东南方的西北大西洋渔场,拥有大陆浅滩、寒暖流交会等条件,为著名渔场。
另外,发达的远洋渔业使加拿大成为世界重要的渔产出口国。
●5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区的酪农带气候湿冷土地贫瘠,无霜期短,不宜耕种,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也利于乳牛增加泌乳量,故农民以人工牧草与饲料作物饲养乳牛,发展酪农业。
此外,因接近都会带,此区多以鲜乳为主要出产品。
●6美国玉米带
农民种植玉米饲养牲畜或作为现金作物,实行轮耕,属于混合农业。
近市场的以饲养猪只为主,远离市场的则饲养牛羊。
此外,西部放牧业牛只在屠宰前会送至此区加肥。
●7美国棉花带
美国南部气温高,早期棉花种植需要大量劳力,故从非洲引进黑人弥补劳力不足,但现今大多改为机械化耕作,且棉花带已渐次向西移动。
●8美国中部与加拿大小麦带
干冷的气候适合小麦生长,依冬温的高低及播种季节区分:北部为春小麦带,南部则为冬小麦带。
美国专业化及机械化农业透过大量高耗能(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等)的投入,维持系统的产出,包括犁耕、播种、施肥、喷药(照片13-5)、灌溉(照片13-6)、交配育种、饲料制造、防疫及运输等,皆外包委托给专业公司,有效提高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照片13-5农民将大规模农地的喷药任务交由专业的农药公司处理。
▲照片13-6美国西部使用地下水的中心轴圆形灌溉,形成圆形的农田。
美国农牧业发展产生许多问题,如区域专业化使农牧产品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美国也透过政经实力向各国推销农牧产品,但对农牧产品的补贴引发争议;环境方面,如肥料与农药不当施用、有毒物质长期残留、作物生长环境劣化及病原透过包商快速扩散到各大牧场等情况。
统整大挑战2北美洲自然景观带
一、目标:能比较北美洲形成自然景观带的气候差异、辨识自然景观带、了解自然景观带与
农业利用的关联性。
二、概念:气候、自然景观带、第一级产业。
三、操作步骤
1.取假想大陆北半球约30°N 到北极圈的范围。
2.将行星风系和洋流系统填在相对应的位置。
3.考虑大陆内部地形:是否有高大的南北走向或是东西走向的山脉。
四、作业
图13-9 北美洲的自然景观呈现纬度、经度分带性的特色。
1.请同学将图13-9 中●~●代号代表的自然景观名称及相对应的照片●~●代号填入空格中。
自然景观名称照片代号
●1
●2
●3
●4
●5
●6
●7
▲图13-9北美洲自然景观带分布图
2.参考上列●~●自然景观的照片,并依经度、纬度分带性回答下列问题:
(1)图13-9 以40°N 区分,自然景观由西向东的排列属于何种分带性?为什么?
(2)以90°W 由南而北的自然景观带,其排列属于何种分带性?为什么?
3.试比较●、●自然景观的照片,其气候形成的差异为何?
4.北美洲小麦带、放牧带、商业性林业分布在图13-9 的哪些自然景观带中?
第三节工矿业与经贸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农、矿资源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外(见P.212图13-11),透过早期与近代移民技术的贡献,投入研发人才及资金,使美国的电子信息、航空、电力、化学等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且石化、煤炭、钢铁、汽车、造船等工业部门也相当发达。
其中美国相关信息工业、通讯产业的研发、创新、品牌,在全球皆极具影响力。
此外,美国本土未受两次世界大战战火的直接波及,且自由开放的资本主义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上雄厚的资本、优越的科学技术与人才教育、便捷的交通运输、强大的政治影响力,造就美国大型企业向外国发展的基础。
▲图13-11北美洲矿业和工业分布图
●1美墨边界合作区
墨西哥于1960 年代宣布与美国边
界19 公里内设立边界合作区,基于墨西
哥廉价的劳力和免关税的诱因,吸引许多
美国和国际跨国企业前往投资,其占墨
西哥出口值30 %以上,大多以电子、纺
织、家具、皮革、玩具的制造或组装为主。
▲墨西哥华雷斯城的加工制造工厂
传统工业区(锈带,rust belt)
●2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谷地工业带
在阿帕拉契山煤田、苏必略湖铁矿、五大
湖及圣劳伦斯河水道的基础下,发展钢
铁、汽车、机械等工业,如匹兹堡有钢都
之称,底特律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芝加哥是美国中部水陆运输的转运都市;
加拿大的精华区和工业区在五大湖、圣劳
伦斯河航道两侧,发展出许多工业都市,
如多伦多、蒙特利尔等。
▲美国匹兹堡钢铁工厂
传统工业区(锈带,rust belt)
●3大西洋沿岸工业带
分布在美国波士顿到巴尔的摩沿岸狭长
地带。
此区殖民最早、交通便捷、都市化
及工业化程度高,早期以水电发展轻纺织
等传统工业,现为纺织、食品、造船、钢
铁、电子等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是此工
业带最大的港口与工业都市,透过哈得孙
—摩和克河谷地优势与伊利运河的连通,
纽约也成为五大湖地区和中西部对外贸
易的门户。
▲美国纽约港
新兴工业区(阳光带,sunny belt)
●4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能源由煤转换为石
油,加上加州于1920 年代发现石油,于
是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开始发展。
北起西
雅图,南至圣地亚哥,是美国的新兴工业
带。
洛杉矶和西雅图为飞机制造中心,其
中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中心之一;旧金山
为金融中心,附近的硅谷则为世界重要的
信息工业中心。
▲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飞机工厂
新兴工业区(阳光带,sunny belt)
●5墨西哥湾沿岸工业区
此区为新兴工业区,包括墨西哥湾的石油
工业所发展的石化业,以及弗罗里达的肯
尼迪太空中心和得克萨斯的休斯敦所发
展的原子能、太空开发等产业。
▲美国休斯敦太空中心
延伸学习页岩油气─美国能源新发展
油页岩(照片13-7)经过破碎、筛选、加热后,使有机质分解生成油气,油气再冷却凝结,形成页岩油和页岩气。
页岩油类似石油,经过提炼,可以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与石油有相同的作用。
▲照片13-7油页岩。
是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岩,其有机质是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成油物质,俗称「油母质」(kerogen)。
全球页岩油气储量虽多(表13-2),但碍于技术、资金与成本等考虑,目前仍是以美国、加拿大有着为数最多的钻机数量与普及的水平钻井开采技术,相较其他国家占尽开发优势。
美国页岩油开采已降低对海外原油的需求,有鉴于西亚区域情势充满许多不稳定风险和潜在威胁,正寻求降低对该区域原油的依赖,以分散油源供应的战略需求。
▼表13-22012 年全球页岩油、页岩气储量前10 名国家
页岩油单位:10 亿桶。
页岩气单位:兆立方英尺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
国家俄罗
斯
美国中国
阿根
廷
利比
亚
澳洲
委内
瑞拉
墨西
哥
巴基
斯坦
加拿
大
全球
页岩
油
75 58 32 27 26 18 13 13 9 9 345 国家中国阿根阿尔美国加拿墨西澳洲南非俄罗巴西全球
廷及利
大哥斯
亚
页岩
1,115 802 707 665 573 545 437 390 285 245 7,299 气
延伸学习加拿大的经贸发展
加拿大早期以自然资源出口为主,近期则转以第二级、第三级产业为经济成长的引擎。
加拿大与美国相连,经济中心均位于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因语言相同、交通相连,使得加拿大成为美国经济体的延伸,许多工厂的资金和技术均来自美国。
美国与加拿大在1989 年自由贸易协议(FTA)和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包括墨西哥)签订后有密切的经贸合作,例如:加拿大每年将近有80 %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铀与电力)与产品出口到美国,使美国成为加拿大重要的贸易伙伴。
加拿大也是世界主要矿业国之一,金、铜、铅、焦油砂(照片13-8)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制造业以汽车零件、采矿、机械、石化等最为重要。
▲照片13-8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的焦油砂开采
学生活动13-2美国工业区及工业都市特色
图13-10 为美国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都市分布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3-10美国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都市分布图
1.请说明图13-10 ●~●工业区何者分属于阳光带、锈带?
2.图13-10 哪一个工业区的设立对于美国加入NAFTA 后,可降低工资,并进一步采取全球布局?
3.近年来美国几乎所有的大都市都面临着失业率上升的压力,不过财经杂志富比世(Forbes)最近比较了全美50 大都会区的就业数据,找到了10 个最感受不到经济衰退压力的都市。
在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趋势下,受惠最大的都市应该多位在图13-10 ●~●哪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