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说课稿大家好:
我现就我执教的《幸福是什么》一课进行说课。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主题是“中外童话”,本组学习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魅力。
《幸福是什么》是第二篇童话,这篇童话主要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
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二、说目标
因为《幸福是什么》是本组的第二篇童话,前面已学习了讲读课文《巨人的花园》,学生对童话的语言和表达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基于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
2、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童话语言,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体会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品味童话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感悟身边的幸福。
三、说教法学法
因为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加之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上一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重点事例、重点句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探究幸福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六大环节:
(一)激趣导入,感受幸福
开课伊始,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由歌曲导入,把音乐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然后导语引起学生对幸福是什么的探究欲望。
(二)初读感知,了解幸福
这个环节我先让孩子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且用上大屏幕上的词语。
让每组6号同学读词语,每组3号同学用上“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句式简说课文内容)其旨在于,既对字词进行了检查,又让他们简说了课文内容,一举两得,并能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接着,抛出问题:独学:幸福到底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
案吗?学生边读边画,必然明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并相机板书“劳动义务有益”。
”我顺势引导孩子们理解“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在此,我总结童话的特点:讲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并副板书:明白道理。
(三)交流表演,理解幸福
本环节,我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文中哪些事例能体现幸福要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并找出三个青年各自的做法划下来,让他们小组同学交流感受,然后小组分角色合作演一演童话故事。
(学法指导:先读课文---再划句子---然后交流---最后表演)(读书方法:边读边画)
此环节,是为了再次走入文本,加深对三个牧童对幸福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品读:(十年前的一件事,十年后的三件事。
然后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评议表演好在哪里,提出建议。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深刻地走入文本,抓重点词,品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加深对人物对话的理解,了解童话语言的魅力,并且理解三个青年十年前和十年后分别对幸福的理解。
接着(对学)(感悟)
2、三个青年为什么感到幸福?(划出相关语句,品读品读。
)
先问表演的同学,再全班说一说。
①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带给别人快乐
就是幸福,这里引导学生想象:病人好了以后会说什么呢?这个青年听了有什么感受?
②第二个青年做过许多对别人有用的事。
引导想象:他做事时的感受,别人得到帮助时的话语。
③第三个青年耕地养活了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也是幸福。
引导想象:吃到麦子的人会怎么说?
④十年前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都是一种幸福。
在此指导几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快乐”并且想象:人们挑水时的话语和场景。
)
根据交流,板书“帮助别人,有用,养活别人......”。
这个想象的环节,是为了锻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寻找幸福
1.在这个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另一个特点,人物神奇。
(联系《巨人的花园》中的让巨人醒悟的小男孩。
)(副板书:人物神奇)
2) 你觉得,在文中智慧女儿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幸福是什么,这样他们就更能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
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童话人物的神奇,并理解智慧女儿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体会这个魂性人物的魅力。
(五)拓展延伸,升华幸福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配乐)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2.提问:幸福那么多,为什么现代人总是那么忧郁和烦躁,幸福离他们远吗?
归纳:不善发现,缺乏信念;老爱攀比,不知道奉献,不知足,相互不信任,过于焦虑,不懂得分享,缺乏安全感......
其实,现实生活中为他人付出,做贡献的人,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自己身边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师细心地呵护,同学互帮互助等等都是幸福,幸福就在身边,只要我们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珍惜身边的所有,幸福自会萦绕在我们身旁。
那么对于你来说,幸福是什么?写下你对幸福的理解。
听别人的幸福,谈自己身边的幸福,由此及彼,让幸福萦绕身边,知道幸福其实触手可及。
这是我此环节的设计意图。
3.名言升华:屠格涅夫:“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
”
徐特立:“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
所以,用我们的双手,捧一颗心去,洒一片阳光,灿烂整个世界,这就是幸福!因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我的目的在于,送人名言,手留幸福,让孩子们沉浸在幸福之中,知道幸福要靠双手,为他人奉献,感受给予的快乐。
(六)作业布置,延续幸福
1、继续排练或者编排“幸福是什么”的童话剧,迎接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哦!(必做题)
2、创造幸福:为你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做一件事。
(选做题)
设计第一个作业,就是想让孩子们更深地体会童话的魅力,第二个作业,让孩子们创造幸福,懂得感恩,懂得幸福要靠双手,方可获得。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设计的是关键词加上后来生成的桃心,旨在让孩子们明白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方可创造。
用形象寓意直观。
六、说反思
总而言之,这节课我主要想以"幸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中理解幸福的含义,自主体会幸福的真谛。
设想基本达到,但还是有很多遗憾。
(一)、简说课文的地方,耗时太多,没有及时调控学生的回答,导致时间失多。
(二)、群学部分虽然给了孩子们学习方法,但表演之前的功课做的不足,加之没有演练,孩子们课堂上只知道分角色读课文,并没有达到我预设的表演。
下次上课时,这种表演性的高大上方法还是需斟
酌一下。
(三)、课后对人物神奇这个环节,我因时间关系,也没有将智慧女儿这个魂性人物体现出来。
教学总有缺憾,合作探究里设置的两个问题,其实可以整合为一个问题。
这样时间大量节省,后来的总结升华,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上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收获,有缺憾也有进步,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坚守在公开课的阵地上。
期待我们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