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赏析》——06现代建筑艺术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空间组合并结合周围环境。
流动空间论、通用空间论、有机建筑论和开敞布局都是 其具体表现。
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一)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总特点是更加重视功能问题的合理解决,并强调冷静而理性地面对创作,所以又被称为 “理性主义”。“功能主义”提倡形式追随功能,反对装饰,充分肯定机器和技术的作用和地位,关注光 与影产生的艺术效果,设计中也呈现出排斥个性化的现象。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第二,在设计上, 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功能良好,反对华而不实;第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并采用卷草、花卉、鸟类等进行装饰构思。
在建筑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突出功能第一的 原则,强调就地取材,采用本地的建筑方法和 技术及尽量控制使用装饰。这些设计原则都在 后来的现代建筑中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很好的应 用。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有建筑师魏布 (Philip webb)设计的莫里斯红屋(见图6-3) 和美国的甘布尔兄弟设计的甘布尔住宅。
它崇尚机械美,推崇与传统决裂 的、崭新的、现代的形式和风格, 这种思想方式和审美立场,为现 代主义建筑师开创新的建筑形式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仅如此, 直到20世纪后期,在世界上一些 著名建筑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 未来主义建筑师的思想火花,如 巴黎蓬比杜艺术与文化中心(见 图6-10)和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见图6-11)等。
表现主义建筑师常常采用 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 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 某种时代精神。德国著名 表现主义建筑师埃瑞许·孟 德尔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 爱因斯坦塔(见图6-12) 和汉斯·波尔齐设计的柏林 大剧院都是表现主义的代 表作品,也是建筑史上的 经典之作。
图6-12 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塔
七、德意志制造联盟
图6-3 红屋
二、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最后十年和20世纪前十年,欧洲大陆出现了名为“新艺术派”的新流派。新艺术运动是一 次内容广泛的设计变革,涉及十几个国家,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新艺术派”在建筑方面的表现:在朴素地 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渗透着艺 术的气息。例如,塔塞尔旅馆(见图6-4), 这座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
他的很多作品在美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例如,图6-7 芝加哥礼堂大楼(见图6-7)
四、芝加哥学派
沙利文的很多作品在美国建 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 义。
例如,芝加哥礼堂大楼(见 图6-7)、保证金大厦、温 赖特大厦(见图6-8)、 C.P.S百货公司大楼(见图69)等。
图6-8 温赖特大厦
图6-5 米拉公寓
这幢建筑因其先锋性质和大胆的手法在当时引起
了极大的轰动,被认为是现代派的顶峰、20世纪 全世界最奇特的建筑。
三、分离派
19世纪末,维也纳出现了名为“分离派”的团体。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而是要与传 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于是便形成了分离派。
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和建筑设计上 都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它主张创新, 追求“实用性”和“合理性”。 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 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样式。
《建筑艺术赏析》之六
现代建筑艺术赏析
XIANDAIJIANZHUYISHUSHANGXI

目录
CONTENTS
现代建筑的诞生
XIANDAIJIANZHUDEDANSHENG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XIANDAIZHUYIJIANZHUDEFAZHAN
现代建筑艺术经典作品
XIANDAIJIANZHUYISHUJINGDIANZUOPIN
图6-21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图6-20 范斯沃斯住宅
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三)柯布西耶与粗野主义
1923年,柯布西耶出版了《走向新建筑》 一书,强烈否定了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 的建筑观点和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 筑风格,极力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 建筑。
后来,他又提出了“新建筑五点”:
底层的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的平 面,横向的长窗,自由的立面。按照 “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建筑,由 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已不再承重。在 20世纪20年代,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 些建筑就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如同传 统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 — 萨伏伊 别墅(见图6-22)。
1898年,建筑师奥别列兹(Joseph M. Olbrich) 的维也纳分离派会馆(见图6-6)是分离派的标志。
图6-6 分离派会馆
四、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最重大的成就就是采用新的建筑结构 — 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建筑高层建筑,并 且奠定了“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原则和形式基础。从此,发源于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便走进人们的视野, 并逐渐风靡世界。
或简,从而使冷硬的金属材料看起来柔 化了,并且在结构上显示出韵律感。总
之,“新艺术派”建筑是使工业技术与艺术 在建筑上融合起来的一次尝试。
图6-4 塔塞尔旅馆
二、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作品很多,其中,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克尔内特(Antoni Gaudii Cornet,1852年 -1926年)通过吸收东方伊斯兰和欧洲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再结合自然的形式,创造了独具特色又极富 浪漫主义色彩的塑性造型建筑 — 米拉公寓(见图6-5)。
格罗皮乌斯功能主义的著名作品有包豪斯校舍、法古斯工 厂(见图6-18)、科隆展览会办公楼(见图6-19)等。
图6-19 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图6-18 法古斯工厂
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二)密斯风格 密斯风格是以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为代表的一个建筑流派。
图6-17 包豪斯校舍
20世纪20年代,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了现代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派别 — 现代主义建 筑。它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包豪斯校舍(见图6-17)就是现代主义建筑 的代表作,它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十一、现代建筑的诞生
20世纪20至20世纪30年代是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之间的间歇时期,整个世界政治 经济的风云变幻及社会思想文化的大动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这个时期的建筑 活动和建筑文化。在西欧地区,首先兴起了一股改革、试验、创新的浪潮,从中产
图6-9 C.P.S百货公司大楼
五、未来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爆发前几年,意大利出现了一种追求运动、速度、强力 和工业的名为“未来主义”的社会思潮。1909年2月,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 (Marinetti)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
十、包豪斯
如果说20世纪以来的大部分艺术流派对于建 筑的探索还只是注重外在的形式方面,那么, 从德意志制造联盟延续下来的包豪斯学派,就 真正触及了现代建筑的实质性内容。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 称,这所由格罗皮乌斯创立的设计学院是世界 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 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始。
图6-13 柏林透平机工厂
1908年,贝伦斯为通用电 气公司设计柏林透 平机工厂(见图6-13)是 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 事件。贝伦斯以著名建筑 师的身份来设计一座工 厂厂房,不仅把它当作实 用房屋认真设计,而且 将它当作一个“建筑艺术 作品”来对待,表明工 业建筑进入了建筑师的业 务范围。
八、构成主义
图6-2 埃菲尔铁塔
图6-1 水Biblioteka 宫1889年,埃菲尔铁塔(见图6-2)建成,塔身高达 324 m,全部用钢铁建造,并安装了水力升降机。埃 菲尔铁塔以其昂扬挺拔的气势、空前的高度和全然不 同于欧洲传统石头建筑的新形象出现,并最终成为法 国的文化象征。因此,埃菲尔铁塔也被认为是现代建 筑的起源。
一、工艺美术运动
1907年,在穆特休斯等人的推动下,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 — 德 意志制造联盟宣告成立。它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在理论 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 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 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 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 现代设计先驱皮得·贝伦斯 (Peter Behrens)、 设计师亨利·凡·德·威尔 德(Henry Van de Velde)等。
图6-14 第三国际纪念碑
九、风格派
“风格派”(De Stijl)是20世纪20年 代左右活跃于荷兰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因其成员莱顿创立月刊《风格》来交流
艺术思想而得名风格派。
图6-16 《红、黄、蓝的构成》
图6-15 《红蓝椅》
风格派的形式手法也带有鲜明的特征;他们把传统设计对象的特征全 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然后将其组合,在新的结构组 合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深入研究非对称性并 予以运用;经常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颜色和中性色。里特维 尔德的《红蓝椅》(见图6-15),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 (见图6-16)都是风格派的经典作品。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点
强调功能。
提倡“功能追随形式”,建筑设计自内而外,先平面、剖 面,后立面,建筑造型自由且不对称,形式取决于使用功 能的需要。
注意应用新技术的成就。
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注重新设备的应 用和工业化施工,使建筑形象反映新技术。
体现新的建筑审美观。
建筑艺术趋向净化,摒弃折中主义的烦琐装饰,建筑造型成 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简洁、明亮、轻快是它的外部特征。
生了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思潮和流派 —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思潮和风格流派。 1928年,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革新派建筑师在瑞士集会,
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标志着“现代主义
建筑”正式登上20世纪的艺术舞台。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XIANDAIZHUYIJIANZHUDEFAZHAN
01
现代建筑的诞生
XIANDAIJIANZHUDEDANSHENG
现代建筑通常是指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风格
之后的建筑。从时间上来说,大致涵盖从19世纪中 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
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 由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完全采用玻璃和预制 铁架建造的“水晶宫”(见图6-1)面世,预 示着建筑历史新纪元的到来。
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产 生的一次前卫艺术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把科学技术和结构作为建筑的表现中心, 这个立场后来也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俄国设计 家最早开始探索的建筑方案是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 (Vladimir Tatlin)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见图6-14),这 是一座象征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图6-10 巴黎蓬比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图6-11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六、表现主义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名为“表现主义”的艺术流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 感受和体验。例如,画家认为天空是蓝色的,他就会不顾时间、地点,把天空都画作蓝色的。绘画中的马, 有时是红色的,有时又是蓝色的,这一切都取决于画家主观“表现”的需要。他们的目的是引起观者的共鸣 或情绪起伏。
图6-22 萨伏伊别墅
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三)柯布西耶与粗野主义
建于1946年的马赛公寓(见图6-23)也是柯布西耶的著名 作品。这幢建筑的外墙是混凝土饰面,不加粉刷,不仅有粗 犷的感觉,而且增加了坚实新颖的效果。这种以柯布西耶设 计的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设计倾向,在20世纪50
图6-7 芝加哥礼堂大楼
“芝加哥学派”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是沙利文 (Louis Sullivan,1856年-1924年)。沙利文的 设计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整个美国的建筑设 计,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形式与结构方面。另外,他 对世界的高层建筑设计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 沙利文被建筑界视为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早期高层 建筑的精神领袖,也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
密斯风格在建筑艺术上主要有以下特征:
讲求技术精美,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 法,忠实于结构与材料。 强调结构的“诚实性”,即在很大程度上要求 能够从视觉上了解建筑的整个结构,不要用装饰 掩盖结构。 主张净化建筑形式,形式不是目的,而是一种 结果,是结构的表现。 钢和玻璃的结合是其外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