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2022-01-18T15:03:43.2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2期作者:覃基梅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代表性的学科,同样也是作为所有理科学科的基本学科,他的抽象性是不可否认的。
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是每个教师及家长心心念念的事,下面我们将提供一种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那就是数学的建模思想。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的知识来建立一个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较为抽象的概念。
让数学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立体的东西,不再缥缈,不再模糊。
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学数学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也让小学数学教学更有质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覃基梅福泉市第二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理科代表性的学科,同样也是作为所有理科学科的基本学科,他的抽象性是不可否认的。
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是每个教师及家长心心念念的事,下面我们将提供一种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那就是数学的建模思想。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的知识来建立一个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较为抽象的概念。
让数学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立体的东西,不再缥缈,不再模糊。
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学数学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也让小学数学教学更有质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生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2-208-01
小学生本就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阶段,他们的脑容量和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们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智力开发,决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决定了他们的记忆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又该如何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呢?如何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教学。
要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将数学灵活的运用。
以此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开发学生脑力。
1 生活中的建模知识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在生活中单独存在的事物却是没有的,数学建模也是如此,建模思想就是建立在生活中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什么是数学建模,这个概念确实很模糊,所以会导致他们不懂如何去学习,会导致厌烦数学这一学科。
教学本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数学更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数学那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怎样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模型是否能让小学生对数学有所改观呢?
2 数学建模思想渗透中的难点分析
“祖国发展我成长”……是的,我们的祖国在飞速的发展,而我们也在逐渐成长,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能够独立的思考。
面对祖国的这种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却是根深蒂固的屹立在教师的心目中,使得教学过程不能紧跟发展的脚步。
中国教育经过无数教育者的锤炼已经逐步成型,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他并不能至善至美,因为这种原因,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也是受到了重重阻碍。
做一件事不能没有目的盲目的去做,但也不能带有功利心的去做……教学也是一样,面对现在这种应试教育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不能纯粹的进行知识传授。
应试教育的存在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意考试的重点,难点,而忽略了知识本身。
除了教师之外,应试教育同样影响着家长及学生,有些家长甚至无知的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高就说明这个授课的老师教的好,自己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认为是授课老师水平差……家长的这种愚昧无知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自己成绩的过分关注,也让学生无法安安静静纯粹的学习知识。
3 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3.1 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获取知识也应当来源于生活,要从生活中的点滴来获取知识,所以在课堂中老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情景,创造身边的情景,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和熟悉建模思想。
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其中有这样一个公式:路程=时间*速度。
可以这样让学生理解,“怎么知道你家离学校有多远呢?今天你们要记下你们回家用了多少时间,然后大概估计一下你们每一分钟走多少路程,然后用你们回家的时间乘以你们每一分钟走的路程就可以大概计算出学校距离你家有多远”………
老师们只要勤指导,同学们便学的很快,这样也能使老师们讲课能够轻松一点,让同学们联系实际中的例子,这样一个过程,不仅同学们建立了思维能力,而且还提高同学们对数学求知的兴趣,也在帮助同学们慢慢渗入数学建模。
3.2 参与探究,主动形成建模思想
我国著名数学家曾经说过,对于抽象性的数学,我们不仅要记住他其中的定律和公式,而且还要清楚他其中的条理,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建立,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得了解数学建模。
学前教育影响,现在的家长都流行这样一句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也就有了家长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教数字十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
家长的教学模式也是简单粗暴的。
比如:单价=总价÷个数同学们再去商店买东西,比如说他们一共买了五本笔记本,一共花了20元,然后问同学一本笔记本是多少钱?然后他们就可以根据他们花的钱总数和买笔记本的个数再算出一本笔记本的单价。
就是根据前面那个公式,用他们所用的20元总价除去笔记本的个数,然后这样就可以轻易地算出,笔记本的单价。
然而这就是学生主动形成建模思想的过程。
4 总结
总而言之,面对学生对数学的种种不准确的认识,面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使用已是不可否认的了,但是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要能顺利的实施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
如何克服这个难题这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也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帮助每个学生学好数学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蔡新镇.浅谈小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活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
[2]刘永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J].山东教育,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