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浅谈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a3c537fa417866fb84a8e1e.png)
三 宋代文人画的艺术特色
(一) 离形得似 寓心于物
正如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云:“用笔精致不谓之工,傅采炳缛不谓之丽”,只有 “观乎象而忘象,意先自然,始可品绘工于彀中,揖画圣于 “方外”。“意”的表现在绘画中受到重视,甚至得意而忘象,没有形的约束,绘画思想更加自由、绘画表现更 加彻底、绘画风格更加多样、绘画题材更加宽广,绘画由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对内部精神的追求,绘画的功用由唐代的“存教化,助人伦”转向了“怡情”“适性”,画家们的创作动机由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转向了自我表现,自我抒发,自我欣赏.苏轼曾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文人画以其特有的立意,以借物寓心的方式形成抒发个性的创作高潮,由于“逸”得到宋代文人画家及论者的推崇,阐发,“逸”从心态上又被提升到文人画最为根本的人品。文人画的一个特点是画的精神,熟练的技巧似乎只是必然的副产品,它的最终目标是完美人格,净化心灵。如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等文人画家的诗文书画活动非常活跃,频繁。他们都有精深的文化修养和书法造诣,绘画多为寄兴抒情之作,反对过分拘泥形似的临摹,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力求天真清新的风格。“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的精神,道出了人格之高为文人画家之本。文人画作品的优劣取决于人品。如秦烩、蔡京的文学书法皆是精品而终于被历史所湮灭,其原因就在于“其大节有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正因为如此,与前代不同,宋代文人画的创作题材尤其偏重于水墨山水树石及花卉。画家十分追求主观情趣的心理表现。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e95cd1fe4733687f21aa90.png)
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的特点一、以形写神所谓“神”就是神气和性格,人徒知人之有神气有性格,而不知物也同样有神气有性格。
中国画家,描绘世间万物,其所追求的,并非仅仅将对象的外形在画面上再现为满足,主要是紧紧的抓住对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来,即写物的神。
没有神的形是死的形,能够写神,则写形的任务就完成了。
不过神离不开形,离开了形,就没有神,神是在形之中表现的,神的变化是与形的变化相适合的,形神两者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
中国画家对于所画的东西,都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深入的、准确的分析,所以对于所画的对象就能够非常熟悉,充分地体会和掌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特征等,作画的时候,把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现的对象中去,将对象的性格和画家的性格两者融合起来,迁想妙得,提笔一挥,就能够把对象的形和神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
二、高度提炼中国画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以后,都要经过一番高度提炼的功夫。
所谓高度提炼,就是用艺术手法加以处理,哪些能够删减,哪些能够夸张,经过去粗取精,千锤百炼之后,把一般事物的形象提炼成艺术的形象,虽然简而又简,却掌握了事物的特征,不但没有失掉真实性反而比真实的东西更纯粹更集中更有概括性,更具有动人的魅力,所以中国画笔墨洗练,寥寥几笔就能够把事物塑造的恰到好处。
中国画不画影子,不注重画光,也能够从这里得到理解。
三、空间灵活首先,在中国画画面上,常留有大块的空白,例如山水画,在理应画天和水的地方往往不着墨色,留出白纸使虚实相生,人物画、花鸟画也往往不画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这种处理方法在西洋画里是很难看到的,但在中国画里却很普遍,几乎成为一种规律。
其次,在画山水画的时候,有三远之说即高远、平远、长远的方法,这是处理空间的基本方法,并且用三远作为基础,拿来灵活地处理其他特殊画幅形式的空间。
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好像从高处望下来似的鸟瞰法,形形色色众多的人物、景物、船只、车马、店铺等都历历可见,这种方法也是中国画家灵活处理空间的一种天才创造。
谈中国文人画
![谈中国文人画](https://img.taocdn.com/s3/m/715a602caf45b307e871973a.png)
谈中国文人画作者:张鸿杰来源:《学园》2013年第08期【摘要】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宋,发展于元,盛于明清。
文人画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注重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以绘画的形式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中国文人画使绘画由传统的模仿转化为符号性的传递,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走向了表现性艺术的道路。
【关键词】文人画发展特点【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058-02一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最重要的特点是文人画注重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它以绘画的形式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文人画从描写物象来看侧重于山水花鸟;从创作手段来看侧重于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
文人画的作者希望能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目的远远超过了绘画本身,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中国画的发展与文人画的出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文人画的出现使中国画渐渐打破了物质的呆板性,从而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进而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境地。
历代文人画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文人画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文人画出现在晋代,它是伴随着儒、道、佛三位一体化的玄学和文人诗歌、文人书法艺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绘画艺术,从创作思想上看,它摆脱了政治教条的束缚,走上了一条纯粹的文艺道路。
文人画寄情于山水间,以抒发个人情感为思想基础。
它着重强调作者的主观思想,使绘画艺术逐步从客观表现转向为主观心灵的表现。
中国历史上这些文人画家都是经过科举制度层层科考选拔出来的,他们都具有很高的文采,饱读诗书,这些文人士大夫画起画来文气十足,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充分地体现在绘画中。
文人画表现出来的都是这些文人画家多方面的文学修养,它们和书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画面上的书写能够看出画家作画时的心态,文人士大夫把作画当做精神食粮,在绘画中传递画家最真实的情感,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出文人画家的思想情感。
浅谈中国文人画
![浅谈中国文人画](https://img.taocdn.com/s3/m/b0ecc10d03d8ce2f00662371.png)
PPT准备时间仓促,多有瑕疵,还望见谅。
小组成员:
李天玉
李琦玉 吴赞斌 刘意煜 ***
陈玉林
笔墨纸砚……
文人画发展历程
主 导 期
传 承 期
滥 觞 期
奠 基 期
鼎 盛 期
文人画的滥觞期
人物观察
代表人物:顾恺之
雅号:才绝、画绝、痴绝 地位: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 家”。 著作理论: “六法”
绘画理论基础:以形写神
对后世影响: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 有也!“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人物追踪:赵孟頫
地位:楷书四大家之一。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 全能型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鞍马,花鸟,兰竹各科,取材 广泛,技巧全面。着重表现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尤其善于把书法 用笔融入绘画之中。 绘画特色与技巧: 水墨山水画:创用枯笔淡墨,浅绛设色的方法,而且创用飞白书法 写竹石。 创用飞白书法写竹石对后世影响:为“元季四大家”(黄公望、王 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 人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赵孟頫推向了开元代绘画风气 宗师的地位。 绘画理论:提倡复古,主张“画贵有古意”,崇法唐人,强调书画 同源。
后世评价: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 皆得天真”。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 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
——中国画之皴法简介
中国画技法名。是表 现山石﹑峰峦脉络纹 理的画法。主要有披 麻皴﹑雨点皴﹑卷云 皴﹑解索皴等 。 其特点是力度感强, 在纸上形成有冲击力 的笔痕,其力度、速 度感给人具有艺术的 威慑力和感染力。
老马作品
木有木有……
宋末龚开画宋江36人像,从忠义角度对起义英 雄的赞颂。反抗少数民族金辽的压迫,
浅谈宋代的文人画
![浅谈宋代的文人画](https://img.taocdn.com/s3/m/0c6b4c7b01f69e3143329472.png)
史论理论空间110中国美术三、运用色彩象征深化创意内涵色彩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性。
对于色彩象征来说,各个民族、国家都有着自身的文化传承。
在今天的罗马天主教会,仍规定着神父所穿法衣的颜色和祭坛装饰用幕的颜色,与祭日劝行相适应,从其色彩象征来看,白色象征洁白、纯洁,红色象征仁爱与豪迈的献身,绿色象征永恒的生的希望,紫色象征苦恼与忧愁,黑色象征死的悲戚与墓地的黑暗。
又如在美国,有时用色彩象征月份。
在广告创意过程中,了解和研究色彩的象征意义及其表现力对色彩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是非常有帮助的。
设计师可以充分运用色彩的象征性,引导观众展开联想,从而使创意的内涵得到深化。
德国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深谙此道,如他为一家法国香烟品牌做的广告,将叼着香烟的嘴唇作为主要形象,上下嘴唇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再加上白色的香烟,恰好组成了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观众自然会联想到该香烟品牌有着浓郁的法兰西风情,对法国文化情有独钟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这个品牌。
四、运用色彩识别强调创意品牌广告创意的目的是促进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
一个平面广告除了传达具体的商品信息之外,最好还能对品牌形象有所帮助。
作为创意战略的一部分,色彩也可以为品牌形象的树立做出自己的贡献,那就是和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VIS)紧密结合,在进行广告色彩创意时将品牌的识别色考虑进来,识别色包括标准色和辅助色两部分。
标准色通常是品牌标志和标准字的色彩,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2-5色的组合,一般不超过5种颜色。
我们比较熟悉的标准色有可口可乐的红白两色、百事可乐的蓝红白三色以及麦当劳的黄色等等。
辅助色的数量比较多,一般为6-10种,在色彩应用时对标准色起到辅助衬托作用,和标准色共同构成一个品牌的色彩识别系统。
识别色用于广告创意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突出品牌形象的品牌广告,在整体色调上与标准色保持一致,比如北京奥运会的官方体育海报《活力北京,超越梦想》系列,整体色调为灰色,与北京奥运专用色彩系统的长城灰相呼应,而另一组海报《微笑北京,共享奥运》则分别采用红、黄、蓝的鲜明色调,对应的是奥运色彩系统中的中国红、琉璃黄和青花蓝。
中国美术史论述题
![中国美术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d96813dd36a32d7375819c.png)
中国美术史论述题1.从文人画、院体画和民间绘画三个角度,谈一谈明清两代绘画的特点。
(1)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交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画坛的主流。
元代绘画摒弃了南宋院体画的传统,取法北宋以至唐人。
明代初期,戴进、吴伟等画家又摒弃了元人的风貌,恢复了宫廷画院的作用,因此,南宋的山水花鸟画又成为学习的对象。
其后,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兴起,逐渐代替了浙派在画坛上的支配地位,文人画又一次压倒了院体画。
明末清初,这种斗争趋势仍然存在。
这种现象的形成,其原因不止一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艺术审美趣味的变迁。
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与“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的一面。
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在一些重要的工商城市里,画家云集,因兴致、风格、师承等关系,形成了许多有鲜明风格特色的画派,如浙派、吴派、松江派、新安派、娄东派、虞山派、金陵派、扬州画派等,地区流派和多种风格的兴起与形成,使明清画坛形成技法丰富、面目多彩的局面。
由于社会风气的腐败,文人宗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也相当严重,画派之间的相轻,尤其是复古与创新,“正统派”与“非正统派”的斗争从未间断过,明末清初达到高潮,这一现象与这一时期思想、社会意识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2)随着西学东渐的施行,西方绘画源源不断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
中西绘画相互渗透,使清代的宫廷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特色。
(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
随着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潮的变化,民间通俗文学空前繁荣,反映广大市民意趣的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广泛流行。
世俗文学的审美效果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的重大差异,对生活内容的欣赏胜过艺术形式的美感,世俗的真实胜过高雅的趣味。
尽管这些新思潮远不及上层文人士大夫艺术趣味那么高级、纯粹和优雅,但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破坏。
把这种市民文艺发展为单纯的视觉艺术的,是明中叶以后沛然兴起的木刻版画。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0bae26d7e21af45b207a806.png)
目录摘要一、文人画的基本概述及其发展.............................................................................................. - 2 -(一)文人画的定义.......................................................................................................... - 2 -(二)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 3 -二、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风格.......................................................................................... - 3 -(一)基本特征.................................................................................................................. - 3 -1、学养深厚................................................................................................................ - 3 -2、言之有物................................................................................................................ - 4 -3、格调高雅................................................................................................................ - 4 -(二)艺术风格.................................................................................................................. - 4 -三、文人画中重“意”的审美倾向 .............................................................................................. - 5 -四、诗、书、画、印的独特审美情趣...................................................................................... - 6 -五、学养深厚、修人修德是文人画的重要内容...................................................................... - 6 -参考文献:.................................................................................................................................. - 7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汪彦鹏【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https://img.taocdn.com/s3/m/a4f3878c102de2bd97058822.png)
题识:“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 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用野藤中的 葡萄来比喻自己,表达自己有才华却不被理解,不被 赏识的苦闷。人生道路坎坷,自己被埋没荒野。人生 最大的悲哀不就是“美人迟暮”,拥有才华,拥有美 貌,却眼看着一点点老去,没地方施展,这才是真正 的痛和悲哀。
线条刚柔相济,章法疏密结合
荷石水禽图 中国画(轴)纸本水墨 114CM×38.8CM 朱耷(清) 旅顺博物馆
这幅画运用了石涛特有的“拖泥带水皴”,连 皴带擦,浓淡、干湿并用,描绘出湿润沃疏的质感 。此图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吸收采用了董源一派 的皴法点土石,配合着尖笔剔出草丛,使整个画面 萧森郁茂,苍莽幽邃。
干草车 油画 130.2CM×185.4CM 康斯康勃尔 英国国家美术馆
露气 中国画(轴)纸本设色
130CM×154CM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
题识:“昨日清晨至半山康桥乡参观 早稻丰收,见村边池塘中芙蕖壮茁,如华 岳峰头玉井中所植者,至为可爱。归后即 写此以为纪念,但限于幅面,未能得其粗 豪蓬勃之致,奈何。五八年七月十四日大 暑,大颐寿者于止止堂。”
六君子图 中国画(轴)纸本水墨 61.9CM×33.3CM 倪瓒(元) 上海博物馆
黄公望题诗云:
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拥陂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
——大痴赞云林画
六君子图(局部) 中国画(轴)纸本水墨 61.9CM×33.3CM 倪瓒(元) 上海博物馆
文人画一般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 所作之画,是一种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文 人思想的绘画形式。
文人画特征之三:
笔墨交织的审美趣味
美术史试题
![美术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68653e6c85ec3a87c2c588.png)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史论(一)2006年中外美术史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1、欧洲远古洞窟壁画主要洞窟、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及工具?2、简述达芬奇的艺术特点?3、简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4、简述永乐宫壁画?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欧洲学院派美术特点?2、论浪漫主义美术的特征?三、综论题(每题25)1、论唐代佛教美术造像?2、古希腊、罗马艺术比较?2007年 721 中外美术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42分):1、“解衣盘礴”论2、没骨3、翰林图画院4、巴西利卡5、卡拉瓦乔主义6、罗可可二、简答题(每小题14分,共56分):1、简述玉器对中国艺术史的深远意义。
2、简析楚汉帛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
3、简述古罗马肖像雕刻的艺术成就。
4、简析文艺复兴时期南北欧美术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试论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美学特征。
2、试论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与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2008年722 美术史论(一)一、简答题(每题10分,必答)1、谈仰韶文化彩陶2、简述法国印象派绘画3、简论基督教哥特式美术二、论述题(每题45分,3、4题书法方向不答)1、论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术特征及代表人物达芬奇艺术特点?2、谈清朝初期“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绘画3、王羲之《兰亭序》书法特点分析4、论篆书的演变三、综论题(30分)(书法答第2题)1、敦煌莫高窟唐代佛教壁画特点论述?2、谈中国书法的起源? 2009 821 美术史论(一)一、所有报考方向必答部分:(共45分1、填空题:(凡10题,每空2分)⑴欧洲史前著名的两处洞窟壁画分别为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_________洞窟壁画。
⑵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_______。
⑶《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_______。
⑷唐代_______ (画家名称)善画马,其代表作是《照夜白图》。
中外古代人物画特点和异同
![中外古代人物画特点和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7f4cca432b160b4e767fcf27.png)
中西方人物画艺术特点的特点和区别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物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两者在关于人物画的一些基本创作观念方面有某些共同性。
比如:注重人物形象的“形神兼备”,善于选择具有情节性的题材,注重题材的认识与教育意义等等。
但在对人物画的认识与表现方面也有不同之处或不同的侧重点。
在对人物画的造型认识方面,中国称之为“传神”或“写真”,西方称之为“肖像”。
中国画以事物为载体,来表现画者的思想与情趣,追求事物在"似与不似之间'',西画却重在写实,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去表现事物。
这反映出东方对人物美的认识与西方的差异,即,中国人物画一般不留意人体的形象美,不强调严格的形似,而侧重“神识风采”之美。
它强调“以形写神”、“以神写形”,甚至“以神写神”。
着重于通过强调展示人物内在气质的一定外形,或强调从作者的主观理解出发的通过绘画画面笔法来体现的神采,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气度和内心世界,表现出画家的审美判断。
中国人物画的主要目标和追求是“美”与“恶”的分辨,“气韵生动”是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并且形成传统,彰示后世,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以达到“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意境,中国人物画的这种追求使得它和西画表现真实准确的美在造型要求上突显区别。
西方的肖像画常常以理想化、典型化的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并赋予高尚的品格传神。
另一方面,西方美术则重视人体形象美,探索比例、解剖等形体美的规范,在高度重视肖似的基础上强调。
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驱山走海画无尽——记王伯敏教授谈文人画
![驱山走海画无尽——记王伯敏教授谈文人画](https://img.taocdn.com/s3/m/b7df1101763231126edb111f.png)
读 十年 书。 刚才 您提 到文人 之画 , 我想 回过 来 , 请王老 谈谈
鉴 赏家 , 自己没有一项美 术实践 , 嘴上说得 天花乱坠 , 必定 玄 虚不踏 实 , 夸夸 其谈 , 而隔靴 抓痒 。 这 一席话使 在座 大家 无 ”
不称是。
那 些美 术史 论家 、 术鉴 赏家甚 至是诗 人等 , 美 他们 在茶 余饭
后又是 怎样 画 画的。前 几天 , 在 一本 中国画 的期刊上 , 我 看
到好 多位 学者 的画作 , 陈师 曾、 有 夏承焘 、 陆维钊 、 邦达 、 徐 饶 宗 颐 , 有您 的作 品。我 在纳 闷, 还 夏承 焘是 词人 , 居然 也 能
画 , 就 稀 罕 了。 这
记者: 王老 , 再请说说 词学家夏承焘吧。
王伯 敏 : 夏承 焘 , 江永 嘉人 , 浙 字瞿禅 , 一代 词人 。他 年
青求 学时期 , 所填《 如梦令》 内有句云“ , 鹦鹉 , 鹦鹉 , 否梦 中 知
言语 ” 使老 师拍 案称 奇 , , 他开创 词人 谱牒之 学 , 对词 的声 又 律和表 现形 式加 以深入 研 究 , 出贡献。他 的经 历单 纯 , 作 概
是 一门历史课 , 但也 是爱 国的教育 课。 正 因为他把 爱 国、 ” 爱 民族 的概念 与教 学挂上钩 , 以其 所讲还 未入 正题 , 已给 所 便 学生们很深 的思想影 响。在一 次书画交流会上 , 俞老 在绘 画
解人 为什 么成为世界 的主宰者 , 了解其 在文化创造 中的智 也 量 价 值 。在 这 前 提 下 , 有传 承 与 扬弃 可 言 , 承 是 主要 才 传 的。人类 的发展 , 需要有 文化的历史积 累 , 中国历史悠 久, 文 化艺术有 光辉灿烂 的存在 , 对于这些 , 要有理 性的 同情 , 需 切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88fa51c1c708a1294a4471.png)
三重自然自然是道家学说的最高价值,自然是“道”及一切万物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人画注重个人意念表现,却不眼于形似的视觉文化传统。
道家的自然本论框架造就了中国传统文人画追求“自然”的艺术特色。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 。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庄子强调:“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德充符》)。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
“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天运》)。
老庄所讲的自然不是仅指自然界,而是顺应自然、自然而然之意。
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文人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人画创作过程中题材的选择和技法观念上,因此成为我国古代绘画理论的重要范畴。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文人士大夫善于发现与主观情感相契合的景物,抓住其特征进行描绘,进而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
托物以言志,立象以尽意,文人士大夫眼中的青山、秀水、寒梅、兰花、翠竹、渔隐之类的自然景物,成为了君子的化身。
二、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特点传统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是民族绘画遗产中珍贵的一部分,它所包含的美学内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召唤人们重新审视文人画的意义。
2.1文人画的总的特征从表层看:以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为创作主体;以诗书画印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形式;其发展前期主要以山水为创作对象,后期加入并凸显了“四君子”。
从深层看:不求形似,只求神韵,有的甚至与实物相去甚远正因此含有象征意义;是文人借以抒情、言志的手段;所抒情多为胸中郁结之愤慨,所言志多为表现自己的高尚气节。
2.2、文人画的简介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
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当然也有人物画。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45a55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c.png)
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而文人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精心创作和传承,成为了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文人画与中国画深度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文人画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它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文人画简介文人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最早源于南宋初期,也就是北宋被金朝灭亡后,一些知识分子投入籍人的行列,这些人往往闲暇之余会对一些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其中就涌现出了文人画。
文人画的主要特点是:它是适合“文人、雅士”的画,一般以山水画为主,讲究传神、寓意、意境,注重气韵生动、匠心独运、笔墨意趣、别具见解的表达。
文人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艺术表现主要取决于画家个人的审美、意境和创造力,而不是习惯性的模仿。
因此,文人画往往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为人所称道。
二、文人画对中国画的影响1、推动中国画走向民族化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
在明清时期,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中国画逐渐走向了民族化。
在那个时期,文人画家们通过创作,不断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画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正是使得中国画在封闭的江湖中,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渐走向了更加完整、更加生动、更加自然的民族画风。
文人画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走向民族化,这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丰富了中国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文人画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通过自身的独特表现特点,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思想是独特的,对中国画艺术的多元化、丰富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笔墨淋漓、意境深远的文人画作品,通过精致的细节把握和凝练的意境表达,使得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更加优美、更加纯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画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影响了中国画风格的传承和发展文人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中国画的风格传承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谈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及特征
![谈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cf458e0856a561252d36fd8.png)
一
他为“ 文人画之 鼻祖” 。宋代形 成 了以苏轼为首的 独立 的文人 画 势力 , 立 了系 统 的文 入 画理 论 , 建 使
文人 画 的旗 帜得 到 了确 立 , 文 人 画体 系 的形 成 起 对
、
文 人 画的发 展脉 络
到 了决 定 性 的 作 用 。苏 轼 第 一 次 比较 全 面 地 阐 明
了文人 画 理 论 。 首 先 , 提 出 了 “ 人 画 ” 一 概 他 士 这
文 人 画的 形 成 和 发 展 经 历 了一 个 相 当 漫 长 的
历史过 程 , 以说 它 的 产 生 是 历 史 发 展 的必 然 , 可 是
一
支独 具艺 术 风 格 和精 神 内涵 的 画 派 逐 步 从 中 国
画 中独 立 了出来 , 就 是文 人 画派 。文 人 画 派所 创 它
造 的文人 画又称 士人 画或 文人 学 士 画 , 是 一种 集 它
文学 、 书法 、 画 、 刻 艺 术 为 一 体 的 综 合 性 艺 术 , 绘 篆 是画家 多 方 面 文 化 素 养 的集 中体 现 。 由于 作 者 大
问 、 情和思 想 , 此 四者 , 能 完 善 ” “ 在 画 里 才 具 乃 ,不
人 画 兴起 的开 端 。大 诗 人 王维 以诗 入 画 , 写 文 人 抒
情怀 , 为文人 画 的形 成 和 发 展 奠 定 了基 础 , 世 奉 后
考究 艺 术 上 功 夫 , 须 在 画 外 看 出许 多 文 人 之 感 必
愿 望 : 吴 生 虽 绝 妙 , 以 画工 论 。摩 诘 得 之 于 象 ’ “ 犹
安徽美术面试题目(3篇)
![安徽美术面试题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1402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1.png)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请简述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一幅西方现代艺术作品,阐述其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及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并探讨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请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创作一幅素描作品,并简要说明创作思路。
5. 速写题目:以“街头一景”为主题,进行速写创作。
6. 请列举三位你喜欢的画家,并分别阐述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7. 请谈谈你对“美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8. 分析一幅古代山水画,探讨其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9. 请以“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水彩作品,并简要说明创作思路。
10. 请谈谈你对“美术展览”的理解,并举例说明一个成功的美术展览应具备哪些要素。
二、题目解析1. “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文人画强调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其地位在于,文人画不仅丰富了美术创作形式,还推动了美术理论的发展。
影响方面,文人画对后世美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影响了文人画的传承与发展,对后来的文人画家产生了启示。
2. 以凡·高的《星夜》为例,这幅作品具有鲜明的印象派风格,通过明亮的色彩、夸张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表现出夜晚星空的美丽与神秘。
创作背景方面,凡·高在创作此画时正处于精神疾病的困扰中,作品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此画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3. 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举办美术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4. 创作思路: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可以选择家乡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或建筑作为创作对象。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https://img.taocdn.com/s3/m/285c61638762caaedc33d4bf.png)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作者:朱叶来源:《美术界》 2011年第8期TEXT,朱叶一、中国民间美术与文人画的异同要追溯民间美术与文人画二者是否同根同源,首先要了解民间美术与文人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将从民间美术与文人画的创作群体、艺术风格以及审美意境等几个角度着眼,来比较民间美术和文人画二者之间的异同点。
1.创作群体的异同在我国的唐宋绘画史论中,文人画画家和民间画工的界限并不明显,各种美术也没有分门别类,都统一收入了画史之中。
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时有张爱儿,学吴画不成,便为捏塑。
玄宗御笔改名仙乔,杂画虫豸亦妙。
”民间美术方面的如:“窦师纶,字希言,纳言陈国公抗之子,初为太宗秦王府谘议,相国录事参军,封陵阳公。
性巧绝,草创之际,乘舆皆阙,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陵、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
官至太府卿,银、坊、印三州刺史。
高祖、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
”据上述资料记载,雕刻、捏塑、织锦图案设计都收入了《历代名画记》中,捏塑艺人张爱儿和刺史陵阳公,亦未划分为王公贵戚、庶民艺人以标目分列。
民间美术中的绘画,其实同样是中国画,只是因为后来“民间画工”与“文士”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以画出的作品被分别称为“民间美术”和“文人画”。
民间画工终生以作画为职业,他们的作品主要是道释人物画,在以山水、花鸟为主体的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更显示出民间画工的作品乃是中华民族绘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艺术风格和审美意境的异同文人画的画体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门类,有工笔、写意、水墨、勾勒和设色等主要表现形式。
而民间画工所作的山水、花卉、博古、人物等画体,大都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上以线描为主,其绘画的目的也不同于文人画为了写心或自娱,所以作品的面貌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山东潍县年画中的四条屏山水画,一幅题作“满地江湖一鱼翁”,画中一位渔翁坐在湖边石头旁的小船中,而柳树下的桥上又画了一位从田间归来的农夫,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第二单元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a8728d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e.png)
齐白石说:“作画贵在似与 不似之间,不 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
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四 体妍媸,本 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三虾图》 齐白石
《泼墨仙人图》梁楷
《墨竹图》文同
历代文人画家作品欣赏
《枯木怪石图》北宋 苏轼 《龙宿郊民图》五代 董源
文人常以书画遣兴抒怀,文人画逐渐兴盛。其后逐渐发展,诗、 书 、画、印始成一体,诗情画意相辅相成,标志着文人画的成熟。
文人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01
抒情写意的 价值追求
02
03
诗、书、画、 笔墨交织的
印的有机结合 审美趣味
04
以形写神的 艺术意趣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 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北宋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董其昌推他为“绘画之祖”,并说“文 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雪溪图》王维
思考:通过了解倪瓒 的生平、作品思考画 家画中流露出来的精 神追求和艺术趣味。
《 六 君 子 图 》 倪 瓒
倪瓒:“元四家”之一, 字元镇, 号云林, 常州无锡梅 祗陀村人。出身江南富豪, 家境十分富裕。
总之,文人画家必须是能诗善词的文人,任性率真的画家,也是重品德、积学问、 知情达理的书法家。 文人画在表现的功能上是诗情画意的,简洁淡雅的,清新飘逸的。 在色彩上,是重水墨轻艳丽的,在线条上洒脱不拘的,在题材是自然的野趣的。 在观点上是写意的,在表现的性质上是求意象外的趣味,而不以写实为专务。
文人画家均以空灵虚静的心,深解大自然无言之美,也透视生命之根源,在万象自 在的脉络中,生者自乐其生,化者自安其化,在这天人默默相通的时机里,画源便 潺潺的从文人心坎中流出来。
中国文人画中的惆怅美——从八大山人的作品谈起的开题报告
![中国文人画中的惆怅美——从八大山人的作品谈起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7f8e3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f.png)
中国文人画中的惆怅美——从八大山人的作品谈起的开题
报告
中国文人画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具有一定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
文人画多以文人墨客为主要创作力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其中,
惆怅美是文人画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八大山人的作品入手,探讨中
国文人画中的惆怅美表现。
八大山人是清代文人画家,擅长山水画、花鸟画等多种画式。
他的作品充满着情感和
内涵,其中的惆怅美尤为突出。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追求心灵归宿的
情感,落寞的意蕴深深地打动人心。
比如他的《归去来兮文稿图》中,画面中的行旅
人背着行囊、看似准备离去,但又似乎在追忆旧时的美好和怀念曾经的朋友。
此画将
人物和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寂寥的氛围。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同样充满着惆怅美。
他的《老鹰捕猎图》中,一只老鹰凝视着远方,精神恍惚,表现出一种虚无的感觉。
同时,鲜明的对比、浓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笔触也
在观者心中激发出了丰富的联想。
综上所述,八大山人的作品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画中独特的惆怅美。
这种美学表现形式
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给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和感情表达。
对于中国文
人画的研究和发展来说,惆怅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方向,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
更多的思路和技法,同时也更好地表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中国文人画产生于晋元,兴于宋元,宋元以后文人画作品大量涌现,至明清大盛,并在理论上逐渐完备美学思想体系。
文人画的特点是注重神似和笔墨意趣,本文就“以形写神”一词来着重讨论文人画中神似的重要性。
标签:以形写神;神似
中国的文人画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二、讲求“笔墨”及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三、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性。
本文以第一点特征为主要研究点进行探讨。
一般认为文人画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
因为宋元之后文人画论蔚然成风,作品也大量涌现;而且元代以前的画“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诗书画印的结合尚不明显。
文人画的确只是到了宋元以后才真正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形式风格,并且在理论上逐渐完备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
但本文还是将文人画的起始上溯至晋唐时代的观点。
因为作为文人画的主要的本质特征“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理论,是早在晋唐时期就已经确立并予以阐发的。
晋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想”的论点,奠定了中国文人画注重“神似”并逐渐发展为崇尚“写意”的思想。
至唐张彦远在《六法论》中,提出了“以形似之外求其画”的论点,他认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明显地强调了“气韵”的重要性,“气韵”二字后来变成了文人画千百年来的第一要义。
文人画的涵义,应该是指那些以“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美学思想为创作原则,强调表现作者主观精神及文学意味,并且以文人士大夫画家为主要创作者的中国画。
在文人画的传统中,“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理论,是最主要、最根本、最可贵的。
中国传统绘画对于形的认识,不是纯客观的、直接的形体感觉,而是移入了画家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并且经过审美认识和艺术改造的形体感觉,以及尽可能地注入了文学意味。
文人画虽然也有写意和工笔之分,但那基本上是在绘画技法和形式意义上的分类,而就对物象的认识和表现来说,其实只可以说都是“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
基于对这种形神的认识态度,文人画可以大大提高笔和墨的表现能力,可以“以书法入画”,可使与描绘物象本身原无瓜葛的题诗、款识和印章成为整个画面的合理组合部分……这样就为画家开拓了描绘主客观世界的广阔天地,特别是给画家提供了抒发胸意、表现自我的极大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在形与神的相互关系上,总的趋向是愈加强调“神似”。
唐张彦远在强调“气韵”的同时,还认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而元倪瓒则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清代郑燮有两句诗说:“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可见其强调“神似”的程度。
潘天寿先生认为:“唐宋以后的画家,常常照老本子摹,因此渐渐脱离了对自然捉形象,写生有所减弱。
靠记忆默写能画得有神气,这自然是很好。
但是,对着对象画形象,却不大画的妥当,这就成为缺点了。
”这个缺点只是在近代的中国画中,由于融进了西洋的造型方法才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明清之际,受外来的传教活动带来的基督教“圣画”的影响,已经有人参用西法作画。
近代的任伯年每将西洋画法隐约融于文人画笔墨中,颇受徐悲鸿的推崇。
徐悲鸿有深厚的西洋画根底,有力主中国画的改革,对现代中国画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对于这种种探索,虽然历来评价不一,颇多异议,但他们有得有失,总归为中国画的改革铺开了前进的道路。
可以说在中国画近百年的沿革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现象,就是在“以形写神”的传统造型观的基础上,对于西洋造型方法的吸收和借鉴。
因这种改革,我们现代的中国画才可以继承文人画的某些优秀传统而描绘现实世界和现代人。
现代社会有了广泛的世界性的艺术交流,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广阔性和人们欣赏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以形写神”而注重“神似”的造型观,也是是文人画笔墨情趣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
近代的傅抱石先生认为,“大约十一世纪以后,笔墨两个字的涵义已经不是单纯的笔墨的名称,而成为中国绘画的代名词”。
文人画对于笔墨发挥的极致,一方面是使笔墨加强了相对脱离写生物象的某种抽象意义和与主观表现的联系。
这是文人画对于中国的、民族的造型艺术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与文人画在发展的中、后期愈加强调“神似”和“写意”联系起来看,说明文人画对于主观意识及人本身价值的肯定态度。
另一方面,则是形成了一些程式化、规范化和脱离现实的僵固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但束缚了文人画在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上的发展,甚至反转来也束缚了笔墨本身的发展。
对于我们今天仍沿用传统笔墨技法以描绘现实世界为主要目的的现代画家来说,应该是感受愈加痛切了。
应该认识到,笔墨本身纯系工具和技巧,只是由于人的运用,这才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意识,而这些意识和情感的体现也还是必须通过人对它们的感觉和理解。
文人画对于笔墨的强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
人对于笔墨,人是第一性的、主动性的。
不同时代、不同理想的人理应赋予笔墨以不同的涵义、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运用。
“境界要新”、“落墨要旧”和“法律需尊古人,景物宜师造化”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古时雅人高士“聊写胸中逸气”的笔墨,不应该完全成为我们今天的神圣楷模和不可逾越的障礙。
“笔墨当随时代”,致力于新时代中国画笔墨探索的人应该不畏艰难、不顾苛责,大胆地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光《中国美术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2】许长荣.《中国文人画山水艺术浅论》山东大学学报,2008,(6)
【3】何九天.《中国文人画艺术解析》许昌学院学报,2003,(5)
作者简介:李敏鑫(1992-),女,汉,山西太原,艺术硕士,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