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62分)
1. (2分) (2017高一上·广元期中) 下列叙述中,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适当的日地距离
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4分)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小题:
(1)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呈正相关
B . 呈负相关
C . 成反比
D . 没有相关性
(2)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 .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 .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3. (4分)水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
A . 最活跃的圈层
B . 质量最小的圈层
C . 最厚的圈层
D . 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4. (4分) (2013高一上·益阳月考)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 . X射线
B . γ射线
C . 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 . 耀斑的强弱
5. (4分) (2020高一上·青铜峡期末) 下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B .
C .
D .
6. (4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产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⑤③②④①
D . ⑤③④②①
(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而成
D .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7.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泉华地貌是指发育于温泉活动的地区,地下热水携带着大量的矿物质通过构造通道上涌到地表后,经过反复蒸发,使其中所含的矿物质沉积凝结而形成。

下图为新疆某地泉华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该泉华区的地质构造是()
A . 山谷
B . 向斜
C . 断层
D . 山岭
(2)据图文信息推断可能出现泉华地貌景观的是()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3)上图中甲处可能发育的地貌类型是()
A . 丹霞地貌
B . 雅丹地貌
C . 冰川地貌
D . 喀斯特地貌
8. (2分)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
A . 直接加热大气
B . 通过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
C . 直接加热地面
D . 增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9. (4分)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 . 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B . 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C . 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延伸
D . 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10. (2分) (2013高一上·洛阳月考) 进入12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连续多日的晴好天气.受偏北风的影响,平均气温确明显下降,给人们带来了冬的寒意.受其影响大田里的农作物正遭受着“霜冻”的折麼,只有温室大棚内仍是一片春的生机…阅读以上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
这一时期,影响华北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A . 太阳辐射
B . 大气环流
C . 地面状况
D . 洋流
(2)
这一时期,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A . 亚洲低压
B . 亚洲高压
C . 夏威夷高压
D . 蒙古西伯利亚低压
(3)
“霜冻”常发生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 .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B . 晴朗的夜晚大气散失的热量多
C . 晴天,大气获得的热量少
D . 冬季气温低
(4)
通常,农民常用浇水灌溉来防御霜冻,其原理是()
A . 水带来了热量
B . 水汽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的保温作用
C . 水的热容量大,使气温不至于降的过低
D . 水的蒸发释放热量
11. (4分) (2017高三下·泰州开学考) 读“我国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图3),等值线数值a>b>c>d,回答问题。

(1)
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甲地近地面风向可能是()
A . 偏南风
B . 偏北风
C . 偏东风
D . 偏西风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地地价高于乙地
B . 乙处可能为农业区
C . 丙处可能为卫星城
D . 东北-西南一线交通通达度较好
12. (4分) (2017高一上·雅安期中) 下面4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3. (4分) (2017高一下·邯郸期末)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气候分布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A . 天然橡胶
B . 油橄榄
C . 水稻
D . 甘蔗
(2)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 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 . 雨热同期,满足作物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
C . 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D . 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14. (4分)(2016·六安模拟) 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14日20时(甲)至16日14时(乙)的天气系统变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关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地风力由弱变强
B . ②地晴转雨雪
C . ③地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D . ④地气温下降
15. (4分) (2013高一上·重庆期末) 读图“北半球某日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甲处是()
A . 高压中心
B . 低压中心
C . 冷锋
D . 暖锋
(2)①处的风向为()
A . 东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西南风
(3)根据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②处锋面过境时,将()
A . 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B . 出现连续性降水
C . 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D . 气温降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
16. (6分) (2016高三上·盘山期中)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人工降雨
B . 围湖造田
C . 开发地下水
D . 封山育林
17. (2分)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图中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A . 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B . 暖流、西南流向东北
C . 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D . 暖流、东北流向西南
18. (2分)(2016·长沙模拟) 自北往南流的F河流经M城,每年均有长满青草的“岛屿”飘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穿过M城区,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该“浮岛”是深层冻土融化等原因导致远郊区河段河岸的一部分脱离河岸而形成的。

M城可能位于()
A . 英国
B . 澳大利亚
C . 俄罗斯
D . 阿根廷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0分)
19. (5分) (2015高一上·抚州期末)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A,B,C三地中的________非常相似.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4)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5)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属于海陆间水循环;而乙同学则认为:属于内陆小循环.你赞成谁的观点?并帮助描述“该类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20. (4分)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上面左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季风图。

F的风向为________风,与右图所示季节是否一致________(是、否)。

(2)
左图中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地。

(3)
左图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________。

此季节右图中字母________所代表的气压带被大陆切断。

(4)
此月份,左图中C地是________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_(高压、低压),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________风,其成因为________。

21. (11分)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
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
分析图示地区2008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4)
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8题;共62分)
1-1、
2-1、
2-2、
3-1、
4-1、
5-1、
6-1、
6-2、
7-1、
7-2、
7-3、
8-1、
9-1、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2-1、
13-1、
13-2、
14-1、
15-1、
15-2、
15-3、
16-1、
17-1、
18-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0分) 19-1、
19-2、
19-3、
19-4、
19-5、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