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
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金属A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

②红褐色沉淀C与物质E反应__________。

③F与黄绿色气体乙反应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实验过程中的黄绿色气体乙,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

(3)将G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会产生一种红褐色的液体。

你认为该液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______之间,验证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

【答案】Cl2 FeCl2 2Na+2H2O=2Na++2OH﹣+H2↑ Fe(OH)3+3H+=Fe3++3H2O
2Fe2++Cl2=2Fe3++2Cl﹣ Cl2+2OH﹣=Cl﹣+ClO﹣+H2O 1~100nm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解析】
【分析】
金属A是食盐中的元素为Na元素,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黄绿色气体乙为Cl2,则与Cl2反应的气体甲为H2,丙为HCl,物质E为盐酸,金属A与水反应生成的D为NaOH,盐酸与金属B反应,生成的产物F和气体甲为氢气,金属B与氯气反应生成的G与D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金属B为变价金属,应为Fe,所以F为FeCl2,G为FeCl3,C为Fe(OH)3,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食盐中的金属元素是Na,所以金属A是N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Cl2反应的气体甲为H2,丙为HCl,物质E为盐酸,金属A与水反应生成的D为NaOH,盐酸与金属B反应,生成产物F和气体甲为氢气,金属B与氯气反应生成的G与D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金属B为变价金属,应为Fe,所以F为FeCl2,G为FeCl3,C 为Fe(OH)3。

(1)由以上分析可知,乙为Cl2,F为FeCl2;
(2)①金属A为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 H2↑;
②红褐色沉淀C与物质E反应是氢氧化铁和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Fe(OH)3+3H+=Fe3++3H2O;
③F是FeCl2,FeCl2与Cl2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④氯气是大气污染物,在实验室中通常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 +2 OH-=Cl-+ClO-+H2O;
(3)将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就是氢氧化铁胶体,该液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验证的简单方法是:用光线照射,看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若产生,则该物质就是胶体。

【点睛】
2.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 2点燃
2NaOH ;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 -的存在。

3.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与B ,与常见的三种金属元素C 、D 、E ,A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B 与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 ,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X 的名称______。

()2将D 的单质用砂纸打磨,然后灼烧,液态的D 并不滴落的原因______。

()3写出E 的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a g C 的单质投入足量4CuSO 溶液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有______。

A .钠沉在溶液底部
B .熔化成银色光亮的小球
C .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D .生成红色固体物质
()5第()4中可能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______g 固体。

()6A 在少量2B 中燃烧,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 /mol ,则A 与2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过氧化钠 Al 熔点低,氧化铝熔点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兜着,并不滴落 ()23Fe 4H O g +342Fe O 4H + BC
22222Na Cu 2H O Cu(OH)2Na H ++++=↓++↑
49a 23
8:5 【解析】
【分析】 A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应为金刚石,则A 为C 元素,B 与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X ,X 为22Na O ,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D 为Al ,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可知E 为Fe ,B 为O ,Y 为34Fe O ,则可知C 为Na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X 为过氧化钠;
()2Al 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所以熔化的铝被氧化
铝兜着,并不滴落;
()3E 为Fe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23Fe 4H O g +342Fe O 4H +; ()4C 为Na ,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钠熔化,且浮在水面上,故答案为:BC ;
()5反应的相关离子方程式为22222Na Cu 2H O Cu(OH)2Na H ++++=↓++↑,依据反应的定量关系,ag 钠物质的量ag a mol 23g /mol 23
==,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Cu(OH),依据反应定量关系得到,22Na Cu(OH)~,固体质量
a 49a mol 98g /mol g 23223
=⨯=⨯; ()6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可生成CO 和2CO ,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 /mol ,可设生成COxmol ,2CO ymol ,则
28x 44y 32x y +=+,x :y 3=:1,则n(C):()()2O 31=+:3182⎛⎫+=
⎪⎝⎭
:5。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铝、铁、钠等金属的性质,注意从物质的特性以及反应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如:D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H ,体现Al 的两性,而E 的单质在B 的单质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Y ,这是Fe 在氧气中燃烧的特征实验现象。

4.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C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D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H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 转变成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KSCN 鉴别G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G
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l2 KOH KCl AgCl 4Fe(OH)2+O2+2H2O==4 Fe(OH)3 Fe3++3SCN-==Fe(SCN)3 2 Fe3++Fe==3 Fe2+
【解析】
【分析】
由转化可知,白色沉淀E为Fe(OH)2,红褐色沉淀F为Fe(OH)3,D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l,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证明D溶液为KCl,由元素守恒可知,C为KOH,F溶解于盐酸,说明加盐酸溶解生成的G为FeCl3,可知A为Fe,B为FeCl2,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转化可知,白色沉淀E为Fe(OH)2,红褐色沉淀F为Fe(OH)3,D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l,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证明D溶液为KCl,由元素守恒可知,C为KOH,F溶解于盐酸,说明加盐酸溶解生成的G为FeCl3,可知A为Fe,B为FeCl2;
(1)由上述分析可知,B、C、D、H分别为FeCl2、KOH、KCl和AgCl;
(2)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3)三价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形成血红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或Fe3++SCN-=Fe(SCN)2+,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点睛】
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两性氧化物及海水中的无机盐,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

5.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X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D+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离子方程式B+H2O:_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0.5mol B转移电子
________mol。

【答案】Na2S SO3 2Na2SO3+O2=2Na2SO4 SO3+2NaOH=Na2SO4+H2O 2Na2O2+2H2O =4Na++4OH-+O2↑ 0.5
【解析】
【分析】
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

又因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是Na2S,那么乙是S,F 是SO2,G是SO3,进一步推出D是Na2SO3,E是Na2SO4,而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a2S,G为SO3;
(2)D为Na2SO3,具有还原性,丙是O2,具有氧化性,二者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C是NaOH,G是SO3,二者反应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其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发生歧化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若消耗0.5mol过氧化钠,转移电子0.5mol。

6.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最终变为C,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A和B都能与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E和金属单质F生成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和G,向G中通入酸性气体D有白色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
C ,
D ,
E ,G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写化学方程式):
①A和水生成E: ,
②B和D生成C: ,
③E和D也能生成C ,
④F与E的水溶液:
⑤G与过量的D反应:
【答案】(1)Na2O2、Na2CO3,CO2,NaOH,NaAlO2(各1分)
(2)①2Na+2H2O=2Na++2OH-+H2↑;②2Na2O2+2CO2=2Na2CO3+O2;
③CO2+2OH-==CO32-+H2O④2Al+2OH—+2H2O==2AlO2-+3H2↑
⑤AlO2-+CO2+2H2O==Al(OH)3+HCO3-(各2分)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银白色金属单质A为金属钠;淡黄色固体B为过氧化钠;C为碳酸钠;酸性气体D为二氧化碳;与水生成E为氢氧化钠;E(氢氧化钠)和金属单质F(即金属铝)生成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和G偏铝酸钠溶液;(1)Na2O2、 Na2CO3,CO2,NaOH ,NaAlO2;(2)①A和水生成E:2Na+2H2O=2Na+ +2OH-+H2↑;②B和D生成C:
2Na2O2+2CO2=2Na2CO3+O2;③E和D也能生成C CO2 + 2OH- ==CO32- +H2O;④F与E的水溶液:2Al+2OH—+2H2O==2AlO2- + 3 H2↑;⑤G与过量的D反应AlO2- + CO2 + 2H2O == Al(OH)3 + HCO3- ;
考点: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7.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有关信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C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66pm
D与A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
E原子半径为104pm,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3
F单质为有色的气体
(1)D2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沸点:A2C___________________A2E(填“>”或“<”或“=”);
(3)E的非金属性比F__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并用化学事实加以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甲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量为84,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写出甲在水溶液中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弱 H2S+C12=S+2HCl(或 2Fe + 3C12 = 2FeCl3、 Fe + S = 2FeS)HCO3-+H+==CO2↑+H2O
【解析】
【分析】
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应为H或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C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66pm,应为O元素;D与A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则应为Na元素,且A为H元素;E原子半径为104pm,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3,应为S元素;F单质为有色的气体,且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据此答题。

【详解】
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应为H或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C元素主
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66pm,应为O元素;D与A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则应为Na元素,且A为H元素;E原子半径为104pm,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3,应为S元素;F单质为有色的气体,且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
(1)D2C2为Na2O2,电子式为,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
(2)因为H2O分子之间有氢键存在,所以沸点高于硫化氢;
(3)S和Cl在同一周期,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也逐渐增强,所以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或与变价金属反应来证明,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H2S+C12=S+2HCl(或 2Fe+3C12 2FeCl3、
Fe+S2FeS);
(4)化合物甲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量为84,应为NaHCO3,易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8.有A、B、C、D四种电解质,它们均由多种元素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是A<B<C<D,且只有A的pH小于7,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A 与B、C、D都能反应,但仅与B、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向A溶液中加入Ba
(NO3)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并写出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NaHSO4 NaHCO3 Na2CO3 NaOH HCO3-+OH-=H2O+CO32-
【解析】
【分析】
有A、B、C、D四种电解质,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说明均含有Na+;向A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结合A的pH小于7,可知A为NaHSO4;A与B、C、D都能反应,但仅与B、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为CO2气体,再结合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是A<B<C<D,且只有A 的pH小于7,说明B和C均为强碱的弱酸盐,则B为NaHCO3、C为Na2CO3、D为NaO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有A、B、C、D四种电解质,四种物质的焰色反应皆显黄色,说明均含有Na+;向A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结合A的pH小于7,可知A为NaHSO4;A与B、C、D都能反应,但仅与B、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为CO2气体,再结合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是A<B<C<D,且只有A 的pH小于7,说明B和C均为强碱的弱酸盐,则B为NaHCO3、C为Na2CO3、D为NaOH;
(1)据分析可知:A为NaHSO4,B为NaHCO3,C为Na2CO3,D为NaOH;
(2)B为NaHCO3,D为NaOH,两者混合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OH-=H2O+CO32-。

9.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H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乙为淡黄色固体,E的式量比D的式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产物中水已忽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_______、B_______、D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 Na2O2 NaOH;(2)2Na2O2+2H2O=4NaOH+O2↑ 2Na2SO3+O2=2Na2SO4
2SO2+O2催化剂
加热
2SO3
【解析】
试题分析: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又因B和H的摩尔质量相同,则H是Na2S,那么乙是S,F是SO2,G是SO3.进一步推出D是Na2SO3,E是Na2SO4,而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符合题意,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为O2、B为Na2O2、C为NaOH;(2)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Na2SO3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SO2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催化剂
加热
2SO3。

【考点定位】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名师点晴】无机推断是高频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这类题侧重于物质转化关系的综合应用、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判断和特征应用,主要是考查物质转化的特征反应和条件判断,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征、反应条件是解题关键,本题可从“B和乙为淡黄色固体,E的式量比D的式量大16,”展开讨论求解。

10.以下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

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

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1)G的化学式;F的电子式;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中阳离子的焰色反应火焰呈色;可用试剂检验D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

【答案】(8分)
(1)I2;
(2)MnO2+4H++2Cl-=Mn2++Cl2↑+2H2O
(3)2H2O22H2O+O2↑或2KClO32KCl+O2↑或
2KMnO4K2MnO4+MnO2+O2↑;(答案合理即可)
(4)紫;硝酸银、稀硝酸或新制氯水、淀粉或新制氯水、CCl4(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则可推断知E为氯酸钾,B为二氧化锰,H为氧气,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可推断G为碘单质,A的浓溶液与B加热生成C,可推得C物质为氯气,则A为盐酸,反应C和D溶液反应生成F溶液和G,则D为碘化钾,F为氯化钾。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G的化学式I2;F为KCl,F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I2;

(2)反应①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3)H为O 2,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或
2KClO32KCl+O2↑或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
2H2O22H2O+O2↑或2KClO32KCl+O2↑或2KMnO4K2MnO4+MnO2+O2↑;(4)D为碘化钾,D溶液中阳离子的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检验碘离子可用硝酸银、稀硝酸生成黄色沉淀,或用新制氯水、淀粉或新制氯水、CCl4试剂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再通过检验碘单质来检验溶液中的碘离子,故答案为紫;硝酸银、稀硝酸或新制氯水、淀粉或新制氯水、CCl4。

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