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手腕带自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识别手腕带自查分析报告
一)、严格执行查对识别手腕,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嘱;
主要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标本采集、给药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4、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门诊、病房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24小时随身标识。

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

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

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1、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对新生儿、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意识障碍、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以及高龄(≥75岁)、语言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必须使用识别腕带。

2、佩戴腕带应按照规定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科别、床号、性别、年龄、住院日期等,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医护人员—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医师—医师、护士—护士、护士—医师),确认无误方可给患者佩戴。

3、按照腕带标识制度要求使用腕带,新生儿、手术病人、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或语言、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腕带标识识别患者身份。

4、各项操作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必须执行不少于四种以上的患者识别方法,如反问式查对、查看腕带标识、查对床头卡信息等,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方开始操作。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细目如下:
(一)在诊疗和操作活动中,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实行反查对,并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确认患者身份,操作者拿治疗单、检查单,患者自报姓名或患者家属报患者姓名,与床头卡,腕带核对,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

(二)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方可执行。

(三)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的患者识别措施,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以及ICU,急诊抢救的
患者必须使用腕带标识,患者在转运交接中,应加强身份识别,严格实行床旁交班,并填写交接记录,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四)提倡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加强腕带使用管理,腕带内容应填写齐全,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药物过敏史、手术名称等,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给患者带上,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各种信息。

(五)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别标记(腕带、床头卡、床尾标识等)。

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

细目如下:
(一)评估有跌倒、坠床等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并在床尾有明显的标识,给患者带黄色腕带,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巡视,严格交接班并做好记录。

(二)检查病房设施,并不断改进完善,在醒目的地方有防滑标识,病床安装防护栏,在病区走廊和卫生间安装扶手,在厕所和盥洗间增设防滑垫。

(三)创造良好的病室安全环境:地面保持干净无水迹,走廊整洁畅通,无障碍物,光线明亮。

呼叫器,便器等生活用品放在患者易取处。

(四)对年龄在65岁以上或行动不便、使用降压药、扩血管药等高危的患者,遵医嘱留陪伴,并告知患者和陪伴随时注意病人安全,患者穿
的鞋应防滑。

(五)对于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使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对于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之事,避免坠床。

(六)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的工作流程。

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处理完病人后,马上填写意外事件上报表,并查找事件发生原因,马上采取补救和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