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泡沫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密度泡沫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利用Hopkinson压杆,以试验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六种不同密度的泡沫混凝土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压缩性能;通过相同加载速率和相同应变率两个方面对泡沫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比较,得到了高应变率下的泡沫混凝土随着孔隙率降低最大破坏应力与弹性模量均增大这一变化规律;并对泡沫混凝土吸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应变率;加载速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下防护工程以及民防掩蔽工程,经常会遭受到各种爆炸冲击的破坏作用。

以往地下防护工程抗爆结构主要以混凝土材料构筑。

增加结
构层的厚度成为提高防护能力的首选措施Ⅲ。

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新型的复合防护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结构的抗爆能力。

泡沫材料作为一类轻质抗冲击吸能材料,其冲击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它有许多蜂窝状气孔,在粉碎时能够吸收冲击动能,因此在防冲击载荷的军用和民用防护工程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往人们对其静力学性能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但由于涉及大变形、高度不连续性和粘握性问题,目前还很少又人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本文将通过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的冲击压缩试验对不同密度泡沫混凝土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泡沫混凝土抗冲击和吸能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试验测试及数据分析
本文对六种不同密度(300g/cm、450g/cm、
600g/cm、750g/cm、900g/cm、1050g/cm)的泡沫混凝土进行了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研究。

试件编号分别为300,450、600、750,900、1050.六种材料的性能参数见表1所示。

试验采用dP75mm分离式Hopkinson压秆(SHPS)来实现高应变率的动态加载。

压杆均为硬铝LYl2,直径75mm,密度2.7g/m,杨氏模量70GPa。

输入杆、输出杆长均为3000mm,撞击杆长1000mm。

试件均加工成直径为75mm、厚度为50mm的圆柱体。

1.1 300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结果
300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率效应,其动态破坏应力均犬于准静态压缩下的破坏应力(1.34MPa),分别达
到2.17MPa、1.79MPa和2.53MPa。

而且其弹性模量均较静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弹性模量与破坏应力也相应的增加。

在极限破坏的情况下,300混凝土的破坏应变非常大,达到了3120p B,这可以解释为300混凝土的空隙率最高,试样中存在着更多的微小气孔,且孔壁也很薄,气孔直径远大于壁厚。

在应力波的冲击作用下,气孔发生坍塌破坏,众多的气孔在坍塌的过程中不仅发生了大的变形,而且吸收了大量的能量。

因此,应力波的能量相当大的部分消耗在气孔孔壁的塑性变形上,在宏观上表现为300g混凝土强度较低,但具有较大的极限变形,可以认为是微观结构的特点导致了不同的宏观特性。

1.2 450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结果
450混凝土同样表现出明显率效应,其动态破坏
应力均大于准.静态压缩下的破坏应力(2 70MPa),分别达到2.96MPa、2.72MPa、3.17MPa和3.35MPa。

而且弹性模量均较静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动态弹性模量与破坏应力也相应的增加。

1.3 600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结果
600混凝土同样表现出率效应,动态最大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提高幅度更大,弹性模量较静态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初始模量均重合。

随着应变率的增加.600泡沫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Ed提高明显,动态模量与静态模量之比Ed/Es分别在应变率为55s-1、23s-1、26s-1和30s-1时分别达到了3.58、1.88、2.08和2.29。

动态极限应力口d与准静态极限应力O'S之比达到了1.91、1.0、1.11和1.22;同时,动态极限应力时刻所对的临界应变s d也分别达到了准静态单轴压缩极限应力所对的临界应变ss的111%、75%、
90%和106%。

1.4 750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结果
750混凝土的孔隙率继续降低,气孔壁厚明显增加,已与气孔直径相当,甚至稍大一些;气孔直径较450混凝土要小,但可以认为仍然在同一量级上。

从图4中可以看到,无论最大应力还是弹性模量,均已增加很多。

这可以解释为:由于壁厚的增加以及气孔直径的减小,认为750混凝土是均质致密材料中均匀的分布着大量相同的微小气孔。

应力波冲击作用下,孔壁的坍塌破坏需要比300混凝土与450混凝土更大的应力,较混凝土与450混凝土的变形,其变形滞后于加载的压力,所以动态强度有较大的提高。

1.5 900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结果
900混凝土的气孔直径已经很小,与450混凝土和750混凝土的气孔直径至少差一个量级。

同时,其
孔壁较750混凝土要薄。

这样,在压力波冲击作用下,900混凝土的动态极限强度要比750混凝土小。

但由于其更多数目的极微小气孔,导致试件破坏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在宏观上表现为动态强度要高于300混凝土和450混凝土。

1.6 1050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结果
1050混凝土同样表现出率效应,其动态最大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提高。

而且弹性模量均较静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始模量均重合。

在应变率为35s-1、34s-1、42s-1和38 s-1时,动态弹性模量Ed分别达到了4.27GPa、4.56GPa和4.34GPa和5GPa;动
态模量与静态模量之比Ed/Es分别达到了1.45、1.55、1.48和1.7。

动态极限应力(口d)与准静态极限应力(os)之比为0.80、0.92、1.08和1.01;同时,动态极限应力时刻所对的临界应变(ed)分别为准静态单轴压缩极
限应力所对的临界应变(8s)的61%、86%、89%和86%。

2、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比较
2.1 相同加载速率下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比较
同一速率加载下,各种密度的泡沫混凝土试样的应变率不同。

但最大应变率的混凝土并不对应弹性模量最大,从实验可以看到,材料的实验特性与试样的密度紧密相关,即与试样的空隙率密切相关。

随着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气孔壁厚明显增加,最大应力与弹性模量均增大。

这时可以认为在应力波冲击作用下,孔壁的坍塌破坏消耗更多的应力,其变形亦滞后于加载的压力,所以动态强度有较大的提高。

而且在极限破坏的情况下,混凝士的破坏应变变小。

但是,900混凝土与1050混凝土的气孔直径已经很小,而且其孔壁较薄。

在同样压力波冲击作用下,900混凝土的动态极限强度要比750混凝土小。

但由于其更多数目的极微小气孔,导致试件破坏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在宏观上表现为动态强度要高于:300混凝土和450混凝土。

2.2 相同应变率下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比较
以£=36应变率加载下,:30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0.95GPa)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