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5000字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5000字论文
摘要:我国原料奶近年来供给不足,未来两年缺口仍存,供应缺口到2024年预计将达到约19.2百万吨。

中国原料奶供应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奶牛养殖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本轮原料奶价格上涨持续性强。

需求端:乳制品消费升级,高端乳制品销量增加带动原料奶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不断的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逐渐增强,高端乳制品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高端液态奶在全部液态奶中的销售额占比自2014年的30.7%增至2019年的40.1%,同时2014-2019年的销售额CAGR为14.9%,同期乳制品销售额CAGR为8.2%。

由于高端乳制品仅可由原奶制成,使乳制品制造商对原奶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供给端:短期扩张产能难以释放,规模化趋势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短期来看,虽然奶牛存栏量自2019年触底回升,但2020 年存栏回补的牛群需数年后才能释放产能。

中长期来看,规模化牧场成为大趋势。

受制于饲养成本,环保等压力,国内中小牧场逐渐退出,规模化牧场占比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由于创建大型牧场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提升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未来中国原料奶供应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下游绑定加深,奶牛养殖企业成长性明确。

中国乳制品制造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原料奶供应集中于少数头部乳制品制造商。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0年乳制品行业CR2达到48%,同时近年头部乳
企均通过增资入股的方式绑定上游奶牛养殖企业,对乳企而言,可取得优质原料奶的稳定供应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高端产品需求;对奶牛养殖企业而言,可保持稳定的收入来源,双方相互依赖并彼此获益。

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轮周期下奶牛养殖企业产能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受下游乳企推动,有望充分享受乳制品消费升级红利,中长期成长性明确。

中国奶牛养殖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本轮原奶价格上涨持续性强需求端:乳制品消费升级,高端乳制品销量增加带动原料奶的需求持续增长整体来看,中国乳制品消费近年保持增长态势,对标海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实现15年来最快增长。

中国乳制品消费量由2014年的22.9 百万吨(人均16.7公斤)增至2019年的30.1百万吨(人均21.5公斤),并预计2024年将达到40.4百万吨(人均28.5公斤);零售销售额由2014年的3104亿元增至2019年的4594亿元,并预计2024年将达到6890亿元,2019 年至2024年的CAGR为8.4%。

对标海外,我国乳制品消费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量虽然在逐年上升,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消费者主要青睐液态奶,以统一折算为液态奶计,2019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耗量为40.7公斤,仅为欧盟的16.4%及美国的17.9%;单就牛奶消费类别来看,2020年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为17.6公斤,仅为澳大利亚人均牛奶消费量的12.8%,发展空间客
观。

供给端:短期扩张的产能难以释放,规模化趋势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奶牛存栏量和奶牛单产决定原奶供给。

2019年中国奶牛存栏量触底,平均单产被动拉升。

中国奶牛存栏量自2015年明显下降,2019年达到最低点610万头;奶牛单产近年缓慢提升,2020年增长至5.37吨/头。

我们认为奶牛存栏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原奶价格较低导致低产小牧场逐渐退出;规模化、高产大牧场占比提升使奶牛单产被动拉升。

2020年国内奶牛存栏略微回升,达到615万头。

2020年存栏回补产能释放至少在2022年之后,预计原奶紧缺情况将持续。

根据奶牛的生命周期,假设最早于2020 年1月开始的存栏回补,其产能释放至少要在23个月之后,即2022年开始释放产能;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国外市场疲软,进口奶牛年龄越来越小,将此轮奶价上升周期拉长。

因此我们认为近年原奶供应将持续紧缺。

上下游绑定加深,奶牛养殖企业成长性明确奶牛养殖企业背靠头部乳企,成长空间广阔,中国乳制品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原料奶供应集中于少数头部乳制品制造商。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乳制品行业CR2 由2010年的34.4%升至2020年的48%。

龙头企业伊利,蒙牛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2020年分别为26.4%和21.6%,第三名光明乳业市场占有率为4.1%。

我们认为未来龙头乳制品企业有望凭借优秀的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以及规模优势,继续抢占市场份额,乳制品行业集中度会持续提高,头部乳企原奶需求量不断增强。

以优然
牧业为例,2020H1其向伊利销售原料奶占其原料奶销售额的96.1%。

上下游利益一致,奶牛养殖企业背靠头部乳企,充分享受下游乳制品消费升级红利。

近年头部乳企通过增资入股的方式绑定上游奶牛养殖企业,对乳企而言,可取得优质原料奶的稳定供应;对奶牛养殖企业而言,可保持其产品的稳定需求,双方相互依赖彼此获益。

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轮周期下奶牛养殖企业产能扩张将基于下游头部乳企的需求增长,成长空间广阔。

项目提出的背景,“十一五”以来,某某奶产业在各级单位大力支持和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奶牛存栏数和鲜奶产量年均递增率均保持20%以上,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到20xx年底,存栏奶牛15.2万头,占某某奶牛存栏总数的30.3%。

占某某奶牛存栏的77.65%。

奶产业是某某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奶产业的收入为3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的50%以上。

但某某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饲喂方式落后,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用药混乱,大部分养殖户甚至规模场生产水平低。

奶牛养殖不规范成为当前某某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奶产业正处于“xx奶粉”后时代的转型和二次飞跃的黄金时期,我区奶产业当前也正处于养殖结构转变,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热情日渐高涨、养殖效益稳步提升的历史机遇;2009年,某某单位提出的“牛羊上山”工程的战略方针,并出台了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养殖的土地、融资、技术、财政等扶持政策,为
奶产业的二次飞跃提供了政策保障。

本项目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

自20xx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号文件”,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支持奶产业的发展,先后实施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奶牛后备牛饲养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等支农惠农政策,旨在加快推进奶牛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

20xx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发【20xx】31号)《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奶牛良种繁育,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优化奶牛群体结构,不断提高奶牛单产水平。

到20xx年,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5.5吨。

同时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

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

到20xx年,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

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臵,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

加快普及机械化挤奶,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

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支持进一步加快良种繁育、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培育某某高产奶牛核心群的建设,发展壮大奶产业,是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现实体现。

、近年来,我市奶产业被自治区单位确定为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奶产业也作为某某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奶产业的收入为2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的56%。

目前某某存栏奶牛16.8万头,占某某奶牛存栏总数的42.8%。

,同时奶产业的发展
也极大地带动了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关联产业的发展。

年冬麦后复种青贮玉米15万亩,种植优质苜蓿4万亩,种植黑麦草、饲用甜菜等其它饲料作物2万多亩。

奶产业还带动了印刷包装业、饲料加工及饲料配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奶产业是某某乃至某某产业链条最长、产业关联度最大、产业化发育程度最高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靠农村产业发展支撑。

实施该项目,加快奶牛的快速扩繁生物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奶产业综合生产水平,促进奶产业跨越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是大力发展现代奶产业一体化的客观需要,某某的奶牛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广大养殖户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养殖经验。

特别是近年来在单位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实施“出户入园上挤奶台”工程,现在45%以上的奶牛进入养殖小区进行饲养,主要通过冷配技术对奶牛品种进行改良,示范了青贮饲料饲喂技术和配合饲料饲喂技术,加强了疫病综合防治,奶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奶单产平均达到6150公斤,鲜奶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奶产业的发展。

一是传统的人工授精技术无法控制奶牛性别,公母犊价格差别很大,导致经济效益的不可预测性。

二是奶牛饲喂技术过分重视精饲料而轻视粗饲料,造成奶牛代谢疾病增加。

三是奶牛养殖场信息化管理技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进一步提高奶牛产量和鲜奶质量,迫切需要创新奶牛养殖技术,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奶产业被列为某某回族自治区农业主攻的四大战略性产业之一。

为抓住奶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推进奶业的优化升级,自治区单位制定了《某某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和《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将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加以扶持。

某某单位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产业发展的决定》、《某某奶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奶业发展,建立了奶牛良种繁育及管理体系,奶牛疫病防治与监督体系,奶牛饲草料基地建设体系,奶业发展风险基金保障体系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奶产业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某某奶产业已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随着奶产业优势的不断凸现,其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亮、做强这一产业,某某委单位提出全力打造“中国奶牛之乡”的战略决策,全方位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使奶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某某区与某某毗邻,某某作为某某奶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被确立为某某奶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现己发展成为某某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无论其产值或存栏数量,都占到某某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某某突出规划、优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基本构筑起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初级形态。

本项目依托某某优质产业资源,人才资源获取、技术成熟度方面都具有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
必将获得某某区农牧科技局、某某农牧局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

量与质的急待提高是项目实施的充分条件,目前,奶产业已成为我市壮大财政、增加农民收入和振兴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虽然某某的奶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际、国内奶产业发展大形势相比,奶源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仍有许多制约因素,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健全,奶牛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正日益成为某某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近几年来,某某在自治区畜牧站的大力支持下,从品种繁育的机构设臵、人员配备、技术服务、设备改进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受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仍然是滞后的,与“中国奶牛之乡”的建设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奶牛良种繁育场的建立,是从体制上开辟了奶牛繁育工作一个突破口,必将对某某奶产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