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解三角恒等变换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解三角恒等变换问题
摘要:三角恒等变换问题不但方法灵活,并且涉及到的公式较多。

处理三角恒等变换时,我们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但万变不离其宗,三角恒等变换的目的主要是达到两个“统一”,即函数名的统一和角的统一。

为此,我们可以用“先角后函数原则”来处理这类问题。

关键词:三角恒等;变换问题;函数;解题
所谓先角后函数原则就是先考虑角的恒等变化,然后再考虑函数名的变化。

这里的“角”可分为“条件中的角”和“结论中的角”。

该解法关键是运用“整体思想”确定“条件中的角”和“结论中的角”,然后寻找“条件中的角”和“结论中的角”的关系。

在化简时,则不必把角分为“条件中的角”和“结论中的角”,只要能够找到题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如何在三角恒等变换中运用“先角后函数原则”解题,以下举例说明。

一.化简问题
例1.化简:
剖析:本题中出现了三个角,分别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本题就有如下解法.
解:原式=

=
=
=
=
评注:本题的关键是发现,在解题尽量减少角的个数,最终达到角的统一。

例2. 化简:
剖析:本题所含的角较多,出现了、、这三个角,结构复杂,
函数名称也不一致。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所以可从变角入手,从而打开缺口。

解:原式=
= =1.
评注:本题的关键是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把、用表示,最终达到角的统一。

当然,本题中的三个角也可以都用
表示。

二.求值问题
求值问题常见的有三类:1.给值求值;2.给角求值;3.给值求角。

1.给值求值
例3.已知 ,且 ,求的值.
剖析:本例出现的角可以看做是条件中的角,看做是结论中的角。

注意:这里要用上数学思想“整体思想”,不能把角看成出现了角与,而应该把当作一个角。

类似的也要把当作一个角,
当作另一个角。

运用“先角后函数原则”,先找到角的关系: .这样就产生如下解法.
解: ,、
又,




.
2.给角求值
例4.求值: .
剖析:采用“先角后函数原则”,仔细剖析题中出现的三个角,容易发现,但求值时应把转化为 .
解:原式=
=
= =
= = =
3.给值求角
例5.已知,,且,求的值.
剖析:本例中出现的角有、、。

为了求,运用“先角后函数原则”,可以把表示成,这样就产生如下解法.
解:,
又,
由知,从而,而,
,由知,

评注:“给值求角”本质是转化为“给值求值”,先求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末了求角.
三.证明问题
例6.已知 , , ,
求证:
剖析:本例中条件中的角是,结论中的角是。

为了证明等式,只要把“条件中的角”用“结论中的角”来表示即可。

容易发现:及 .
解:
化简得
, ,
(1)式两边同除以得
先角后函数原则的要点是:先考虑角的变化,找到条件中的角与结论中的角的关系;条件中的角与结论中的角的关系找到了,函数名的变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下的题目,都可采用“先角后函数原则”来解,大家不妨试一试。

1.已知,且,求的值.
2.设,,均为锐角,求的值.
3.已知,,,,求的值.
4.已知:,求证: .
(提示:采用“先角后函数原则”,将条件中的角与用结论中的角和来表示,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