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79f3690029bd64793e2c73.png)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中高级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 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4、教学时数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40耳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2、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和会计核算基础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2、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账户及其结构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2、熟练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核算2、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上述业务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与作用;2、理解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3、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内容和编制要求;4、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5、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账簿的意义和种类;2、掌握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3、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结账和对账的方法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使用的会计科目和账簿及其账务处理过程;2、掌握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第八章财产清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2、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着重掌握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3、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构成和编制要求2、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结构3、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具体编制方法第十章会计档案【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档案的含义、分类和基本内容;2、熟悉会计档案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归档和保管期限3、熟悉会计档案交接、销毁的具体要求。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e0153f45964bcf84b9d57bb3.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30004适用专业:会计总学时数:54学时学分:3学分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编制单位(或执笔者):旅游与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李家华编制时间:2014年10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及经济管理类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对该课程的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运用。
该课程中复式记账、账户分类、经济业务核算、凭证填制、账簿设置、会计报表等重要内容将在以后专业课程中频繁涉及,是其他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和理论基础,要求重点掌握。
二、总体教学目标《会计基础》是一门重要会计学理论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 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会计核算、会计要素、账簿、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概念、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账户分类等基本原理和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核算等基本方法,能进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凭证填制、账簿设置和基本账务处理程序,具备学习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更专业课程的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基本运算知识基础和能力。
作为会计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将为会计学今后的专业性课程《审计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等提供和奠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
从课程的难度、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适合于大一上学期开课、授课。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第一章总论(4学时)(一)教学内容1、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信息服务对象。
2、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3、会计的方法:方法的组成;核算方法。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5、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6、会计职业与管理。
7、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目标。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71aa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f.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1. 课程概述
- 会计基础的定义和意义
- 会计基础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里程碑
2. 会计概念和原则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和定义 - 会计等式和财务报表基础
-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3. 会计凭证和账户
-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
-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处理
- 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和用途
4. 会计记账和分类账
- 会计记账的原则和方法
- 会计分类账的建立和维护
- 会计分类账的分析和运用
5. 财务报表和报告
-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
-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
- 损益表的编制和分析
6. 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 会计核算的步骤和方法
- 会计账务处理的规范和技巧
- 会计信息的管理和保密
7. 会计估计和报备
- 会计估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会计报备的程序和要求
- 会计报备的纳税和审计问题
8. 财务分析和决策
-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财务分析的指标和技巧
- 会计信息在决策中的应用
9. 会计伦理和职业规范
- 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 会计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准则
- 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规划
10. 会计信息系统和技术应用
-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 会计技术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以上是一个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docx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9e319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d.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作用《会计基础》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会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证的两门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应会账户设置、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财产清查、账簿的登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学会会计思维方式,树立良好的会计品格。
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后续的《财务会计实务》、《成本核算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学生考取会计专业初级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会计职业品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依据:以精神为指导,以需求为向导,以能力为中心。
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以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和流程为主线,根据会计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优势,采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岗位能力的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立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使真实的会计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
2.具体设计思路:结合实际,科学设计,利用资源,提高能力。
体现“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理念,课程紧密结合企业核算实际,根据岗位能力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做、学、教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e5f5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f.png)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会计专业学时: 108 学时(包括复习与测试)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制定人:一、教材和参考资料1、建议使用教材:《会计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五版。
二、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与内容会计基础是金融事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专业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盒财务收支进行核算盒监督,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让学生:(1)熟悉会计:熟悉会计的特征、发展、分类、职能、及相关的基本概念;(2)掌握会计科目:熟悉使用运用会计科目,针对会计科目准确分类。
(3)掌握账务处理程序:熟练把各经济发生的业务,可以准确的按照账务处理的程序完成所需要的财务数据。
三、学时分配表四、考核成绩分配比例教学内容会计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记账法借贷法下的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报表综合复习与教学计划匹配讲授学时4464644448860训练学时24612序号1234567891011 总计总学时448410444481472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总论 【教学要求】 1. 熟悉会计的概念 2. 熟悉会计对象 3. 熟悉会计目标 4. 熟悉会计准则体系 5. 熟悉会计的核算方法 6. 熟悉收付实现制 7. 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 8. 熟悉会计的基本职能 9.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10. 掌握权责发生制 11.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教学内容:会计的概念:组成要素、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对象与目标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职能与核算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 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58fc6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9.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各经济专业的一门共同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模块(一)会计基本理论第一章概论(1)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2)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4)了解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1)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
(2)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第三章复式记账(1)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3)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4)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5)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6)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7)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工业企业)(1)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2)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
(4)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5)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7e4ea6fd0a79563c1e72de.png)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基础适用专业编写教师审核(教研室主任)审定(系、部主任)二○一六年九月《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与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中级会计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逐步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一)教学内容项目一认识会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应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明确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并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理解从静态和动态来看会计等式是恒等。
[重点难点]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任务一会计基本认知一、会计的概念及特点二、会计对象三、会计的职能四、会计目标任务二会计核算基本认知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三、会计核算基础四、会计计量属性五、会计核算方法任务三认识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二、会计等式项目二设置会计账簿[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设置;明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分类,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掌握账簿的种类和格式,并能在期初规范地建立账簿。
[重点难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概念,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种类和格式,期初建账。
[教学内容]任务一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二、会计账户的设置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任务二会计账簿的认识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二、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三、会计账簿的作用四、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五、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任务三期初建账一、会计账簿的启用二、设置日记账三、设置明细账四、设置总账项目三复式记账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掌握试算平衡、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a555e0c0722192e4536f66b.png)
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能和定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理财决策和经营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等进行概括地说明,概括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是会计学最一般的理论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方法;认识会计对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明确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的定义、职能、特点、对象和方法,难点是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在讲解会计对象时,要着重讲清六大会计要素的内容和资金运动两种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和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含义、分类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重点理解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和复式记账法的有关内容;重点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技能;明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关系;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概念、要点、方法和平行登记的结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会计账户及基本结构第五节复式记账【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及分类;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优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平行登记的要点和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173391f5335a8103d2202a.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本教学大纲的适用适用于物流、工商、营销、旅游、酒店、金融、外贸、电子商务等非会计专业.二、课程建议《会计基础》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程建议考虑如下问题:教材选用由国家财政部会计学会统编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一般以72课时为宜,其中理论教学60课时,实践教学12学时;学生平时以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薄登记开展章节模拟实习;课程结束前安排“会计凭证—--账薄登记---会计报表"的实习;相关课程授完,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期末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
三、课程目标通过对《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熟悉并能遵照执行有关会计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担负一个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四、课时安排五、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难点)(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难点)(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对象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难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难点)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难点)*一、会计的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一)资产(二)负责(三)所有者权益(四)收入(五)费用(六)利润二、会计要素的计量(难点)*(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值第二节会计等式(重点)一、资产 = 负责 + 所有者权益 (重点、难点)二、经济业务的类型 (难点)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二)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三、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二)常用会计科目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三、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二)账户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第二节复式记账(重点)一、复式记账的概念二、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一)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分类(二)(三)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性质(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会计分录(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可与账薄结合讲授)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重点)(一)原始凭证(二)记账凭证二、会计凭证的作用第二节原始凭证(重点)一、原始凭证的种类(二)原始凭证按来源不同分类(一)原始凭证按格式不同分类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四、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重点)一、记账凭证的种类二、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一)收款凭证的编制方法(二)付款凭证的编制方法(三)转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四、记账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保管第五章会计账薄第一节会计账薄概述一、账户与会计账薄(重点)(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三)会计账薄的概念(四)账户与账薄的关系二、会计账薄的基本内容(重点)三、会计账薄的分类(重点)第二节会计账薄启用与登记规则一、会计账薄的启用二、会计账薄的登记规则第三节会计账薄的格式和登记方法(重点)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二、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二)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第四节对账(重点、难点)一、对账的概念二、对账的内容(一)账证核对(二)账账核对(三)账实核对第五节错账更正方法(重点、难点)一、划线更正法二、红字更正法三、补充登记法第六节结账(重点)一、结账的程序二、结账的方法第七节会计账薄的更换与保管*一、会计账薄的更换二、会计账薄的保管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重点)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二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一)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二)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三)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四、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三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重点)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三、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四、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五、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第七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三、财产清查的作用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重点难点)(一)库存现金的清查(二)银行存款的清查二、实物的清查方法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和方法(难点)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第二节资产负责表(重点难点)一、资产负责表概念和意义二、资产负责表的格式三、资产负责表的编制方法第三节利润表(重点难点)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二、利润表的格式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第九章会计档案*第一节会计档案概述一、会计档案的概念二、会计档案的内容第二节会计档案保管一、会计档案的归档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四、会计档案的销毁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重点难点)第一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三)购买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的账务处理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一、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一)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二)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一)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二)销售商品结转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一)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第三节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一、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务处理(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二)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三)预付款项的账务处理二、应付款项的账务处理(一)应付款项发生的账务处理(二)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三、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二)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四、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五、借款的账务处理(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第四节资本的增减一、接受投资的账务处理(一)接受现金投资的账务处理(二)接受非现金投资的账务处理二、实收资本减少的账务处理第五节收入、费用和成本一、收入的账务处理(一)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二)取得其他收入的账务处理二、成本的账务处理(一)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二)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三、费用的账务处理(一)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二)结转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三)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四)发生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五)发生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六)发生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四、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一)取得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二)发生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第六节财务成果的计算一、利润(一)利润的计算(二)期末结转各项收入、溢余的账务处理(三)期末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的账务处理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三、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的账务处理(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的账务处理(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注:标有 * 的为选修内容。
《会计基础》课程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4046d1ad02de80d4d8408e.png)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要求]] (2)[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2)项目一认知会计 (3)任务一了解会计的含义 (4)任务二理解会计职能 (4)任务三明确会计目标 (6)项目二设置账户 (7)任务一了解会计对象 (8)任务二划分会计要素 (8)任务三确定会计科目 (10)任务四设置会计账户 (11)项目三领会借贷记账法 (11)任务一了解记账方法 (12)任务二掌握借贷记账法 (12)项目四运用借贷记账法 (14)任务一筹集资金业务核算 (14)任务二生产准备业务核算 (14)任务三生产过程业务核算 (15)任务四销售过程业务核算 (17)任务五财务成果业务核算 (18)项目五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18)任务一取得与填制原始凭证 (18)任务二编制记账凭证 (22)任务三传递与保管会计凭证 (24)项目六建立与登记会计账簿 (24)任务一建立会计账簿 (25)任务二登记会计账簿 (26)任务三对账 (27)任务四错账更正 (28)任务五结账和账簿更换与保管 (29)项目七财产清查 (29)任务一认知财产清查 (30)任务二库存现金清查 (31)任务三银行存款清查 (32)任务四往来款项清查 (33)任务五存货的清查 (34)项目八编制会计报表 (36)任务一认知会计报表 (36)任务二编制资产负债表 (38)任务三编制利润表 (40)项目九认知账务处理程序 (41)任务一了解账务处理程序 (42)任务二认知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 (43)任务三认知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3)《会计基础》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45)[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要求]]“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开门课程,是根据初学者对会计职业认知的要求和会计核算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设置的。
该课程主要学习会计职业认知内容、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重点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2579ccbd64783e08122b69.png)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是电子商务类一门基础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组织的基本内容及程序。
深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成本计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课程总学时51学时,周学时3学时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总论 3学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账户 3学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6学时第四章账户及复式记账的应用 18学时第五章成本计算 3学时第六章会计凭证 3学时第七章会计账簿 3学时第八章财产清查 3学时第九章会计报表 3学时第十章会计核算程序 6学时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略)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要素、复式记账法(借贷记帐法)的应用、成本的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模拟实验,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操作等方面。
占课程总评分的30%。
期中考试占15%。
期未采取闭卷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会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
占课程总评分的55%。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从第六章开始,安排学生随着教学进程,针对某企业某时期发生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完成从填制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综合模拟实验。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基础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个基本的认识,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bfd7b22cfc789eb162dc803.png)
会计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培训学员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任务,及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的相关理论、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具体要求,明确会计记账程序的种类及其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为进一步学习会计知识打下基础。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范文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718e35f18583d04964596f.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1、总论2、账户3、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4、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5、会计凭证6、会计账簿7、财产清查8、会计报表与财务会计报告9、会计核算形式二、实践教学内容1.填制原始凭证1)支票填写2)发票填写2.填制记账凭证1)收款凭证填制2)付款凭证填制3)转账凭证填制3.登记账簿1)登记现金日记账2)登记银行日记账3)登记数量金额明细账4)登记三栏式明细账5)登记多栏式明细账6)登记总账4.编制会计报表1)编制资产负债表2)编制利润表3)编制资产负债表附表4)编制利润表附表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80时,其中理论教学为40学时,实践教学为40学时。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会计基础》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明确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会计核算方法与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理解会计要素的意义和分类,掌握会计等式和不同类型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3.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4.掌握资金筹集、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和分配、资金退出等业务的会计处理及简单的成本计算方法。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ba83b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3.png)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之一,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会计学原理与方法,掌握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2.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够编制企业的基本账户和报表。
3. 熟悉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能够分析并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4.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教学内容
1.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3.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 企业基本账户和报表的编制
5. 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
6. 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评估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结合教材,对会计学的概念、原则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企业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问题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3. 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b25f2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d.png)
会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总学时:100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0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一、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一门会计、证券等专业的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如下:1知识上: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②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③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2能力上:①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②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③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④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3素质上: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4、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帐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帐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帐、对帐、结帐,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5、考核方法基本要求;作业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每迟交作业24小时按作业占总成绩百分比的20%扣分;测验、考核或成绩评定:A、考勤占考核总成绩的20%,每旷课一节扣2分;B、作业占考核总成绩的10%,每少交作业一次扣1分;C、期中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20%;D、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50%;本课程的合计学时为100学时;二、时间分配表续。
1《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3a4c24c1c708a1294a444a.png)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务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要素核算、税收、支付结算、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等与财经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认识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性质、职能与类型,掌握会计目标、会计基础;(2)了解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核算方法,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3)了解会计循环;(4)掌握资产要素的核算,重点掌握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的核算内容和基本账务处理,重点了解支付结算方式;(5)掌握负债要素的核算,重点掌握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项目的核算内容和基本账务处理,重点了解我国现行税制和主要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应纳税额计算等;(6)掌握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核算,重点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内容和基本账务处理;(7)掌握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核算,重点掌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费用及利润形成的核算及相关账务处理;(8)了解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以及财务报表的基本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列报格式与基本编制方法。
(9)了解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方法,掌握常用财务分析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10)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素质目标包括:①对财务信息的生成过程有较完整、系统的认识;②能够掌握财务报告阅读方法,读懂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③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和守法意识。
二、课程性质《会计基础》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企业财务会计为基础,系统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等,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会计工作,掌握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技能,为未来从事财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练习与案例分析为辅的教学方式。
会计基础doc-《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doc-《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fe03de6294dd88d0d26b67.png)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基础英文名称: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学时:56学分: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无一、课程任务和要求本课程是我院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等式等会计的基本理论;着重掌握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规则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的专门方法。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使他们具备初步的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任务、目标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
4、使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方法,具备熟练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能力。
5、使学生掌握登记账簿的原理与方法,具备正确地记账和结账的能力。
6、使学生了解财产清查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掌握财产清查结果核算方法。
7、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编制原理,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8、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含义、种类和正确处理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会计对象、会计主体、会计的目标与任务;掌握: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
主要内容1.1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2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4 会计核算要求1.5 会计的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会计对象的含义,理解会计恒等式,掌握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2.1 会计等式2.2 会计科目2.3 账户第三章复试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会编制会计分录、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中高级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4、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40耳
时间分配表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
2、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和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账户及其结构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尖系
2、熟练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核算
2、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上述业务
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与作用;
2、理解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
3、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内容和编制要求;
4、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5・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六章会计账簿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掌握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3、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结账和对账的方法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 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使用的会计科目和账簿及其账务处理过程;
2、掌握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第八章财产清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2、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着重掌握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3、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构成和编制要求
2、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结构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具体编制方法
第十章会计档案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会计档案的含义、分类和基本内容;
2、熟悉会计档案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归档和保管期限
3、熟悉会计档案交接、销毁的具体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