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原因
虽然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中并不鲜见,但农产品贸易保护仍然有其特殊性。

第一,这种保护主要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很少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而且,当一国经济起飞,实现工业化之后,保护政策也随之而来。

显然,农产品贸易保护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第二,农产品贸易保护在工业发达国家非常普遍。

不像其他行业,有的国家保护,有的国家不保护,而对于农产品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实行保护,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

因此,农产品有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殊地位。

第三,农产品贸易保护很难取消。

其他行业的贸易自由化问题经过国际多边或双边谈判或多或少都有进展,而农产品自由贸易的谈判至今没有什么结果。

究竟怎样来解释这些特点呢?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包括:
(1)从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出发,强调实行保护对稳定市场价格、保护生产者收益的作用。

(2)从政治观点出发,认为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西方国家政治选举制度按区域划分的做法给了农民相对较大的政治权利,因此,政治家为了当选,都不得不照顾农民的利益。

(3)从组织行为出发,认为工业化以后的农业变成了“少数派”。

“少数派”一般容易组织起来进行卓有成效的游说活动,而受农业贸易保护的政策伤害的则是“多数”的消费者。

多数派虽然也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但由于每个人的利益“份额”很小,“搭便车”的思想严重,而且人多也不易组织,自然没有效率。

因此,农产品贸易保护被认为是“少数派”有效游说的结果。

不过,既然农产品贸易保护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对其主要原因的分析,还应从经济增长(即工业化)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以及农业本身性质着手。

首先,应该认识到工业化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贸易的影响。

一般来说,工业生产多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农业生产,尤其是经济起飞前的农业生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

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增长和技术发展使得工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下降,而农业变化不大,其机会成本也就相对上升,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也就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丧失。

而且,工业增长越快,农业的比较优势丧失得也越快。

这是一国经济发达后开始保护农产品的基本原因。

但光有这一点还不够,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很多,并非只有农业。

根据贸易理论,当一个行业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就应该让其减少生产增加进口,将资源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

一个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的衰落是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的。

可是为什么偏偏在农业失去比较优势后,大多数政府却要采取保护措施不让其衰落呢?这里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的不可转移性。

不像资本和劳动力,绝大多数土地除了生产农产品外别无他用,而当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时,对农产品的保护就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

作为政府,无论是从土地资源的利用还是从农民生存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不得不对农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另外,对本国农产品进行保护还有一个条件问题。

一般来说,只有实现工业化以后,农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和农民在全国人口中的百分比下降到比较小的时候,一国才有对农产品进行保护的能力。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保护,虽然有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原因,但毕竟扭曲了价格,阻碍了资源的最佳利用,政府负担也日益沉重。

这种保护政策是消极的,从长期来看,也是行不通的。

解决农产品保护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使农产品变成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随着资本增长而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让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的人均土地拥有量,同时要提高农民的多种经营能力,让农民的收入不再主要依靠土地的收入;否则,取消农产品贸易保护难有实质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