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合集下载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见附件)。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2、新鲜骨折;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二分之一;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2、尿常规;3、肝肾功能;4、凝血四项;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X线片;7、脊柱X线片;8、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扫描;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中医分期治疗。

1、早期:指伤后1~2周内。

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导滞。

可内服消肿止痛胶囊。

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治宜行气导滞,通腑祛瘀。

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托板,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中期:指伤后3~4周。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 腰椎骨折:S32.0、陈旧性腰椎骨折:T91.105)行椎管减压或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ICD-9-CM-3:81.04-81.08)或者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ICD-9-CM-3:81.66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主要症状包括外伤史、腰背痛、可能伴马尾神经症状。

2.体征: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改变;腰部叩痛。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相应节段的骨折、椎体高度降低、椎管内侵入、神经压迫的表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骨折诊断明确。

2.手术治疗指征:椎体高度丢失超过1/2、爆裂型骨折、腰椎骨折脱位。

3.无手术禁忌证。

4.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主要为椎管减压,根据情况可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

(1)椎管减压包括有限减压及全椎板切除减压;(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椎骨折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2)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影像学检查:腰椎正侧位;腰椎CT和/或MRI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肺功能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一、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行胸腰椎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胸腰椎外伤史,胸、腰椎骨折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2.体征:胸腰椎活动受限,压痛、叩痛。

3.影像学检查:胸、腰椎骨折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胸腰椎骨折诊断明确2.包括胸10以下椎体骨折3.除外瘫痪下肢肌力低于四级,椎管内侵入大于50%4.除外合并其它正在治疗的疾病5.需要进行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10—1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病房血常规+血型+血沉(五分类);(2)病区尿常规+流式沉渣+比重;(3)粪常规(含隐血);(4)生化全套B;(5)凝血功能常规检查;(6)免疫四项A[HIV免费];(7)胸片+病椎为中心正位片(8)椎体CT并三维重建(9)病椎为中心MR(10)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轻微外伤发生骨折患者,术前需肿瘤系列、骨密度检查以除外病理性骨折;(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8日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或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4-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腰椎正侧位片,椎体CT并三维重建,住院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B2.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护胃、祛痰、补钾、雾化、通便、神经营养药物;(4)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中医临床路径6-骨伤科

中医临床路径6-骨伤科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0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06)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2)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17)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2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127)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3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路径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工作表

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路径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工作表

预期目标与 患者皮肤清洁 评价
患者知晓饮食及活动 注意事项 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 识 患者知晓用药目的及 注意事项 患者知晓中医知识健 康宣教、中医技能操 作注意事项 个性化护理评价: 签名: 日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入院日期
术前1日
诊断
手术当日
通知患者手术时间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如 生命体征,月经来潮、 睡眠及禁食情况)
完善术前准备,如 皮肤准备、用药准 备、用物准备、配 血准备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如体温、月经来 潮情况) 简单介绍麻醉方式 通知术前禁食时间 及目的 指导患者学习床上 使用大小便器的方 法 告知患者术前排空 大小便,更换清洁 衣物,取下活动义 齿、隐形眼镜、头 饰等饰物,妥善保 管 术后相关知识介绍 (饮食、活动及麻 醉相关知识等) 指导并落实预防便 秘的措施 观察睡眠及精神状 况 戒除不良嗜好,戒 烟,术前戒酒 指导深呼吸及有效 咳嗽 讲解轴线翻身的目 的及配合要点 讲解中医知识健康 教育、中医技能操 作注意事项 心理评估,做好情 志护理 个性化护理:
做好术前准备及手术交 接(如备皮,手术区域 清洁,术中用药,物品 准备等)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 情变化 刀口敷料、引流管、皮 肤及双下肢活动感觉情 况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禁饮 食,12h后改半流质饮食 疼痛评分及介绍缓解疼 痛的方法
心电监护仪应用及氧气 吸入的注意事项
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留置各种引流管目的及 注意事项 预防卧床并发症,进行 四肢床上活动:如扩胸 运动、股四头肌舒缩练 习足背屈伸运动等 进行自理能力、防坠床 跌倒、管路危险性评估 定时巡视病房 讲解中医知识健康教育 、中医技能操作注意事 项 心理、生活护理 个性化护理
戒除不良嗜好,戒烟 讲解中医知识健康教 育中医技能操作注意 事项 心理评估并给予适当 疏导 个性化护理:

1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表

1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表
□嘱患者五点练功
□确定患者可以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填写验单复印申请书(必要时)
□填写医疗保险相关资料(必要时)
□通知出院处
□开具院诊断书
□开具出院带药。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结合病情用药
□骨盆牵引
□气囊托板
临时医嘱:
□结合病情处理
□开具充气式弹性脊柱牵引器,并指导患者下地活动
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三级医师检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嘱患者五点练功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向患者家属交待需要配合治疗事项
□嘱患者五点练功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中医辨证予以中药
□中医辨证予以中药
中药:□开具早期中药。(证属气滞血瘀)
护理工作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各项入院检查的护理操作。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
□治疗前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安排陪护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中医治疗
中药:□开具中期中药。(证属瘀血未尽,筋骨未复)
中药:开具带出院中药。
护理工作
□执行相应医嘱
□指导康复治疗
□晨间护理、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康复治疗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胸腰椎骨折术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术后(ICD-10:S52.401)行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ICD-9-CM-3:78.53/79.12/79.3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既往有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2.体格检查:腰背部可见手术疤痕,愈合良好,棘突无明显叩压痛。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术后骨愈合。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内固定取出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401胸腰椎骨折术后疾病编码。

2.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生化;(3)血凝常规;(4)血型;(5)输血常规;(6)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行三维CT检查;(2)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和麻醉科)会诊。

(七)术前选择用药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2021 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 ICD-10:↑G99.2*〕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 植骨固定术(ICD-9-CM-3:81.02-81.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骨科学分册??外科学?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丧失 50% ,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骨科学分册??外科学?1.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丧失 50% 或有椎管占位。

2.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7-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99.2*腰椎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 天。

1.必须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 c 反响蛋白;(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胸腰椎正侧位片、 CT 和 MRI 。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4-6 天。

1.麻醉方式:椎管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 + 植骨固定术。

3.手术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胸腰椎正侧位片。

2.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4〕局部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胸腰椎骨折术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术后(ICD-10:S52.401)行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ICD-9-CM-3:78.53/79.12/79.3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既往有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2.体格检查:腰背部可见手术疤痕,愈合良好,棘突无明显叩压痛。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术后骨愈合。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内固定取出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401胸腰椎骨折术后疾病编码。

2.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生化;(3)血凝常规;(4)血型;(5)输血常规;(6)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行三维CT检查;(2)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和麻醉科)会诊。

(七)术前选择用药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胸腰椎骨折术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术后(ICD-10:S52.401)行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ICD-9-CM-3:78.53/79.12/79.3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既往有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2.体格检查:腰背部可见手术疤痕,愈合良好,棘突无明显叩压痛。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术后骨愈合。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内固定取出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401胸腰椎骨折术后疾病编码。

2.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生化;(3)血凝常规;(4)血型;(5)输血常规;(6)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行三维CT检查;(2)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和麻醉科)会诊。

(七)术前选择用药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2016 年版)一、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行胸腰椎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有胸腰椎外伤史,胸、腰椎骨折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2. 体征:胸腰椎活动受限,压痛、叩痛。

3. 影像学检查:胸、腰椎骨折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 除外瘫痪下肢肌力低于四级,椎管内侵入大于50%4. 需要进行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10—15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2)病区尿常规+流式沉渣+比重;(5)凝血功能常规检查;(8)椎体CT 并三维重建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2)轻微外伤发生骨折患者,术前需肿瘤系列、骨密度检查以除外病理性骨折;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8 日1.麻醉方式:全麻。

2. 手术方式: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或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3.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腰椎正侧位片,椎体CT并三维重建,住院血常规+血沉,超敏C 反应蛋白,生化全套B 2.(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3)护胃、祛痰、补钾、雾化、通便、神经营养药物;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术后复查内植物位置满意。

4. 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内植物松动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一、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 腰椎骨折:S32.0、陈旧性腰椎骨折:T91.105)行椎管减压或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ICD-9-CM-3:81.04-81.08)或者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ICD-9-CM-3:81.66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主要症状包括外伤史、腰背痛、可能伴马尾神经症状。

2.体征: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改变;腰部叩痛。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相应节段的骨折、椎体高度降低、椎管内侵入、神经压迫的表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骨折诊断明确。

2.手术治疗指征:椎体高度丢失超过1/2、爆裂型骨折、腰椎骨折脱位。

3.无手术禁忌证。

4.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主要为椎管减压,根据情况可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

(1)椎管减压包括有限减压及全椎板切除减压;(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椎骨折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2)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影像学检查:腰椎正侧位;腰椎CT和/或MRI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肺功能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日至月日 (第2〜3天)
月日至月日 (第4〜14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 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
意事项
□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指导患者行五点练功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向患者家属交代需要配合 治疗事项
□指导陪护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月日至月日 (第15〜28天)
月日至月日 (第29〜34天)
年月日
(第35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加强五点腰背肌 功能锻炼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表单(优)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OO0 ICD-10编码为:S32.00腰
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w35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指导康复治疗
□晨间护理、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下地活动量,循 序渐进
□介绍康复计划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指导患者行腰背肌五点练 功
重 占 八、、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中医辨证治疗 临时医嘱
□X线片 □骨密度 □椎体CT
□椎体MRI
□肝功能、电解质
□血常规 □心电图
□凝血功能检查
□下肢静脉彩超 □血浆D-二聚体测定 □肝、胆、胰、脾、肾彩超
长期医嘱
□骨盆牵引
□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垫子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予以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病情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骨盆牵引
□腰椎垫子
□中医辨证治疗
□接骨续筋类中成药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予以中药调理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床上翻身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 康教育
□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床上翻身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加强五点练功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 估,明确出院时间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 出院后功能锻炼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 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 占 八、、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盆牵引
□腰椎垫子
□中医辨证治疗
□接骨续筋类中成药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予以中药调理 □复查X线片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骨盆牵引
□腰椎垫子
□接骨续筋类中成药
□使用脊柱外固定支架逐渐
下地活动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对症处 理
□复查X线片(出院前日)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