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测量》期末考点归纳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测量》期末考点归纳人教版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
这部
分内容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也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梳理一下这一单元的期末考点。
一、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和毫米
厘米(cm)和毫米(mm)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
1 厘米中间的每
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
我们可以通过直尺来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大小。
比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食指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
2、认识分米
分米(dm)是比厘米大但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10 厘米就是1 分米。
我们身边常见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的物品有手掌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
3、认识米
米(m)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在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米
作单位。
比如教室的长、黑板的长一般用米来度量。
4、单位换算
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要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厘米= 10 毫米,1 米= 100 厘米。
例如:3 米=()分米,因为 1 米= 10 分米,所以 3 米= 30 分米。
再比如:50 厘米=()分米,因为 10 厘米= 1 分米,所以 50 厘米= 5 分米。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方法
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或几毫米。
测量时要注意尺子要放直,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子刻度垂直。
2、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际应用
比如,要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先确定测量工具是直尺,然后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准确读出数据。
三、千米的认识
1、认识千米
千米(km)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比如,城市之间的距离、公路的长度等。
2、千米和米的换算
1 千米= 1000 米
例如:2 千米=()米,因为 1 千米= 1000 米,所以 2 千米=2000 米。
3、感受 1 千米的长度
可以通过走一走、跑一跑等方式,亲身感受 1 千米的长度,增强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四、吨的认识
1、认识吨
吨(t)是计量较重物品的质量单位。
比如,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一头大象的体重等通常用吨作单位。
2、吨和千克的换算
1 吨= 1000 千克
例如:3 吨=()千克,因为 1 吨= 1000 千克,所以 3 吨=3000 千克。
3、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物品的轻重合理选择质量单位。
比如,一个苹果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而一堆煤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五、解决问题
1、关于长度的问题
比如,一根绳子长 2 米,用去了 80 厘米,还剩多少厘米?首先要
把 2 米换算成 200 厘米,然后用 200 厘米减去 80 厘米,得到 120 厘米。
2、关于质量的问题
例如,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 5 吨,装了 8 台机器,每台机器重 600
千克,这辆货车超载了吗?先算出 8 台机器的总重量为 8×600 = 4800
千克,因为 5 吨= 5000 千克,4800 千克< 5000 千克,所以这辆货车没有超载。
总之,在学习“测量”这一单元时,要熟练掌握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测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
望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