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外美史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中世纪艺术
1.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1)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决定了中世纪的文化和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又被称为基督教艺术。
最显著的特征是:用精神的美代替物质的美;用灵魂的美代替肉体的美;用天上的理想代替世俗的理想;表现宗教世界里精神的升华、心灵的颤栗、信仰的热情以及现世不可企及的梦想。
(2)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2.“巴西利卡”在中世纪教堂中的意义
“巴西利卡”是罗马常见的一种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
基督教徒直接把它搬用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基督教堂的样式奠定了基础,成为西欧基督教堂的母体,是基督教胜利之初的艺术。
3.拜占庭艺术的特点
(1)早期拜占庭艺术受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强大影响。
在造型上,将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与小亚细亚、埃及、叙利亚等东方艺术风格融合,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2)拜占庭艺术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
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强调对耶稣神性的描绘,艺术形象威严庄重、动人心魄,具有稳固、永恒的精神力量。
(3)成熟的拜占庭风格从早期基督教艺术後期古典形式的风格化和标准化倾向演变而来;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的动态为基础,不以形体为基础。
后期风格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
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受到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脸型、僵直的正面姿势、呆滞的大眼和修长的身体,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
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
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4)宏伟富丽。
热爱色彩表现,在建筑装饰中使用色彩图案缤纷繁复的镶嵌画。
喜欢用珍贵材料来制作艺术品。
4.圣索菲亚教堂
建于公元532-537年,是在君士坦丁堡暴乱中被烧毁的圣索菲亚教堂的废墟上重建的。
是当时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平面呈正方形十字架形状,集中式中央穹顶建筑,经过精确的数学测算。
教堂在构思和技术上受罗马万神庙影响,主要部分是一个巨大的半圆穹顶,东西两头连着两个半圆穹顶,每个半圆左右两端又接上更小的半圆穹,南北两边是圆拱形墙体,下面由两排列柱支撑,列柱有侧廊,这样就形成了高大宽阔、气势磅礴而有节奏分明的内部空间。
该教堂一方面继承了巴西里卡式的特征,另一方面设计了不靠墙面承托的大圆顶,使圆顶建得更高、更轻、更经济。
它混合了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的结构,是一个气魄雄伟的混合建筑。
教堂内部装饰有闪亮的镶嵌画,墙壁采用珍贵的彩色石料敷贴,是当时东正教最美的建筑。
15
世纪,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将它改为清真寺,四角建立4个高高的尖塔,今又被称为“蓝色清真寺”。
5.镶嵌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作
特点:1.色彩明艳,以小石块和彩色玻璃拼起来构成所需的图案和人物形象。
2.根据主题内容设色,具体人物有固定的配色。
3.广泛采用金色背景,反射强烈的光线,达到一种虚无飘渺的效果,将时间和空间上升为一种永恒。
4.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为基础,人物造型标准化,体形平面化、衣纹图案化,人像正面化,大眼小口,艺术形象刻板,富于形象永恒的精神,显示宗教艺术特征。
代表作: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尔皇家教堂内的镶嵌壁画“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和“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
位于天堂的下方、后殿两侧的墙壁上。
人物被不成比例拉长,显得肃穆庄严;色彩明暗变化被提炼到最纯粹、简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体感。
带有禁欲主义意味。
表现当时人们追求精神、轻视肉体的审美倾向。
6、蛮族艺术的特点
1.对鲜艳色彩的喜爱
2.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喜用金属模铸、错镀金银、镶嵌宝石、髹绘彩画等。
3.擅长抽象图案的设计。
如鹰鸟组合、野兽相斗的缠绕纹样。
7、抄本的风格
8《杰罗的十字架》奥托美术,969-976年,纪念性雕刻,科隆大教堂,半裸基督,彩绘木雕。
拜占庭艺术影响。
9、亚琛宫廷礼拜堂
加洛林时期最重要的建筑,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修建。
有纪念他征服西欧各国的意义。
为了体现复兴古典罗马文化的愿望,教堂设计以拉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为蓝本,集中式的教堂形式,平面结构和布局基本保持圣维塔尔的特点。
内部处理更偏重于统一性和整体性,显得庄重严肃。
教堂还运用了罗马建筑中的方形柱和拱门。
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堂西面入口,由于当时罗马在亚琛的西面,亚琛所有教堂的大门一律都朝向西面,这一向西的入口建筑也叫10、“西面工程”。
在亚琛宫廷礼拜堂中第一次出现,即正西面的入口处有两座高塔。
这种建筑样式是北方的城堡与南方的建筑风格结合的产物,反映出对罗马的向往。
后来成为罗马式教堂的基本形式。
罗马式美术
1.罗马式艺术产生的原因
(1)西欧发展至十世纪后,经济开始复苏,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教会势力与贵族力量并行发展,修道院制度更为完备。
(2)十字军东征,崇拜圣人遗物的朝圣活动兴起。
几个主要的朝圣中心:罗马、耶路撒冷、西班牙的圣地亚哥。
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大量出现在朝圣路线上,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恢复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大型石雕来装饰教堂。
2.罗马式建筑的特点
(1)罗马式建筑主要从古代罗马的巴西里卡式发展而来,但拱顶从原来的易失火的木结构改造成
石结构。
平面也由丁字形结构发展为十字形结构。
(2)广泛运用立柱和拱券,创造出用复杂的骨架体系建筑拱顶的办法。
由隧道式拱顶变为砖砌的交叉十字拱。
(3)具有封建城堡的性质。
一般均建有高大的围墙、坚固厚实的大门和碉堡式的塔楼。
(4)装饰雕塑的出现。
教堂的门券、额板装饰有石雕。
总的来看,罗马式建筑具有沉重、严峻的艺术效果。
以饱满的力度、疏密均匀的节奏和宏大的体积感而备受赞扬。
3.罗马式教堂在各国不同的风格表现
4.罗马式雕刻在建筑中的特有位置及风格特点
(1)传播宗教教义的需要,罗马式雕刻是宗教的载体,被誉为"石头圣经”。
用来装饰罗马式教堂的门券、额板、柱头、柱础、圆雕柱身、及圣坛或座椅。
与主体建筑成为一体。
(2)特点:既有对古典艺术的继承,也有蛮族木雕艺术的影响以及某些拜占庭艺术的特点。
造型手法拙劣,人物形象呆板不自然;具有三度空间,粗犷沉重的风格有利于吸引远处的视线;雕像往往具有结实的形体和古典的气魄;雕塑语言力图摆脱平面化开始追求立体;人的形象开始出现,并且出现了打破国界的朝圣路雕像。
哥特式美术
1、哥特式艺术形成的历史条件
城市地位的提升使得城市逐渐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人们的享乐主义,人们的宗教信仰开始淡化;基督教经院哲学的发展使得宗教高度哲学化,信仰的理性化,并与世俗享乐相结合;行会的发展的完善促进
了当时文化的发展;法国君主政权的加强使得巴黎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急需创造新的
艺术风格;当时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使得人们克服材料重力的能力极大地增强。
2、哥特式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作
⑴哥特式建筑最重要特征是加了肋拱的穹窿工程,使用尖券和肋拱来减轻拱顶的重量,采用独立飞券。
它对高度的追求,及向上的动势、垂直空间的发展;结构上轻盈、纤细、飞腾;追求光影变幻符合了基督教神学精神。
平面遵循了带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后堂回廊式形制。
⑵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大规模的使用彩色玻璃镶嵌画,增加神秘主义气氛。
(3)雕塑开始脱离建筑走向独立;手法越来越写实,开始模仿自然地真是形象特别是感情
的描写,即哥特式写实主义;身体扭动的“S”型曲线表现为人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躯体达
到完美的统一。
如夏特尔大教堂西立面:拉长的人像柱,三个门楣。
代表作:法国:巴黎圣母院;拉恩大教堂;巅峰之作:夏特尔大教堂;兰斯大教堂;亚眠大教堂等
辐射式哥特式:巴黎皇宫内的圣夏佩尔礼拜堂
火焰式哥特式:英国坎特布里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3、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区别,代表建筑有哪些?
意大利文艺复兴思考题I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条件
⑴、城市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市民阶层产生,动摇了中世纪的社会基
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
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⑵、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肯定了人是生
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等)⑶、对古典文化的重新认识(有很
多古代罗马的废墟被挖掘和拜占庭的学者带来了古代典籍)⑷、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改变(贵族
名门学习艺术,改变了艺术家的地位)。
2.乔托艺术的时代意义
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大师。
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
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主要创作形式是壁画,以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圣经题材。
但是他所塑造的还是典型的而不
是个性化的人的形象。
参与设计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钟楼。
乔托绘画的探索价值:⑴、为了表现
现实生活开始探索写实技巧注重人与自然地关系,画面具有深度感和纵深感⑵注重不同人物之
间的层次关系,注重画面的明暗和体积感⑷、个性、感情的描写,情绪与气氛的渲染。
代表作
是《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哀悼基督》。
其开创的现实主义艺术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对
于文艺复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大卫题材在多纳太罗、委罗基奥、米开朗基罗雕刻中的不同表现。
(1)多纳太罗:他所创造的青铜雕像大卫是一个裸体少年和杀死歌利亚的英雄。
大卫比例符合古典艺术理想美的标准;他的姿态遵守“重心转移”的造型规律,显得优雅宁静,放松而自然,流露出喜悦和自豪,作者借鉴当时出土的罗马时代的希腊雕像的摹本。
赞美人物自身的美和力量。
(2)委罗基奥:他的青铜雕像《大卫》穿上无袖短皮上衣和裙子,手握短剑。
人物一方面是
沉思和内省的,代表文艺复兴理想的一种标志——沉思中的人;另一方面,他并未因取
得胜利而放下武器,仍紧握短剑,双目直视前方,准备出击。
代表另一种标志——行动
中的人。
将歌利亚的头颅放肆的突出在前面。
看上去像是一个获胜的体操运动员或是取得猎物
的猎人,富有运动的感觉和变化。
(3)米氏:他的云石雕像《大卫》表现了一个运动的瞬间。
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裸体男子充满自信直立着。
它所表现的不是英雄胜利之后,而是转过头去,逼视越来越近的敌人。
大卫的身体、脸部及肌肉紧张而饱满,充满力度。
姿势貌似在休息,却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
静中有动。
显示出为正义而斗争的必胜信念即将迸发的巨大的热情的性格特征。
4. 波提切利的艺术风格
(1)注重用线造型,动态的线条来营造形体的体积感,善于用蜿蜒起伏的线来表现苍白的女人体。
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
(2)取材不再局限于宗教题材而是更多的选择文学和古代神话,便于抒发自身的个性和世俗情感;其画作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充满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人物形象有淡淡的哀愁与感伤。
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以及《春》中的形象有着冥想的恬静,淡淡的忧伤及诗意。
(3)后期的艺术则向宗教回归,体现出了其精神危机;戏剧性的激情取代原先的抒情色彩;
挺硬朴拙的的轮廓和表情的高度明确性替代之前柔和的线条和细腻的情绪渲染。
如《诽谤》
5.盛期文艺复兴的三杰艺术的各自特点
达芬奇,艺术作品理性、含蓄、科学;将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绘画重视明暗
轻视色彩,将线条融入明暗之中。
米开朗基罗,其作品是雄伟的强有力的,充满激情
的巨人艺术;在其作品之中有一种悲剧性的美。
拉斐尔,优雅的、和谐的艺术,用诗
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将文艺复兴的作品经典化,人物清新优雅,色彩明
丽鲜艳,成为后期学院派崇尚的典范.
意大利文艺复兴思考题II
1.威尼斯画派的特点
美术的服务对象是商人和城市贵族;艺术的商品化;吸收拜占庭和东方风格的装饰
图案和技艺;从尼德兰处学习油画技巧,使得艺术作品色彩明朗绚丽,表现出一种
愉悦的氛围.
2.乔尔乔内与提香艺术的异同
同:提香早期作品中有乔尔乔内牧歌式的情调、柔和的形体塑造、宁静的色调等;服务对象是
商人和城市贵族。
异:相比于乔尔乔内,提香的作品显得壮丽、热情、富于想像、色彩强烈、用笔奔放。
他笔下的人物更为粗犷,更加意气风发;乔尔乔内的作品抒情宁静,音乐感强。
提香的作品带有世俗性,乔尔乔内的作品相对典雅、纯净。
如提香《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形象逼真生动,情节风俗化处理,加强对世俗生活欢乐的认同感。
表现出现实主义的艺术观。
晚年体香内心充满不安情绪,画面上的笔触显得凝重,色彩也更单纯,如《丹娜依》和《哀悼基督》。
3.丁托列托艺术风格与盛期拂罗伦萨的大师的区别
丁托列托是一位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家,(1)佛罗伦萨手法主义有两种趋向,一是反古典的倾向,二是优美雅致的倾向。
丁托列托把这两种倾向合二为一。
(2)他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起来并很成功。
丁托列托在提香完美的肖像中增添了更明亮的光彩和更深刻的心理暗示。
提香笔下的肖像人物是有自己的生活的个人,而丁托列托则喜欢捕捉人物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在某个瞬间所流露的情感与心灵世界。
(3)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
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夸张,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
关注视觉效果,而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4)丁托列托艺术的民主性表现在人物塑造多以当时的市民及手工业者为模特儿,赋予宗教画以世俗的气息。
4.委罗内塞的艺术特点: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一位大家,直接受到提香的影响;擅长使用长
长地线条;他的画善于将豪华的场景放到古典背景中,将圣经中的人物与现实的人物放在一起,
但有很强的世俗享乐意味;他的画一般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对于宗教的表达过于随便;画面色彩
细腻悦目,特别喜爱柠檬黄、绿色、玫瑰红组成金碧辉煌的色调。
5.样式主义(1520-1590)艺术的特点
技巧精湛,但是追求的是奇异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宁静和谐;喜欢表现裸体,人物往
往有变态扭曲的形态和夸张的肌肉;主题思想往往是隐晦的,情节不是主要的表现目
的,重要的是技巧;夸张的透视和变形的人体;色彩生动,具有某种刺激性;雕塑达
到了可以从各方面观赏的角度,人体造型夸张;画家不重视感情性格的影响,重视肉
体感官的美。
尼德兰文艺复兴
1.尼德兰文艺复兴的特点;民族力量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美术中,基督教题材始终占据重
要的地位使得尼德兰的艺术具有保守性和特殊性;地区气候潮湿使得哥特式建筑很是流行,窗户大壁面小,壁画发展不充分,主要发展雕刻、祭坛画、架上绘画、玻璃画;对绘画技术从中世纪的壁画转向现代油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扬·帆·爱克在美术史上的贡献以及其艺术成就
贡献:对油画技法进行改进,大胆改进颜料调和剂,用掺有稀释油的调料液来代替蛋黄调和颜色
使颜色易于调配,便于用笔。
这样,便可层层上色,更准确、仔细地作画,画面透明而有光泽。
艺术成就:是宗教画但是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重视对人物性格和心里的刻画,非常重视
写实;对于光和色进行了研究,开始在明暗、透视和油画技巧上进行大胆探索改进;绘画展现了
现实的生活,冲破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为尼德兰开辟了文艺复兴的道路。
3.博斯艺术的特点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尼德兰画家。
他往往通过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影射天主教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地主等,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
他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绘画风格,冲破了尼德兰绘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把批判的矛头主要对准了天主教会。
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夸张的形象,这些形象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又和艺术家本人的幻想相结合,同时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紧密结合,形成博斯独特的绘画语言。
代表作是《切除结石》《愚人船》《魔术师》《干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
4.博鲁盖尔的艺术风格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
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圣经故事,怪诞的形象,
继承了博斯的风格,表现出对社会的讽刺。
第二类是写实的作品,描绘生活和风景。
三是描绘民间故事、谚语、寓言,也体现了对社会的讽刺。
勃鲁盖尔的风景画十分出色,全景式构图,意境开阔,风景和人物紧密结合。
勃鲁盖尔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从而成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
代表作是《农民舞蹈》《收割干草》《牧归》《雪中猎人》《伯利恒的户口调查》《绞刑架下的舞蹈》《死神的胜利》
勒的贡献及价值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不仅是油画家还是铜版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也都有著作出版。
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标志着德国文艺复兴的到来。
他的创作高度民族化,人物严肃,忧郁的沉思,有寓意的形式,复杂的艺术感情。
他的人物肖像用简练的线条抓住人的特点。
他继承了德国民族美术的传统,有广泛接触过南、北欧的进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他还用版画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他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
代表作有《亚当和夏娃》《母亲肖像》《忧郁》《博士来拜》《玛丽亚之死》《农民和他的妻子》《农民舞蹈》《骑士、死神和魔鬼》
格吕内瓦尔德的特点
格吕内瓦尔德长期被人遗忘,一直真实姓名都无人清楚。
他没有著述留下,传世作品也很少。
他不像丢勒那样追求完美、科学性、师法自然、他的作品保留了更多的哥特式传统和神秘的宗教意味,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在艺术中追求的种种原则,只是看到弘扬宗教教义的中世纪的绘画原则——强调宗教情感的表现,远离写实的手法,舍弃了匀称的比例和和谐的构图。
《伊森海姆祭坛画》成为他最主要的传世代表作,也是16世纪德国艺术的瑰宝之一。
枫丹白露画派
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
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由来自意大利的画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B.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风格性很强的艺术流派。
枫丹白露派画家融合了意大利样式主义与法国本土的哥特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
他们重视线条的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郁的贵族化气息。
罗素:是位颇有才气、风格独特的画家。
从而把样式主义留在了枫丹白露,影响着法国美术的面貌代表作品《基督下十字架》
埃尔·格列柯
和西班牙16世纪下半期的样式主义有着密切联系,本名是多米尼加·太奥托科利普。
他的前期作品有为旧圣多明戈主祭坛及两侧的祭坛画,主祭坛画已毁,两侧的祭坛画为《圣三位一体》和《圣母升天》。
在托莱多大教堂创作了《掠夺圣袍》,受王室托画了《崇拜基督》和《圣莫里斯殉教》。
他的作品中经常反应出苦闷、沉思、怀疑、骚动不安的情调,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关。
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
进入17世纪,他的思想变得更复杂矛盾,作品表现得更为变形和躁动不安,如《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罗》。
他的肖像画很有价值,擅于传神写真,深入细致的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很注
重描绘人物的眼和手。
擅于画圣母像,在圣母优美的形象中包含了他对人性的追求,《清洁圣殿》。
德国文艺复兴
:⑴、中世纪的影响消除不彻底;⑵、对于高级的抽象的理论特别爱好的民族,美术作品具有象征性;⑶、版画的繁荣;⑷、独立的风景画出现。
风景画开始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特别是版画达到了当时欧洲的最高水平。
法国文艺复兴
西班牙文艺复兴
西班牙文艺复兴总的面貌:不同于意大利,它缺乏雄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不能再西班牙扎根的原因,在于西班牙的王权、贵族和教会的实力太大,资本主义发展却又先天不足,由于宗教裁判所的干预,美术中很少出现裸替形象,特别是对女性裸体的描绘。
从绘画方面看,由于受艺术品订货人所支配,令创作题材集中于两个方面:歌颂国王、贵族和帝国历史,再者是描绘宗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