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蝉-优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蝉》,作者小思。
(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学情。
《蝉》是一篇有具体细小的事物引发抽象深刻哲理的哲理性散文。
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不管生命多么短暂,都要好好地活。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感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本单元的目标“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灵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大问题。
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结合新课标、单元目标、本课内容,特制定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抓主题句或关键词,抓住精神;
2. 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探究,仔细品读课文,揣摸句子,体会作品语言风格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体悟生命意义,培养积极人生态度。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情,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悟生命意义,引导积极人生态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第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因此,本课具体采用的教法有“激趣导入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讨论法”。
具体的学法有“资料搜集法,竞赛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本课安排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
第三,说教学过程
分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为“课前热身”,包括导入,预习检查,学习目标提示。
约用时10分钟。
1.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
2. 预习检查,意在落实新课标提出“学生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另外,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这一环节主要利用竞赛法进行,包括词语认读,连词成句,作家作品展示,蝉的成长及蜕变过程解说。
(幻灯片配合)
3. 学习目标提示(幻灯片):练朗读,学抑扬,悟生命。
(板书)
第二大板块,自主合作探究,三读三探究,约25分钟。
1. 初读,整体探究。
以找出文章概括主旨句切入,学生一句话谈文章大意。
学生朗读,学生评价,再朗读。
教师建议,读准字音,字正腔圆,不添字不漏字。
2. 问读,质疑探究。
找出文中有疑问的词、句、段,小组合作,全体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再读,再评。
教师建议,读准停顿,独处疑问,学生圈点勾画批注。
这个环节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表示作者为情感变化的词语。
另外,引导学生理解“秋风颜色”这个言少义丰的词语。
(板书)
3. 赏读,评析探究。
用”我喜欢……因为……“来完成。
引导学生用心揣摩,有感情朗读,读好关键词,如”好好地”,品味作品语言风格。
这个版块旨在落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应重视探究式阅读,创造性阅读,多角度阅读”。
第三大板块,评价落实。
旨在落实“教学要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
用时约10分钟。
评价,学生谈收获谈感悟,旨在内化情感,可以用“我学到(悟到)了……”来完成。
拓展,以“说说我身边如蝉般热爱生命的人”为话题讨论。
教师小结,“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
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蝉》,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
下面请学生跟老师齐声朗诵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以此掀起学生的情感体悟。
美,富兰克林,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英,莎士比亚,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中国,冰心,不是每道江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祝愿同学们生命里的每一个日子,像鲜花一样,一朵一朵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