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窘迫(jiǒng bó)
B. 沉湎(chén miǎn)
C. 摇曳(yáo yè)
D. 恍若(huǎng ruò)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提高了能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交通工具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应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D. 这本书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华灯初上。
B. 她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D. 这条河就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山谷中。
4.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招待招摇招揽招贴
B. 谦虚谦让谦逊谦卑
C. 奔跑奔流奔腾奔跃
D. 美味美观美满美中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们一起玩耍的情景。
B.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C. 他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文化、科学等多个方面。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现象,那就是“以文会友”。
这种文化现象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唐的传承与发展,到了宋明时期达到了鼎盛。
所谓“以文会友”,就是通过文学艺术来结交朋友,相互交流思想,共同提高文化素养。
以文会友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诗会、书会、琴会等。
在这些活动中,文人墨客们通过诗词、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以文会友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1)请简要概括“以文会友”这一文化现象的特点。
(4分)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以文会友”这一人生境界的理解。
(6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孔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器也?”孔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或载或道,或以德教,或以言教,或以政教,或以事教。
唯其器,故能各尽其职。
”
【乙】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或出或处
②或默或语
③唯其器,故能各尽其职
④仰不愧于天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或载或道,或以德教,或以言教,或以政教,或以事教。
②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比较阅读甲乙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孟子对“君子”的理解。
(4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网络时代的阅读
要求: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网络时代对阅读的影响。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