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标准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6.接缝标准化
3、横向接缝:各层横向接缝均应采用垂直的平 接缝,端头处采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用切缝机 切出立茬。施工前应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 去高补低,并采用双驱双振(不振动)压路机沿 路横向碾压。 4、接缝处摊铺沥青混合料时,熨平板放到已碾 压好的路面上,在路面和熨平板之间应垫钢板, 其厚度为压实厚度与虚铺厚度之差。 5、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纵向接 缝应错开15cm以上。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5.碾压标准化
1、碾压应要做到“紧跟、慢碾、高频、低幅、 小水”的方法,不得在碾压区内转向、调头、 中途停留或突然刹车。 2、不得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 加油等活动,以防污染路面。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5.碾压标准化
3、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工艺, 保证混合料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碾压,具体压路机 数量及碾压遍数,以试验段确定的工艺为准。 以下表格只作为参考: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用高压水枪冲洗下承层表面粘附的尘土和其它污染物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用肩背式风干机吹干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上路口硬化及交通管制
车轮冲洗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洗车台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保证工作面清洁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常见问题
现场未设置洗车池或采取防污染措施,沥青路面污染严重
足要求,有无 离析等。
沥青混合料运输到场
四、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卸料过程不掀篷布。
四、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常见问题
未覆盖帆布: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快、易受污染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4.摊铺标准化
1、必须使用机械摊铺,摊铺机应具备自动找平 功能。 2、沥青面层应在不低于10℃气温下进行施工, 同时严禁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施工期 间,应注意天气变化,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 进行压实的应予以铲除。雨天过后,等下卧层完 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 3、沥青混合料摊铺时,下承层表面应保持洁净, 以保证层间粘结效果。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摊铺,禁止 停机待料,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不得随意变换速 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5、混合料施工温度一般控制在不低于 110~130℃,不超过165℃,在摊铺过程中随时 检查施工温度并做好记录。 6、摊铺前熨平板加热至不低于65℃。 7、采用双机或三机梯进式施工时,相邻两机 的间距控制在10~20米(避免相互干扰),两 幅应有5~10cm宽度的重叠(消除接缝)。 8、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 意后采用人工摊铺施工。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②拥包 ·推移导致隆起(横向、侧向) ·多发生在车辆变速和停站处
③搓板 ·又称波浪、是一种紧挨而呈步长规律的
纵向起伏(波长一般小于2米) ·多发生在基层松散而沥青面层较薄处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原因分析
·沥青粘度太小,感温性差; ·沥青用量过多; ·粗集料较少; ·集料的棱角性差,表面光滑; ·矿粉用量较少; ·混合料剩余空隙率过小; ·集料离析或压实不足; ·沥青面层厚度不适,层间结合较差; ·交通荷载影响(减速、刹车、重载等)。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4、沥青混合料每盘的拌和周期一般不少于45s, 其中干拌时间一般不少于5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 和时间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由试 拌确定,保证沥青均匀裹覆。出厂混合料必须均 匀一致,无花白、离析、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 时应废弃。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5、严格控制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集料温度 比沥青温度高10-15℃,即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150~170 ℃,集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 ℃, 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 ℃,出厂时逐车 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当混合料出厂温度 过高时应废弃。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②磨光:在车辆反复作用下,路面表面石料被磨 光,致使表面纹理深度减小,摩擦系数降低。
·原因分析 表面层所用石料磨光值较低。
·防治对策 表面层使用强度和磨光值较高的石料 。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小结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严把四道 质量关,即原材料关、混合料设 计关、混合料生产关、混合料铺 筑关,严控四个关键因素,即: 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路面 空隙率、全过程温度控制。外观 方面应做到:表面平整密实,不 应有松散、裂缝、泛油和离析等 现象,搭接处应紧密、平顺,不 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防治对策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防治路面永久 变形最有效的途径,具体措施有: ·选用高粘度沥青 ·用塑料类改性剂或SBS改性沥青 ·适当增大粉胶比(增加矿粉或减少沥青含量) ·合理调整级配(增加粗集料含量、间断级配) ·加强压实,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 ·加强层间结合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4、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选用25t 以上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5、路缘处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6.接缝标准化
1、纵向接缝:梯队作业时采用热接缝,施工时 将先铺筑的混合料预留20~30cm宽暂不碾压,作为 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摊铺完成 后立即骑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2、纵向接缝不能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 或切缝,边缘清扫干净,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 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重叠部 分混合料人工清走,再充分将接缝碾压密实(碾 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 然后碾压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接缝效果对比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不正确的接缝方式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7.“零污染”标准化要求
1、沥青面层施工层间污染是管理的通病,直 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应结合工 期,提前策划,科学组织,加强协调,减少交 叉施工,控制好各种污染源;施工中,认真完 善预防污染的措施,及时清理下承层表面污染 物,保证表面洁净。 2、面层推行“零污染”施工,重要管理有: 工序安排、中分带处理、上路口硬化、车轮冲 洗、路口交通管制等措施。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标准化要求(1分析5工序1重点) 首件分析
拌和
运输
零污染
接缝
摊铺 碾压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1.首件分析
1、选取100-200米试验路段,宜选在正线上。 2、通过试验路段,确定配合比,机具选择、摊 铺温度、速度、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碾压温度、 碾压方式,松铺系数、接缝方法,每一作业段的 合适长度等,作为今后施工控制依据。 3、应根据试验路段所取得的资料与数据,编写 试验路总结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治对策
·使用低温延展性好的沥青或采用橡胶类改性剂改 性沥青或掺加聚脂纤维 ·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 ·提高基层的抗裂性能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 ·采用适宜的应力消减层 ·及时封填裂缝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3)水损害
①松散:水的浸蚀或冻融作用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 脱落造成松散。 ②剥落:松散的颗粒被汽车轮胎带走所致。 ③坑槽:剥落进一步向深度发展而形成。 ④唧浆:水从沥青面层裂缝处渗入基层顶面,在汽 车荷载作用下,动水压力冲刷基层致使细料溶解成 泥浆,从裂缝处被唧出。
④龟裂 · 类似鳄鱼皮的互相交错的裂纹 · 其交叉网络单元的尺寸通常小于15cm · 属荷载疲劳开裂或沥青老化脆裂 · 多发生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或裂缝的周边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原因分析
·沥青的劲度过大 ·沥青含量过低或沥青混合料的空隙过大 ·路面整体强度不足 ·路面材料抗裂性能较差 ·交通繁重 ·冬季温度低或日温差大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8.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
沥青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永久变形——车辙、拥包、搓板 ·裂缝——纵裂、横裂、网裂、龟裂 ·水损害——松散、剥落、坑槽、唧浆 ·表面功能衰减——泛油、磨光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1)永久变形类
①车辙 a结构性车辙
·包括土基在内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 ·宽度较大,两侧无隆起,横断面呈凹形 b失稳性车辙 ·沥青面层的压密及侧向流动变形 ·车轮作用部位下凹,同时两侧向上隆起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多为此类 c磨损性车辙 ·冬季镀钉轮胎造成的磨损性车辙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4)表面功能衰减
①泛油:夏季沥青膨胀且变稀,在车辆的反复作 用下,多余的沥青被挤向路表面,形成光面。 ·原因分析
a沥青用量过多; b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过小; c透层或粘层沥青喷洒过量。 ·防治对策 a控制沥青用量; b控制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 c透、粘层沥青喷洒量适度,且喷洒均匀。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原因分析
·使用与沥青粘附性较差的矿料,且未 掺加抗剥落剂; ·路面排水系统不良; ·沥青面层空隙率过大; ·路面裂缝未及时封填; ·冬季路表积雪未及时清除; ·沥青用量偏少; ·施工时沥青加工温度过高; ·雨天或低温期间施工。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防治对策
·选用与沥青粘附性好的矿料,或添加抗剥落剂; ·做好路面排水系统; ·控制沥青路面的空隙率; ·严格控制沥青加工温度; ·避免雨天和低温季节施工; ·及时填封裂缝; ·提高施工质量,避免混合料离析和压实度不足。
(2)裂缝
①纵向裂缝 · 路基不均匀沉陷 · 道路拓宽时处理不当 · 沥青面层铺筑时接缝处理不当 · 车辙边缘纵向开裂 · 水泥混凝土板的反射裂缝
②横向裂缝 · 沥青面层低温收缩裂缝 · 反射裂缝 · 路基低温收缩开裂引起 · 地下公共设施沟槽的反射引起
四、施工工艺标准化
(2)裂缝
③网状裂缝 · 疲劳裂缝发展的初期 · 水泥混凝土板的反射裂缝 · 呈一系列矩形块,其尺寸通常超过20cm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2.拌和标准化
1、应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必须具备 密封性能,除尘、检查温度等功能,同时不低于 3000型。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2、对各种使用原材料必须进行试验,并据此进 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 3、粗集料应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性的碎石, 其表面应清洁、无风化、无杂质。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
3.运输标准化
1、一套拌和性能良好的拌和楼,运输车不应 少于待2卸0辆车应。不少 2、于5运辆 输车的车厢内保持干净,涂防粘薄膜剂, 沥青混合料运输时应用篷运布布输覆途盖覆中用盖篷在车顶上,保 温、防雨、防污染。 3、已硬化、摊铺离现场析应在检 车厢内的混合料,低于规 定铺筑温度或查如被混温合度雨料是淋质否量满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