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环境保护的进展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水环境保护的进展及思考
作者:马淑萍,黄婷,查晶晶,刘银,缪应琪
来源:《统计与管理》 2015年第10期
马淑萍黄婷查晶晶刘银缪应琪
摘要: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水环境造成了影响和破坏,但在江苏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得到了遏制。
本文对水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很严峻,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确保环境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环境水污染统计资源化
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10.032
一、水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果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其面积是全国的1.1%。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江苏的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更快。
江苏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近 10年来呈现持续稳定上升趋势,比全国人均GDP高出74.60%。
2005 年江苏省GDP达到了18598.69亿元,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41425.48亿元,是一直位于全国前5位的经济大省。
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受到了影响和破坏,污水量大大增加。
从2000年的34.93亿吨增加到 2010年的55.55多亿吨,排放总量大约增长1.5倍(见图 1)。
值得注意的是,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并且污水的主要指标如化学需氧量 COD也曲折上升(见图2)。
但是氨氮排放总量在2005-2010年时有所降低,2010-2012有所提高。
这是由于江苏的环保部门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这是江苏人民努力奋斗的巨大成果。
二、基本经验
(一)大力加强法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对污水的排污标准采取严格管控,特别要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 ,对违法排放的工业企业必须从重处罚。
对集中排污口的各类污染源 ,加强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源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
(二)大力加强水环境管理
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模式 ,借助对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来遏止污染范围的扩大。
对企
业宜采取有力举措,完善经营管理 ,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物料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水污染源治理,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转变,降低水体污染物的排放。
(三)大力加强政府对环保的经费投入
贯彻执行江苏省环境保护与管理战略、方针和政策,与去年相比,政府对环境的投资比重
增加,鼓励并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
到2011年末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已达到18.5995亿元,属于逐年提高趋势。
但是,2011年环境污染投资占当年 GDP 0.087%(见图3),说明江苏省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还有待加强。
( 四)大力加强环保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充实环保管理机构
环保系统机构人数从 2002年的8136人次到2012年的11405人次。
环保机构人数的不断
增加,说明江苏省对环保越来越重视。
三、江苏的水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
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认为,江苏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以COD(化学需氧量)为例,在全国COD排放总量中江苏省 COD的排放量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以2006年为例,全国排
放总量1414.2万吨,江苏则为96.6万吨,排列全国第三。
江苏省COD的超标排放对省内环境
质量有直接联系,给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江苏省整体来讲,苏南地区如苏州、无锡等地COD高排放行业非常集中。
对于江
苏省整体来讲,水污染负荷过大,超过水环境容量。
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的省份之一就有江苏。
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1700m3,称为资源型缺水。
然而江苏的人均水资源却不足 500m3,还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属于资源
型缺水的省份。
同时,江苏水源的水质,低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故江苏亦为水质型缺水的省份。
伴随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江苏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全省三分之二以上地表水劣于 iii
类标准,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全国第一,水资源状况前景堪忧。
四、关于水环境治理的思考
为加强水资源保护 ,杜绝对水资源的破坏、浪费和严重污染 ,应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有效采取全方位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除了坚持过去的四点基本经验以外,还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
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局面。
我们应重点研究污水的治理和重复利用,通过控制生产成本 ,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大力发展环境科技,研究提升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化解用水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即是污水资源化利用 ,可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
譬如,采煤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若得到利用 ,以江苏省2013年煤炭产量2003万t 估算,约抽排0.83亿m3的受污染的矿井地下水,如全都净化成饮用水 ,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此外 ,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工业冷却用水等,皆为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有利举措。
(三)大力创新水资源的管理机制
例如,逐步提高水污染排污费,使排污费,大大地高于水资源恢复治理的费用。
当前,江苏排污费定位太低,较水资源补偿费用低的更多。
(四)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节水理念
环保与政府或相关部门密切相联 ,且与每个人也息息相关 ,故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环保理念,使所有人都为环境保护贡献出一份力。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京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