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1年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宜府发[2001]021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1年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
正文:
----------------------------------------------------------------------------------------------------------------------------------------------------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1年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
(宜府发[2001]0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中型企业,各大中专学校:
2001年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是我市全面完成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我市抢抓三峡工程机遇,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关键性的一年。
为了进一步做好2001年我市对口支援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峡建委和省三峡建委关于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大打“三峡牌”,抢抓对口支援机遇,认真实施“东进中接”战略。
继续坚持“攻大求优攀名”的工作思路,落实“项目年活动”的各项措施,坚持以引进经济合作项目为重点,大力引进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发展壮大“四高产品”(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
加大已引进落户的对口支援龙头企业的配套发展工作力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对口支援工作的新领域、新方法和新形式,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力争把我市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引进10家名优企业或名牌产品落户宜昌。
其中三峡库区宜昌县、兴山县和秭归县各引进1至2个项目,市直引进2~3个项目,接收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安置的县、市、区各引进1个项目。
争取对口支援
项目资金到位2亿元。
(二)引进兴办社会事业发展项目10个。
库区三县各完成3个社会发展项目。
通过兴办交通、广播、电视、电讯、卫生、希望工程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合作项目,进一步促进我市三峡库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积极引进一批商贸、旅游项目。
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和市场优势,力争洽谈成功一批项目,促进商贸、旅游事业的发展。
全年组织完成商贸合作成交额2亿元,引进1~2个旅游项目。
(四)组织抓好人才培训和人才交流。
通过对口支援,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为库区培训各类人才1000人次。
同时,做好三峡库区劳务输出工作。
(五)继续抓好在建和已建成投产的对口支援项目的跟踪服务和配套发展工作。
对已投产运行的7个“涪陵签约”项目(汇源、海尔、森达、韩世、峡晶、灯塔、大显)加强跟踪服务,积极支持开发新产品,支持配套滚动发展,发挥更大效益。
加快兴山对口支援工业园建设步伐,确保“椰风”达产,“绿叶”、“太子奶”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做好“均瑶”、“娃哈哈”、“汇源”、“维维”等对口支援企业的配套发展工作;抓紧AB集团等企业所需原料产品的配套建设。
(六)抓好对口支援龙头企业的配套发展,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要加快为“娃哈哈”、“均瑶”、“维维”等项目配套的奶牛基地建设,力争年内全市发展奶牛2000头,种植皇竹草5000亩。
抓好为“汇源”三期工程配套的洲梨、白桃、草莓、猕猴桃等种植基地的建设。
充分发挥对口支援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库区农民收入。
(七)市直单位要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库区乡镇的移民工作。
市直各对口支援牵头单位要认真负责,一年至少组织成员单位到库区乡镇办公1~2次,落实对口支援任务;每个单位一年至少为移民乡镇办1~2件实事;牵头单位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帮助库区乡镇引进一个经济合作项目。
三、主要措施
(一)抓住机遇,引进一批民营企业落户宜昌。
2001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将组织全国50家知名民营企业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全市上下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选准项目,确定载体,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引进10家知名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宜昌,嫁接改造或购买、兼并我市企业。
通过民营企业的引进,不断加快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进一步拓宽对口支援工作的合作领域,增强对口支援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一是继续坚持“攻大求优攀名”的工作思路,下大功夫引进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宜昌。
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对口支援合作领域,努力争取对口支援省、市在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对我市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援。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构筑对口支援受援主体,精心做好对口支援合作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找准对口支援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
(三)加大对口支援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
一是广辟信息渠道,认真开展对对口支援省、市名优企业、
名牌产品的信息收集和动态调研,选准引进项目对象,找准项目合作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市、县三峡办要加强同对口支援省、市三峡办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回访求援;三是市三峡工委、市经贸委和市计委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强化服务,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和协调工作。
四是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今年市政府和库区县将有计划的到重点对口支援省、市(江苏、上海、湖南、青岛、大连、黑龙江)进行对口支援招商引资活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到北京、广东、深圳、珠海、浙江、福建、云南等地的招商引资工作。
(四)进一步抓好在建和已投产支援项目的达产增效,求大求优和滚动发展。
要充分发挥对口支援龙头企业在品牌、资金、管理、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扩大投资生产规模,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效益。
要围绕“均瑶”、“娃哈哈”、“维维”的乳制品生产,配套发展奶牛及皇竹草种植。
要围绕“汇源”新上果蔬榨浆项目和椰风集团的罐头食品加工项目,配套种植优质白桃、洲梨、草莓、猕猴桃、柑桔等,提高果品生产的品质和效益。
(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造对口支援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引进项目的吸引力。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对口支援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宜昌市鼓励兴办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项目的实施办法》(宜府发〔1997〕15号)和《宜昌市鼓励外来投资优惠办法》(宜府发〔2000〕39号),依靠政府驱动,加大项目引进工作力度;二是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市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督察中心要加强对外来投资合作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督察,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是建立和完善为对口支援企业服务的工作制度。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对口支援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是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等灵活办法,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服务和跟踪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进一步办好秭归县“江苏省对口支援工业园”和“兴山县宜昌对口支援工业园”,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建设环境,提高建设档次。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
要以发展的观念、带动的观念,大力宣传对口支援企业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综合效应,为引进对口支援项目营造良好氛围。
(六)加大争取全国行业对口支援的工作力度。
库区各县要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优势,积极争取行业系统的对口支援,促进库区行业搬迁工作。
要积极主动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全国各行业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及相关活动在我市举行,建立广泛的联系,促进我市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
(七)进一步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
一是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对口支援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坚持大员上阵,着力抓出新成效。
二是继续实行市县区领导分工联系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
每名领导成员负责联系1个对口支援项目或1家对口支援企业,并将这项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
三是各县市区都要建立对口支援工作专班。
工作专班要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进度,进一步提高引进对口支援项目的成功率。
四是建立和完善引进对口支援项目奖励制度,由受援企业对引进对口
支援有功人员实行奖励。
五是建立市、县三峡办工作责任制度。
市县三峡办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各县市区政府要帮助三峡办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增强服务手段,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健康发展。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