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
库附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45题)
1、“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使学生认识音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拓展艺术视野。

”采用了()的教学方法。

A.比较欣赏
B.独立欣赏
C.盲目欣赏
D.设疑欣赏
【答案】 A
2、 ( )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A.创造
B.表现
C.聆听
D.探究
【答案】 A
3、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的角色行当是()。

A.老旦
B.青衣
C.闺门旦
D.刀马旦
4、“梅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所授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中的各种音响,使整个教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

”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哪个特点( )
A.理论性
B.民族性
C.即兴性
D.科学性
【答案】 C
5、螺旋式课程理念是认知心理学的成果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加德纳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答案】 C
6、()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A.呆板
B.传统
C.生成
D.创新
7、迪斯康特声部附加在格里高利圣咏的()。

A.上方
B.下方
C.上下方皆有
D.与奥尔加农声部相同
【答案】 A
8、下列剧作家中,()不是古希腊的悲剧代表人物。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德斯
D.毕达哥拉斯
【答案】 D
9、《跳蚤之歌》的体裁形式为()。

A.诙谐歌曲
B.抒情歌曲
C.讽刺歌曲
D.叙事歌曲
【答案】 C
10、“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B
1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领域提出7—9年级学生“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A.感受与欣赏
B.表现
C.创造
D.音乐与相关文化
【答案】 A
12、“在音乐欣赏课《赛龙夺锦》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30分钟讲解广东音乐的历史,10分钟介绍广东音乐的伴奏乐器,用最后的5分钟时间聆听了一遍乐曲。

”这位老师的教学活动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C
13、在音乐发生移调时,儿童仍然能够辨别旋律的轮廓。

这种建构知识的方式是()。

A.顿悟
B.守恒
C.刺激
D.泛化
【答案】 B
14、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属于()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演法
【答案】 B
15、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纯四度的音,叫作()。

A.属音
B.导音
C.下中音
D.下属音
【答案】 D
16、巴赫创作了下列哪部作品()
A.《犹大·马卡白》
B.《异乎寻常》
C.《平均律钢琴曲集》
D.《水上音乐》
【答案】 C
17、学生体验、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审美情趣评价主要采用()评价模式进行。

A.模块学业质量
B.日常学习表现和模块学业质量
C.日常学习表现
D.教师口头
【答案】 A
18、下列不属于戏剧艺术特征的是()。

A.故事性
B.表演性
C.综合性
D.时空性
【答案】 D
19、()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因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故又称为“温州杂剧”。

A.散曲
B.元曲
C.南戏
D.宋杂剧
【答案】 C
20、在新学年开始之际,音乐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所教学段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音乐学习状况、基础,从而更好地安排、设计本学年的课程。

这种方式属于()。

A.教学策略
B.教学评价
C.教学反思
D.学情分析
【答案】 D
21、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 )。

A.cresc
B.rit
C.sim
D.decresc
【答案】 D
22、“老师让学生根据三个画面一威武的雄狮、奔腾的骏马、快乐的小鸟,用口风琴即兴吹奏自编的旋律”,这一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A.创造
B.演唱
C.讲解知识
D.练习识谱
【答案】 A
23、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 )。

A.6岁
B.9岁
C.12岁
D.15岁
【答案】 B
24、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音乐的听赏感知,集体合作完成的演唱演奏及编创活动进行的评价可用()的方式。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B
25、国际教育委员会曾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

”下列哪一项教学
A.识读乐谱
B.即兴编创
C.合作探究
D.创作实践
26、“在音乐课上,成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在课外分别搜集不同民族关于庆丰收的民歌,讨论归纳其人文与音乐特性,并在课监上进行展示报告。

”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哪个领域?()
A.表现
B.创造
C.音乐与相关文化
D.识读乐谱
【答案】 C
27、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笔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素质和相关数据,这属于下列哪种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个案研究
D.历史研究
【答案】 C
28、“在中学歌唱课《阿拉木汗》中,在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等方面总结出维吾尔族民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并简单介绍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

”该行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哪种音乐课程性质?( )
A.人文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情感性
29、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奠基人”的是作曲家()。

A.冼星海
B.聂耳
C.任光
D.吕骥
【答案】 B
30、患者,男,近日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有明显的灼痛感,常因过食煎炒辛辣或寐少而发,伴口渴心烦,失眠溲短黄,大便秘结;检查见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

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有力。

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如下辨证。

A.香砂六君丸(内服)
B.复方黄连素片(内服)
C.桂林西瓜霜(外用)
D.固本益肠丸(内服)
E.复方甘草片(内服)
【答案】 C
31、合唱协调的要素不包括()。

A.音高
B.音色
C.音准
D.音量
32、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可谓“百花齐放”。

下列选项中发源于山东自剧种是()
A.越剧
B.吕剧
C.黄梅戏
D.评剧
【答案】 B
33、音乐教学当中,教学艺术的()功能更加明显。

A.艺术
B.愉悦
C.审美
D.美育
【答案】 B
34、康复,中医学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复。

中医学在康复医疗方面,不仅有较为完整、独特的康复理论,而且还有用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常用的疗法是
A.药物康复法
B.自然康复法
C.体育娱乐康复法
D.针灸推拿康复法
E.气功康复法
35、《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是歌剧()中的唱段。

A.《伤逝》
B.《红珊瑚》
C.《江姐》
D.《小二黑结婚》
【答案】 D
36、“在唱歌课《游击队歌》的教学中,教师为大家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抗日根据地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相互配合,一举歼灭敌人的故事。

随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游击队歌》。

”这位教师采用的导课方式是()
A.温故型导入
B.设疑型导入
C.故事型导入
D.机变型导入
【答案】 C
37、在欣赏《保卫黄河》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创作背景,用时5分钟。

其余的时间用于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用时35分钟。

试问该教师的时间分配是为了遵循哪一音乐教学原则?()
A.音乐性原则
B.形象性原则
C.愉悦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答案】 A
38、“A—B—A”三个乐段构成的结构属于()。

A.重复式结构
B.再现式结构
C.部分重复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答案】 B
39、下列关于八音的描述有误的是()。

A.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质将乐器分为八音
B.八音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C.八音分类法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D.八音中的匏指葫芦,即用干葫芦制作的乐器,包括苼、敔等
【答案】 D
40、《春节歌舞》以春节这一传统文化为教学全线,以音乐为切入点,综合了舞蹈、表演、美术、主持与乐编等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年文化”的教学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教学观点的是( )。

A.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
B.音乐与戏剧相结合
C.音乐与舞蹈
D.音乐与文学相结合
【答案】 A
4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他对于爵士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风靡美国的爵士乐起源于( )。

A.南美洲音乐
B.苏格兰音乐
C.非洲音乐
D.澳洲土著人音乐
【答案】 C
42、马可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由其创作的内容以歌颂开荒生产的八路军战士把荒凉的陕北改造成美丽的“江南”的作品是( )。

A.《兄妹开荒》
B.《夫妻识字》
C.《牛永贵负伤》
D.《南泥湾》
【答案】 D
43、音乐课程的四个教学领域是( )
A.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B.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C.感受与鉴赏、表现、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
D.感受与鉴赏、表现、创作、音乐与姊妹艺术
【答案】 A
44、《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创作,以黄河为题材,歌颂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人民的合唱作品,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式杰作。

下列乐章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⑧⑤④③⑥⑦②①
B.③①⑧⑦⑥⑤④②
C.③①⑦⑧⑥⑤④②
D.③①⑧⑦⑤⑥④②
【答案】 B
45、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0-93题
A.虚劳
B.腰痛
C.胃痛
D.泄泻
E.呕吐
【答案】 D
大题(共12题)
一、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

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

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

【答案】首先,要判断它是一个好的案例还是一个有问题的案例,那么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即《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基本理念的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
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我们要依据这些理念来判断:案例内容是否是合理的?好的部分有哪些,不好的部分有哪些?并说明违背了教学论中的哪个知识点。

其次,对于优点我们要发扬光大,对于问题我们要正确解决,将正确的做法写在论证内容的后面。

二、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

【课题名称】
《音乐主题的写作》
【教学对象】
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
创作一段音乐主题
【主要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阶段(略)
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分析。

我们要求教学设计首先要完整;随后教学过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后教学的内容要注意适度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

三、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新课教学阶段进行评析。

(15分)
【课程名称】
《校园风》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舞蹈编创
【主要目标】
运用舞蹈作品的几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舞蹈编创。

【教学过程片段】
1.欣赏舞蹈作品《绿》。

(1)师问:这个片段你联想到了什么?主要运用哪个部分表现的?生答:(略)(2)教师小结: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植物);主要运用脚部动作来模拟。

2.欣赏舞蹈小品《小鸡狂想曲》(1)师问: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生答:小鸡(动物);小鸡特有的形象特征,演员夸张的表演。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欣赏以及综合创编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

四、放学时,林老师经过音乐教室,听到里面传来了琴声与歌声。

但此时并非音乐教室开放的时间,于是他走了进去,发现是几个音乐特长生看到音乐教室门没锁就溜进去了,林老师感到他们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才这样做,就决定给他们一把钥匙允许他们放学后在音乐教室练习。

但慢慢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乐器和教学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接下来该怎么办?林老师陷入了沉思......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

【答案】首先,要判断它是一个好的案例还是一个有问题的案例,那么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即《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基本理念的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我们要依据这些理念来判断:案例内容是否是合理的?好的部分有哪
些,不好的部分有哪些?并说明违背了教学论中的哪个知识点。

其次,对于优点我们要发扬光大,对于问题我们要正确解决,将正确的做法写在论证内容的后面。

五、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

【课题名称】
《音乐主题的写作》
【教学对象】
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
创作一段音乐主题
【主要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D.节拍特点E.结构特点(2)通过讨论、分析乐谱,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

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答案】(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节拍特点、结构特点多次聆听,后来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等,足以说明进行曲与抒情歌曲所表现的不同的美感。

(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在布置写作任务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在活动中还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

(3)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只是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应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积极实用的评价建议,进而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六、某男,45岁。

办公室秘书,经常加班熬夜,饮食无常。

房事不举半年,平时心悸,失眠多梦,食少便溏,神疲乏力。

中医诊断为阳痿。

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答案】治疗心脾两虚的阳痿,方剂宜选归脾汤。

六味地黄汤补肾阴;八珍汤、大补元煎补气血;逍遥散疏肝解郁。

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李老师是重庆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州某中学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介绍岭南民歌教学时,需要用粤语来完成岭南歌曲的学唱。

课前李老师尽管学了又学,但范唱时不地道的粤语发音还是引来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

看看开怀大笑的学生,李老师灵机一动,邀请笑的最大声的男同学上台来纠正老师的粤语发音。

开始这位同学还很难为情,最终,在同学们和老师的鼓励下,他渐渐融入了当“老师的老师”这一角色,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台下的同学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岭南音乐特有韵味的歌声在教室回荡。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歌唱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题干要求分析“优点”,因此,考生作答时可以从该教师的做法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哪些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分析。

八、案例音乐课上,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彝族风情,然后组织学生演唱彝族民歌《何西里西》,歌曲简单易学,学生很快就学会了。

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6组,为每组准备了制作彝族姑娘和小伙佩饰所需的珠子、铅丝、羽毛、塑料薄膜、胶水、剪刀等材料工具。

学生们高兴地动手制作起来,老师在各组间穿梭指导。

大约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完成了作品,此时下课铃响了。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该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优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独特的彝族风情引入课堂,为学生营造情境,并带领学生演唱歌曲,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理念。

缺点:在小组活动中,音乐课堂要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强调突出音乐课堂特点。

且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
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多参与
“唱…‘跳…‘演”活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而案例中的教师运用大量的时间请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脱离了音乐本身,违背了新课标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

改进意见:教师应将创造的时间缩短,将课堂重点转移到对歌曲《阿西里西》的学习上,融入更多的音乐元素,使音乐课堂丰富起来。

比如:请学生介绍彝族音乐风情,学生随音乐表现歌曲,说说彝族民族服饰特点,播放歌曲《阿西里西》组织学生跟随音乐跳彝族风情舞蹈等。

同时,也要注重音乐实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重在学生去演唱、体会、表现音乐,达到实践要求。

九、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校通知她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义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十、案例:在一节爵士乐鉴赏课上,黄老师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观看爵士乐大师阿姆斯特朗的传记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然后老师开始播放相关视频。

这期间,老师发现杨同学一直低着头,询问后得知,他已经看过这部片子,且从小学习萨克斯管,课上低着头是在看自己正在练的爵士曲谱。

于是黄老师对全班说道:“有些同学不要觉得自己音乐很厉害就可以不认真上课,这将严重影响你的期末成绩。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黄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音乐教学活动及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一十一、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鉴赏课上,在欣赏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中的《g小调小步舞曲》时,金老师要求学生谈谈感受,有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是一首明快的乐曲。

”金老师说:“这可是小调音乐呀,小调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最终说出了让老师满意的答案。

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

【答案】金老师的做法是相对合理的,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优点:(1)金老师做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金老师带领学生聆听作品,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与感受,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2)金老师做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该老师在课上对外国作品《第40交响曲》中的选段进行聆听之后,提问学生的感受,说明金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逐步去欣赏外国作品,感受外国音乐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

缺点:金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金老师在听到学生的答案之后,虽然没有用语言去否定学生,但还是引导学生回答出他所认为的正确答案。

改进建议:每个人在欣赏一段音乐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十二、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

(8分)演唱《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主要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活动,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其他目标略)
【学时】
1课时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阶段:(略)
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出示旋律谱,教师边唱乐谱,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旋律线,学生跟随老师用手划旋律线。

(2)全体学生起立,再次用肢体动作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