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输注原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蛋白和血细胞容积而定。 输注开始的10-20分钟应严密观 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呼吸、脉搏、
体温和血压)。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6
2、输注方法 红细胞输注前,各项常规检 查和全血输注相同。应注意:彻 底摇均压紧的红细胞;使用双头 输血器,一头连接红细胞袋,另 一头连接生理盐水瓶;滤网竖直 安装;静脉注射针选用较粗的针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1
三、输注方法和疗效评价 (一)输注方法
从血液分离开始到给患者输注, 最好能在4~6小时内完成。一般认 为每日至少应输注15~30×109/L 个粒细胞,甚至更多才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一般主张连续输注4~6天, 或直至感染消失、骨髓恢复功能为
止。
2021/7/18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5
低温保存红细胞在输注前,
应使用盐水洗涤法或糖液洗涤法 进行脱甘油,洗涤后,在4。C下
保 存不超过24小时。 祛白细胞红细胞在4。C下保 存也不超过24小时。 辐射红细胞在4。C下保存不
超过72小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6
二、红细胞的优点和适应证 1.红细胞悬液
正常人每周生成红细胞150200ml,一般贫血患者可在每2周输 注红细胞400ml,在3小时内输完, 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成人200ml/h, 或1-3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 儿童患者不宜超过1ml/kg.h,以避
免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5
急性失血而发生贫血者可加快 输注,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大约可 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容积 升高0.03,具体量根据当时患者的血
吞噬和杀菌功能。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9
一、粒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一) 粒细胞的制备
通常利用离心,过滤和沉降
等原理进行制备。可分为: 血细
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过滤法单采
白细胞、沉降法单采白细胞和离心
挤白膜法。
(二)粒细胞的保存
一般采用室温22±2。C,不振
荡的方法保存,最长时间不超过8
小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0
二、适应症 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因粒 细胞缺乏症伴有败血症或威协生命 的严重感染时。如果粒细胞绝对值 高于0.2~0.5×109/L,则不必输 注,因为在此数值以上的感染采用 抗生素的疗效一般较好。但预防性 粒细胞输注是无保护作用的,故不
提倡预防性应用。
后输血患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3
(三)红细胞的缺点和禁忌证 常用的红细胞悬液均含有白细 胞层,故不能用于已有或怀疑有白 细胞抗体的患者,或需长期输血的
患者。 对于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 患者,不能使用未经照射的全血以 及所有的红细胞制品。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4
(四)红细胞输注剂量和方法 1.输注剂量
4.洗涤红细胞:洗涤去除大部分其 他血细胞及血浆的红细胞制剂。 5.低温保存红细胞:加抗冻剂在低
温冰冻保存的红细胞制剂。 6.辐射红细胞:经60Co辐射后的
红细胞制剂。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4
(二)红细胞的保存 红细胞悬液保存方法和全 血相同。洗涤红细胞因在采血后 经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3-6遍,为 了避免污染, 应该尽可能在6小 时内输注完毕。
精选可编辑ppt
7
ACD (枸橼酸- 枸橼酸钠-葡萄 糖保存液)全血为21天。 CPD(枸橼酸- 枸橼酸钠-磷酸 二氢纳-葡萄糖保存液)全血为21-
28天。 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 - 腺嘌呤)全血为35天。
全血一般保存在4±2。C。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8
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 存期延长而增加。如全血在4。C 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 小板功能;第VIII因子在全血 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3
三、全血的缺点和禁忌证 (一)缺点
(1)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 过敏反应。
(2)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产生相应 的抗体,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
输血反应。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4
(3)由于血浆存在,全血的容量 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超负
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3)因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白细胞或抗血
小板抗体的患者 (4)对血清蛋白型不合、IgA缺乏而产生
抗IgA的患者。 (5)预期需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如珠 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蛋白尿、再障和白血病的贫血等。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6
四、全血的输注剂量与方法 (一) 输注剂量:
此O型洗涤红细胞可以输给任何ABO 血型的患者;洗涤红细胞中钾、钠、 氨、枸橼酸盐已基本去除,所以更
适合于心、肝、肾疾病的患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0
因此,除具有红细胞悬液 的大部分适应证外,还特别适 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缺 IgA抗原而已产生相应抗体的患
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1
4.低温保存红细胞 适用于稀有血型和自身血储 存、也作为4。C库血的一种补充。 另外,输注自身血又可避免 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的传
播。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2
5.辐射红细胞悬液 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 陷陷或免疫抑制、造血干细胞移植
与全血具有同样运氧能力的 红细胞,而容量为全血的一半至 三分之二,因而减少了输血后循 环负荷过重的危险;又已移去了 大部分的血浆,避免或减少了血 浆中的抗体或血浆蛋白成分引起 的发热和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7
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枸 橼酸盐的含量,因而减少了对心、 肝、肾等的毒性作用;分离出的大 部分血浆可供临床输用或进一步制 备血浆蛋白制品。适用于任何慢性 贫血,特别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员进行必要的原因调查。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0
红细胞输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1
在生理情况下,每天约有红细 胞总数1/120衰老死亡,同时又有相 等的红细胞生成。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包括肝,脾是清除衰老和受损破 坏红细胞的场所。红细胞的生理功 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是有红细 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临床上需 要输血的患者,有80%以上需要补充
红细胞。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2
一、 红细胞制品种类和保存 (一)红细胞制品种类
1.少浆血:移去少部分血浆的血液, 血细胞容积约0.50。目前已很少应
用。 2.红细胞悬液:移去大部分血浆的
血液,血细胞容约0.70-0.80。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3
3.祛白细胞红细胞:去除99.9%白 细胞的红细胞制剂。
荷而发生心力衰竭。 (4)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 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
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 (5)全血内的各成分相对不浓、 不纯、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5
(二)禁忌证 (1)血容量正常而需要输血的贫血患者。 (2)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虚弱、心功
是携氧和维持渗透压。 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 液的容器中,不作任何加工,即为 全血。我国现将200ml全血定为1个
“单位”。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6
一、全血种类与保存 全血有库存全血(保存全 血)和新鲜全血两种。
(一)库存全血 根据保存液(抗凝剂)不
同种类,其保存期也有所不同,
2021/7/18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9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
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
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时应使 用血液制品滤过器。输注初期,10 -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
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
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需立
即停止输血,并及时给予诊治,同 时通知输血科(血库)医师或工作人
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
全血输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
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 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 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 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 和起缓冲作用。因而输血能改善血 液动力学,提高携氧量,维持氧化 过程;补充血浆蛋白,维持渗透压,
精选可编辑ppt
42
另外,输注前还应给患者
做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以保 证ABO及Rh等血型配合。有条件 情况下,可行HLA配合试验。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3
(二)疗效评价 输注后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 控制或体温是否下降,而不是观察 粒细胞绝对数是否增加。因为粒细 胞输注后很快离开血循环,而在肺 部积聚,以后重新分布于肝、脾。 感染时粒细胞常移动至炎症部位。 因此,不能以外周血粒细胞数评价
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8
2.祛白细胞红细胞: 去除99.9%白细胞的红细胞制 剂,因此可有效地降低因血液中白 细胞所致的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及相
关性疾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9
3.洗涤红细胞 由于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等 已基本从制品中去除,因此可有效
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洗涤红细胞缺乏抗A、抗B,因
头。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7
粒细胞输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8
由于粒细胞是正常血液中数 量最多的白细胞,因此,通常输
注白细胞主要是指粒细胞。 机体因外来病原体与抗原等
侵入会受到白细胞的防御,中性 粒细胞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它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然后进入 血循环中,其主要功能具有趋化,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 的增加量来衡量的。较合理的方法 是,在输血及输血后24小时,测定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 积,然后据此进行剂量调整。输血 总量及间隔时间应视患者的具体情
况而定。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7
(二)输注方法
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 注。输血时,必须ABO血型相同, 输全血前,常规进行输血前检查, 包括患者的ABO血型的正反向定型, Rh(D)血型鉴定,患者与献血员间 交叉配合试验(盐水,酶和抗人球
蛋白三种介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8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 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HLA
交叉配合试验等。 另外,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检 查全血外观,还必须认真核对患 者和献血员的姓名,性别,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ABO和Rh(D)血 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条 形码(编号),血液类型和血量等。 在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均可视为新鲜全血。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1
二、全血的优点与适应症 (一)优点
全血的主要优点是含有近一 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
液,输注时较流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2
(二)适应证 适用于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 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 严重创伤、换血等。但对于出血, 也应根据出血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 况施行成分输血。
保持血容量。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
全血也可改善凝血机制,达到 止血目的;改善机体生化功能;提 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疾病能力等。
全血中红细胞约占全血体积的 一半, 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有限, 且其存活期甚短;血浆中主要是白
蛋白和免疫球蛋白。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5
全血还有少量的凝血因子,但 其存活期均不长,因而全血的功能 主要是红细胞与血浆的功能,也就
50%。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9
全血中比较稳定的是白蛋 白, 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故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 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后者含量也不多。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最好 输注某种血液成分。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0
(二)新鲜全血 在4。C保存下,5天以内的 ACD 全血或10天以内CPD全血
血制品输注原则
精பைடு நூலகம்可编辑ppt
1
正常人血液容量与体重密切相 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 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 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 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 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
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机
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红
体温和血压)。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6
2、输注方法 红细胞输注前,各项常规检 查和全血输注相同。应注意:彻 底摇均压紧的红细胞;使用双头 输血器,一头连接红细胞袋,另 一头连接生理盐水瓶;滤网竖直 安装;静脉注射针选用较粗的针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1
三、输注方法和疗效评价 (一)输注方法
从血液分离开始到给患者输注, 最好能在4~6小时内完成。一般认 为每日至少应输注15~30×109/L 个粒细胞,甚至更多才能取得较好 的疗效。一般主张连续输注4~6天, 或直至感染消失、骨髓恢复功能为
止。
2021/7/18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5
低温保存红细胞在输注前,
应使用盐水洗涤法或糖液洗涤法 进行脱甘油,洗涤后,在4。C下
保 存不超过24小时。 祛白细胞红细胞在4。C下保 存也不超过24小时。 辐射红细胞在4。C下保存不
超过72小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6
二、红细胞的优点和适应证 1.红细胞悬液
正常人每周生成红细胞150200ml,一般贫血患者可在每2周输 注红细胞400ml,在3小时内输完, 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成人200ml/h, 或1-3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 儿童患者不宜超过1ml/kg.h,以避
免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5
急性失血而发生贫血者可加快 输注,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大约可 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容积 升高0.03,具体量根据当时患者的血
吞噬和杀菌功能。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9
一、粒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一) 粒细胞的制备
通常利用离心,过滤和沉降
等原理进行制备。可分为: 血细
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过滤法单采
白细胞、沉降法单采白细胞和离心
挤白膜法。
(二)粒细胞的保存
一般采用室温22±2。C,不振
荡的方法保存,最长时间不超过8
小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0
二、适应症 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因粒 细胞缺乏症伴有败血症或威协生命 的严重感染时。如果粒细胞绝对值 高于0.2~0.5×109/L,则不必输 注,因为在此数值以上的感染采用 抗生素的疗效一般较好。但预防性 粒细胞输注是无保护作用的,故不
提倡预防性应用。
后输血患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3
(三)红细胞的缺点和禁忌证 常用的红细胞悬液均含有白细 胞层,故不能用于已有或怀疑有白 细胞抗体的患者,或需长期输血的
患者。 对于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 患者,不能使用未经照射的全血以 及所有的红细胞制品。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4
(四)红细胞输注剂量和方法 1.输注剂量
4.洗涤红细胞:洗涤去除大部分其 他血细胞及血浆的红细胞制剂。 5.低温保存红细胞:加抗冻剂在低
温冰冻保存的红细胞制剂。 6.辐射红细胞:经60Co辐射后的
红细胞制剂。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4
(二)红细胞的保存 红细胞悬液保存方法和全 血相同。洗涤红细胞因在采血后 经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3-6遍,为 了避免污染, 应该尽可能在6小 时内输注完毕。
精选可编辑ppt
7
ACD (枸橼酸- 枸橼酸钠-葡萄 糖保存液)全血为21天。 CPD(枸橼酸- 枸橼酸钠-磷酸 二氢纳-葡萄糖保存液)全血为21-
28天。 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 - 腺嘌呤)全血为35天。
全血一般保存在4±2。C。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8
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 存期延长而增加。如全血在4。C 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 小板功能;第VIII因子在全血 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3
三、全血的缺点和禁忌证 (一)缺点
(1)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 过敏反应。
(2)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产生相应 的抗体,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
输血反应。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4
(3)由于血浆存在,全血的容量 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超负
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3)因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白细胞或抗血
小板抗体的患者 (4)对血清蛋白型不合、IgA缺乏而产生
抗IgA的患者。 (5)预期需长期或反复输血的患者,如珠 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蛋白尿、再障和白血病的贫血等。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6
四、全血的输注剂量与方法 (一) 输注剂量:
此O型洗涤红细胞可以输给任何ABO 血型的患者;洗涤红细胞中钾、钠、 氨、枸橼酸盐已基本去除,所以更
适合于心、肝、肾疾病的患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0
因此,除具有红细胞悬液 的大部分适应证外,还特别适 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缺 IgA抗原而已产生相应抗体的患
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1
4.低温保存红细胞 适用于稀有血型和自身血储 存、也作为4。C库血的一种补充。 另外,输注自身血又可避免 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的传
播。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2
5.辐射红细胞悬液 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 陷陷或免疫抑制、造血干细胞移植
与全血具有同样运氧能力的 红细胞,而容量为全血的一半至 三分之二,因而减少了输血后循 环负荷过重的危险;又已移去了 大部分的血浆,避免或减少了血 浆中的抗体或血浆蛋白成分引起 的发热和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7
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枸 橼酸盐的含量,因而减少了对心、 肝、肾等的毒性作用;分离出的大 部分血浆可供临床输用或进一步制 备血浆蛋白制品。适用于任何慢性 贫血,特别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员进行必要的原因调查。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0
红细胞输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1
在生理情况下,每天约有红细 胞总数1/120衰老死亡,同时又有相 等的红细胞生成。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包括肝,脾是清除衰老和受损破 坏红细胞的场所。红细胞的生理功 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是有红细 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临床上需 要输血的患者,有80%以上需要补充
红细胞。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2
一、 红细胞制品种类和保存 (一)红细胞制品种类
1.少浆血:移去少部分血浆的血液, 血细胞容积约0.50。目前已很少应
用。 2.红细胞悬液:移去大部分血浆的
血液,血细胞容约0.70-0.80。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3
3.祛白细胞红细胞:去除99.9%白 细胞的红细胞制剂。
荷而发生心力衰竭。 (4)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 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
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 (5)全血内的各成分相对不浓、 不纯、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5
(二)禁忌证 (1)血容量正常而需要输血的贫血患者。 (2)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虚弱、心功
是携氧和维持渗透压。 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 液的容器中,不作任何加工,即为 全血。我国现将200ml全血定为1个
“单位”。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6
一、全血种类与保存 全血有库存全血(保存全 血)和新鲜全血两种。
(一)库存全血 根据保存液(抗凝剂)不
同种类,其保存期也有所不同,
2021/7/18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9
一般情况下, 血液临输注前,
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
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注时应使 用血液制品滤过器。输注初期,10 -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
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
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需立
即停止输血,并及时给予诊治,同 时通知输血科(血库)医师或工作人
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
全血输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
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 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 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 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 和起缓冲作用。因而输血能改善血 液动力学,提高携氧量,维持氧化 过程;补充血浆蛋白,维持渗透压,
精选可编辑ppt
42
另外,输注前还应给患者
做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以保 证ABO及Rh等血型配合。有条件 情况下,可行HLA配合试验。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3
(二)疗效评价 输注后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 控制或体温是否下降,而不是观察 粒细胞绝对数是否增加。因为粒细 胞输注后很快离开血循环,而在肺 部积聚,以后重新分布于肝、脾。 感染时粒细胞常移动至炎症部位。 因此,不能以外周血粒细胞数评价
时。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8
2.祛白细胞红细胞: 去除99.9%白细胞的红细胞制 剂,因此可有效地降低因血液中白 细胞所致的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及相
关性疾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29
3.洗涤红细胞 由于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等 已基本从制品中去除,因此可有效
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洗涤红细胞缺乏抗A、抗B,因
头。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7
粒细胞输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38
由于粒细胞是正常血液中数 量最多的白细胞,因此,通常输
注白细胞主要是指粒细胞。 机体因外来病原体与抗原等
侵入会受到白细胞的防御,中性 粒细胞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它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然后进入 血循环中,其主要功能具有趋化,
全血的输注剂量是以血红蛋白 的增加量来衡量的。较合理的方法 是,在输血及输血后24小时,测定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容 积,然后据此进行剂量调整。输血 总量及间隔时间应视患者的具体情
况而定。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7
(二)输注方法
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 注。输血时,必须ABO血型相同, 输全血前,常规进行输血前检查, 包括患者的ABO血型的正反向定型, Rh(D)血型鉴定,患者与献血员间 交叉配合试验(盐水,酶和抗人球
蛋白三种介质)。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8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 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HLA
交叉配合试验等。 另外,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检 查全血外观,还必须认真核对患 者和献血员的姓名,性别,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ABO和Rh(D)血 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条 形码(编号),血液类型和血量等。 在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均可视为新鲜全血。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1
二、全血的优点与适应症 (一)优点
全血的主要优点是含有近一 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
液,输注时较流畅。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2
(二)适应证 适用于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 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 严重创伤、换血等。但对于出血, 也应根据出血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 况施行成分输血。
保持血容量。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4
全血也可改善凝血机制,达到 止血目的;改善机体生化功能;提 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疾病能力等。
全血中红细胞约占全血体积的 一半, 白细胞与血小板数量有限, 且其存活期甚短;血浆中主要是白
蛋白和免疫球蛋白。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5
全血还有少量的凝血因子,但 其存活期均不长,因而全血的功能 主要是红细胞与血浆的功能,也就
50%。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9
全血中比较稳定的是白蛋 白, 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故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 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后者含量也不多。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最好 输注某种血液成分。
2021/7/18
精选可编辑ppt
10
(二)新鲜全血 在4。C保存下,5天以内的 ACD 全血或10天以内CPD全血
血制品输注原则
精பைடு நூலகம்可编辑ppt
1
正常人血液容量与体重密切相 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 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 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 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 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
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机
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