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动漫在我国这么流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动漫画的优势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动漫强国, 仅在90年代,就有漫画周刊、 半月刊78种,月刊2246种,共2324种。每月出版漫画单行本约300种。全 年漫画书刊销量为35,8892, 0000,0000册,占全部书刊总销量的45%。 那么,是什么让日本的动漫业如此发达? A.技术 a) 精致唯美的画面。 漫画画面中,视觉冲击极强的放射线,虚幻烂漫纷飞的雪樱花,绘出千 般意境的网点纸……层层叠叠,不禁让人叹为观止。若是彩页,就更美不 胜收。事实上,无论是什么工具,到了漫画家手里,都会变成令漫画迷爱 不释手的精品。 在动画日益发展进步的今天,拍摄电影的手法也被运用于动画,使动画整 体上更有韵味。此外,通过电脑的帮助,作画花费的时间大大缩短,画面 更逼真。 b) 五花八门的配乐和极富个性的配音 日本动画在配乐上,有专门的音乐人,多样化的音乐风格,有时还会请知 名艺人演绎主题曲。在配音上,也有多才多艺的职业声优给动画人物赋予 独特的性格。
现状
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 也取消了政府收购。这也令国内动画行业开始受到来自两方面 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但中国 动画片的产量少,原创作品只适应计划经济下做短片,大量的 市场需求量不能被满足。但美国日本动画业发展了20年,远比 中国要成熟,数量也很多,与国内形成强烈反差,中国动画产 业呈现了明显的劣势。另一方面国内在销售上也没有形成真正 的市场,电视台都是垄断的,销售上只有一种价格。面对如此 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单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市场,这种劣势 也导致相当部分的人才流向了加工制作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这10年也 是中国动画市场化的10年。以制作时间为例,从原来的300分 钟增加到了去年的40000分钟。 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 200所,就读的学生 原作:手冢治虫
1986 天空之城 电影 原作*脚本*监督:宫齐峻 制作:GHIBLI
中国动漫产业历史和现状
实际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 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 长片叫《铁扇公主》。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 是相当早的。
另外,一些现状也不容人们乐观: 1.动漫迷普遍偏爱日本动漫,而喜爱中国动漫的十分少。 2.动漫迷对于动漫的爱好受到家长、学校等阻挠。 3.中国的日本动漫盗版市场日益猖獗,而且大部分粗制滥 造。 4.本土市场萎靡不振,老态龙钟,制作者根本不了解动漫 迷的需求.而且在它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一块更大的磐 石——人们长期以来的错误观念。如果人们对动漫的定义 还是囚禁在那么狭窄的范围内,那么它的未来发展只会成 为另一种“泡沫经济”。 释义 什么是动漫?——在中国,许多人把它错误地看成一种只 适于儿童,说教式的,无深度的低层娱乐消遣。然而,今 日的动漫已是无年龄界限,取材广泛,结合文学和绘画, 并运用电影表现手法与电脑特技的一门新艺术。
国内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从80年代最早有日本 动画的引进开始,十几年来只有少量日本动画 片在国内电视台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也没有到 部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国内公映过,世面上极少 看到动画的CD、录影带、VCD、及有其它周 边产品,仅有的一些产品也种类单一,毫无选 择余地,是否动画片对国内观众呢?显然不是 这样,好的动画片所引起的反应强烈,如近年 在国内各电视台播放的《灌篮高手》,在黄金 时间播放并创下收视高峰,一时间出现了《灌 篮高手》周边产品在市场上大卖的情形!磁带、 VCD、海报、拼图、T恤、钥匙扣等等,说明 国内不是缺少发展的条件,而是缺少思想观念 的彻底更新,将动画当成一个全新的文化和市 场来看待,让我们摒弃偏见,更新观念,让动 画走进我们的生活,给青少年更多的梦想和空 间吧!
总结:
动漫作为通俗性的艺术,在各阶段学生中都拥有广大的读 者群。然而直到目前,中国动漫读物中,广为流行的主要还 是来自日本的舶来品或是其亦步亦趋的模仿品,中国大陆已 经变相成为日本卡通原创的加工厂和倾销地,这不仅在经济 商业行为中产生严重的不对等关系,更在文化的影响——特 别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上产生出令人担忧的后果。中国 本土动漫的发展因此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该课题试图从中 日动漫的比较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以期寻找到中国动漫艺术发展的对策和途径,课题以充实的 资料、客观的比较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观点和意见,课 题中很多的观点和比较论证,显示出可贵的独创性和理性思 考的深度,而其中带有的对中国动漫发展的深切担忧和殷切 期望,更是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变革
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之后。电视业发 展迅速,许多国内的动画片开始在电视台播映。 其实国外早已经有了电视动画片,这种动画片不是一集的,而是 连续性的,一做就是一个单元。以前国家规定美影厂每年播放动画片 的长度为300~400分钟,而300分钟的时间相当于十几集到二十几集 的长度,对于电视的需求量远远不够。因此也慢慢允许国外的一些动 画片进入中国。最早的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变形 金刚》等。 中国成为系列动画片的概念是美影厂的《黑猫警长》,虽然影响 很大,但只有5集。后面又拍摄制作了《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 加起来也就26集,这样的生产数量还是远不能适应电视的需求量。 所以在80年代后,一方面引进较多的国外动画片。另外一方面开 始有除美影厂以外的电视台开始关注这种样式的动画片,并开始投资 动画片的制作,一些动画片制作公司也慢慢诞生了。中国经历了从计 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过渡,动画业也受到了一个巨大挑战。上世 纪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革:一方面开始引进国外的电影 大片。另一方面就是销售体制上的改革。
经历的阶段: 起步——变革——现状
起步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就是 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从那时起可以说是新中国美 术电影的一个开始。解放之前的中国动画产业是从上海起 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是从东北起步的。 1956年,一群东北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受命到上海 组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中国终于成立了一 个非常健全的、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 制片厂。 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 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 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 厂(美影厂)。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 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 片拍摄,产量不高。
美国动画强调自然、柔和,而日本动画则强调时 暗对比、远近焦距分别,以及速度感、跃动感, 甚至使用电影上的蒙太奇手法。动画的精彩处, 不但在于画面和技巧,优秀的配乐也是一直以来 伴随动画成长,并不断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部好 的动画,不但要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画面制作, 其主题歌和配乐也必须很优秀,才是一部完美的 作品。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在电影中! 自1985年以来,由于日本多所动画学院的设立, 而造成人才过多现象。于是大量人才外流美国, 造成美国动画画技的突飞猛进。同时日本动画也 开始在美国电视上播放。由于日本动画风格完全 不同于美国动画,因此受到美国观众热烈的支持。
日 中 本 国 动 动 漫 VS 漫 文 文 化 化
组长:罗双 组员:朱茜 何嘉果 调查对象:长沙市市民 导师:
关于卡通动漫的问卷调查 您(们)好! 我们是来自长沙市周南中学k0705 班的学生,我们正在对日本卡通动漫 在我国为什么这么流行展开调查研 究,很不好意思耽误您(们)几分钟,希 望您(们)能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 卷,因为您(们)的协助对于我们这次 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希望您 能认真地完成全部问题。(共三十 份)
下一步计划:
采访漫友文化的老板或以其他途径来继续我们的调查研究.
中国动漫画的劣势
反观中国的动漫市场,无论是纯本土的漫画杂志,还是纯本土的漫画单本, 都屈指可数。更不要说周边市场了,即使有恐怕也是种侵权行为。唯一的潜 力即是庞大的却未必支持本土的消费群。 A. 错误的观念 a) 百害而无一利——长辈的成见 b) 只限于低龄儿童——观众层次的错误定位 c) 潜意识里的排斥——历史造成的隔阂 B.停滞的引进。 中国的政府几十年如一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漫画是无缘了。动画虽 也引进了一些,但只有港台版本还可以看看,至于国内的配音和篡改实在让 人无言。 C;肆虐的盗版。 中国动漫盗版市场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或翻译奇烂,或印刷粗糙, 无论精华还是糟粕 一并盗来。中国动漫迷们对这些盗版商们又爱又 恨。没有正版,所以不得不掏出钱来;可是如果没有他们,则很可能终身无 缘接触那些经典的日本动漫作品。由于部分盗用名作者姓名的“糟粕”,内 容日趋极端,简直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政府因此来了个“彻头彻尾”的反 盗版,此市场看似烟消云散,但事实上,盗版市场依旧猖獗。“反盗版”的 唯一成只是让精品锐减,对于糟粕却毫无影响。
B.宽泛的体裁以及内容 a) 个性鲜明的人物。 b) 曲折感人的情节。 c) 人性哲理的内涵。 d) 梦想与魔幻的世界。 C.媒介及出版社 商业化的日本动漫业自然有完善的传播渠道。各大电视台,影院都有动 画片播放,而各大出版社则有各类漫画连载杂志,种类逾百,发行量则逾 千亿。 D.商业化成功的周边产业 动漫的周边产品真是无奇不有:手表,手机,WALKMAN,MD……更有 甚者,动漫中人物的衣服,首饰以及武器等,简直是无孔不入!能与喜爱 的动漫人物朝夕相处是动漫迷的的梦想,周边产业的红火也就理所当然了! E.社会的支持 日本动漫在世界范围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因此社会的支持态度不 言而喻。另一方面,轻松搞笑的动漫画令儿童爱不释手;深刻感人的作品 又受到成人的欢迎。
中日动漫比较 近几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动漫业的发展,可是形势不容乐 观。无论是盗版市场的猖獗还是本土失常的萎靡都令人担 忧。所以为了给中国动漫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选择,一条 可以超越日本,走向世界的路,我们小组通过网络,动漫 杂志查找资料和亲身实践开展了这个课题。 危机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用这句国歌的歌词 来形容中国本土的动漫业真是恰倒好处——一位网友如是 说。 如今的中国动漫业实在有太多的阻碍。一方面要开拓己 方市场,另一方面还要抵制外来的“文化入侵”;一方面 要面对资金,技术,人才等重大困难,另一方面又要做出 令动漫迷们满意的作品,实在是困难重重。
路线分化期(成熟期)
--自 1987年到90年代初。动画进入成 熟期后,便出现数部佳片。当日本 动画发展到此后,有人认为幼年观 众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该考 虑制作年龄路线。于是自1987年后 半年以来,电视上的高年龄层动画 逐渐减少,而转向动画电影。以致 于造成目前日本电视上找不到几部 好片,而电影几科部部精彩的情况。
现在的新说法叫动漫,是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 相关的内容合并在一起,至少涵盖动画、漫画 和游戏三方面。这个概念在国内也是近两年形 成的,但真正原创的东西太少,虽然有官方统 计的数量达到了40000分钟,但是真正有影响的 作品却很少,说明我们原创的能力相对薄弱。 另外,中国的动漫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 业链。由于原创不够,缺乏有影响的作品。因 此制片方和投资者对于这个产业的投资都很谨 慎,虽说都知道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但缺 乏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动漫行业的 产业链也比较长,属于中长期投资,从投资到 回收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周期,因此在资金 方面还是很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