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刘万智;陈珺;陈军;王旭
【摘要】目的探讨与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患者50例(50眼)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50眼)经治疗,其中31眼术后功能痊愈,占比62.0%(31/50);17眼解剖痊愈,占比34.0%(17/50);2眼未愈,占比4.0%(2/50).与术前相比,50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且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眼外伤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提升患者患眼的视力,同时还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9(017)001
【总页数】2页(P76-77)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眼外伤;治疗;临床效果
【作者】刘万智;陈珺;陈军;王旭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1
在临床眼科中,眼外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常伴有复杂眼内组织损伤,如眼内炎、玻璃体后脱离、积血等。

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主要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且具有良好的疗效[1-2]。

因此本文即对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及临床效果做了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患者50例(50眼)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15~67岁,平均年龄为(38.12±6.18)岁。

50眼中右眼21例、左眼29例。

受伤原因:钝挫伤5例、爆炸伤10例、穿通伤17例、异物伤18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实施A(B)超检查、间接眼底镜、直接眼底镜、裂隙灯显微镜、眼压、视力等检查,部分患者实施三面镜检查。

患者检查期间,不能向眼球施压,且需多涂藕合剂。

采用美国Alcon公司生产的玻璃体切割机在Zeiss手术显微镜下,行玻璃
体切割术治疗,根据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进行。

术中在10点、2点及
颞下方角膜缘后3.5 mm处,采用巩膜穿刺刀做一次性全层切开巩膜,并将切割头、光导纤维、灌注头等逐一放置进去,然后缝合角膜边缘部位,并与镜固定圈相互接触。

切割头部位经光导照明时分辨清晰,切率为500~600次/分,由中心向
周边以及由前向后将玻璃体内的膜状物、机化条索、积血等一次性切除。

同时将预置缝线留于术前留置在巩膜表面两直肌间,然后将巩膜环扎带(3 mm)放置在该缝线上,采用晶体切割术治疗存在晶状体脱位患者。

术毕收紧环扎带,并采用1 mg万古霉素注射至玻璃体腔中。

表1 术前术后视力变化对比[眼(%)]注:与术前相比,*P<0.05时间无光感
光感手动数指 0.02~0.1 0.12~0.3 >0.3术后 6* 6* 23* 5* 0* 5* 5*术前 4 2
10 11 9 7 7
1.3 观察指标: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效果判定[3]:功能痊愈:术后患者视力提高至0.25以上,或提高2行以上,且术前视力光感。

解剖痊愈:术后患者眼球重建成功,视网膜解剖复位,屈光间质透明;未愈:患者术后眼球萎缩或者眼球结构重建失败,且屈光间质仍混浊,术后视力无变化甚至变差。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50例患者(50眼)经治疗,其中31眼术后功能痊愈,占比62.0%(31/50);17眼解剖痊愈,占比34.0%(17/50));2眼未愈,占比4.0%
(2/50),治疗成功率96.0%,失败率4.05。

2.2 术前术后视力变化对比:与术前相比,50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且差异对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3 术后并发症:出院时,50眼中有12眼为高压眼,占比24.0%,其余38眼眼压均正常。

术后患者发生恶性、呕吐、头痛、术眼胀痛等并发症,经局部用药治疗以及抗青光眼术后,其眼压恢复正常,且各种并发症完全治愈。

3 讨论
在临床致盲眼病中,眼外伤比较常见,其是导致患者单眼失明以及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

且此类患者因眼内容物流失,眼内组织机械性损伤、伤后并发症复杂等,因而预后效果较差[4]。

而目前有效治疗眼外伤的手段,即为玻璃体切割术,其能有
效改善患者术后功能,且能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

此种术式主要适用于穿通性、闭合性眼外伤,尤其是治疗眼内组织联合性损伤的效果更佳。

其主要通过将增生细胞依附的纤维支架切除,然后将玻璃体内的各种生长因子以及血液等取出,从而避免了发生视网膜脱离,进而减少患者的失明率。

另外针对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采用
硅油充填、惰性气体、剥膜、眼内电凝等,还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从而促使患者视力更快恢复[5]。

本文的研究中,50例患者(50眼)经治疗,其中31眼术后功能痊愈,占比62.0%;17眼解剖痊愈,占比34.0%;2眼未愈,占比4.0%。

与术前相比,50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且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可以看出,在眼外伤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在眼外伤治疗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提升患者患眼的视力,同时还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赖江峰.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170-171.
[2] 苏丹,李虹霓,李洪龙.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28-30.
[3] 赵静如,盖春柳,陈晓隆,郑昆.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
志,2011,11(3):545-547.
[4] 高旭辉,刘铁城,代艾艾,李淑贤.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眼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2):133-136.
[5] 王华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790-17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