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书心得《精品课题选》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精品课题选》读书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最近读了《精品课题选》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大。

什么是精品?精品是在精神纬度上能直指人心的作品,是寄寓了时代意义、人文关怀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产品。

什么是精品课题?精品课题就是通过精心选题、精细设计被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立项以后,能够精当操作、精彩呈现和精致管理,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

这本《精品课题选》反映了我市转变教科研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课题研究的内涵和质量的成果,也是我市部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探索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鲜明的见解。

鲜明的见解,鲜活的行动理念,是教科研的生命力所在。

该书所有的课题均呈现了研究者学习、实
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思维火花反复撞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经过了实践的洗礼,提出了鲜明的教育教学见解。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有见解,这是一种理性的自觉。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关注教育教学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教育教学深层次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常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很少关注,缺少深刻的理性思考,因而提不出新颖的见解。

这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不可能很好地改善现在的状态,升华教育教学的生命主体。

我们环顾当前教育界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优秀特级教师,研究他们的专业发展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善于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理性叩问,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课题提出见解,实际上就是确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朱红甫老师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尚简”的观点,既是对中国文化“尚简”思想的继承,
又是对语文教学“繁杂”现象的点拨。

规范的研究。

课题研究需要讲究规范性,这是课题研究质量的基本保障。

我在以往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注意遵守课题研究的学术规范,课题名称过大,或者以论文题目代替课题研究,文献搜集不严肃,不讲究文献搜集的方法,不能正确地确定检索工具,资料不够翔实,不能对文献进行准确地提炼和分析,研究内容的界定比较模糊,用语过于宽范,不能使问题具体化,研究内容的分解不能紧扣主题词,研究方法的使用比较随意,不能很好地考虑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及研究过程的需要。

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我很好的指引。

这本《精品课题选》的课题主持人在研究的规范性方面做得很好,如王常亮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学生自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表述研究方法时,对“用网络收集和调查研究法开发学生自身课程资源”的说明就注意了规范性。

问题的意识。

问题促成课题,课题
必须来自问题。

课题是在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但问题又并不等于课题,要使问题成为课题,必须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认识问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问题,才能使问题转化为课题。

熊福建校长的“和谐的教与学关系的实践研究”也是基于当前课堂中“学与教关系”存在哪些偏差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的思考,对这些思考进行问题转化,形成课题,探索实践路径。

精当的操作。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在以往的课题研究中,我不善于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缺少对课题研究的明确定位,“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的不同作用分不清,缺少实施策略和路径的思考,对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缺少常识的了解,对附录的“参考文献”的整理不够规范。

这些都是不能精当操作的表现。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题也能够成为精品课题呢?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
点:
1.精心选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