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自全区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我中心组建了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广大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尤其是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及各类重点人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内涵,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考核目的
通过建立家庭医生服务质量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家庭医生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对家庭医生进行全面管理和综合评估。
通过考核奖优罚劣,在服务团队之间营造争先争优氛围,充分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使居民和家庭医生形成长期、稳定、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和相互促动的契约式服务关系,形成“让家庭拥有医生,让医生走入家庭”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二、考核对象
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团队成员以及参与服务的其他科室和个人。
三、考核分工
1、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离休干部。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临床及防保医师负责为主。
2、重点人群及一般人群签约服务以村医负责为主,但各团队每年为各村(社区)重点人群必须至少提供一次面对面服务。
四、工作职责
1、临床医师职责:①临床医师为该团队负责人,负责对团队的日常管理;②测血压,包括心肺听诊等一般检查;③记录《签约服务记录本》和《健康管理团队工作手记》:④给予服务对象健康指导(含中医指导);⑤为当月未能服务的对象出具《证明》;⑥为服务对象每年填写一次《健康体检表》。
2、防保医师职责:①记录《签约人员登记表》;②现场拍照并上传;③收集《签约人员登记表》、《证明》等相关资料并上报。
3、执业药师职责:①对重点人群进行用药指导;②协助临床医生对签约服务对象进行药物调整。
4、村医职责:①通知签约对象;②测体温、测血糖;③到村部给《证明》盖章:4按照要求将服务对象信息录入系统:⑤与服务对象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
5、每年在11月底前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参照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标准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6、财务科负责建立相关台账,做好资金的发放。
7、防保科负责资料的统计上报,核查汇总以及绩效考核、补助核算等。
8、其他科室做好宣传发动、后勤保障等工作。
五、考核要求
2023年各家医团队继续巩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果,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面,继续强化“首诊+点单”签约服务工作。
1、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做到应签尽签,签约知晓率100%。
家医团队每月至少下村一次,定点或入户,须跟上述三类人群面对面提供服务。
如当月不能见面必须书面说明情况,季度内未能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家医团队可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至少主动提供一次服务。
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100%、签约率>75%,主要由村医随访,每年不少于四次。
一般人群签约率>35%,由村医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今年市刀健委将失能失智老人列入签约服务范围,要求签约率不低于80%
2、按照分工要求认真填写签约资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登记记录簿》、《健康管理团队工作手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本》、《健康体检表》、《个人信息表》等,并且按照要求将服务对象信息录入系统。
3、签约对象对签约服务知晓率和满意率≥80%。
六、考核办法
1、质量考核(考核表附后)。
2、绩效补助。
每月按约定时间下村服务一次给予基本补助50元(每月只补助一次),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工作量按照定点服务给予临床医师每人次5元补助、防保医师、执业药师及村医3元补助;对于行动不便的对象需要入户服务的给予临床医师每人次10元补助、防保医师、执业药师及村医8元补助:如因外出等特殊情况不能接受服务但能提供村组证明的给予团队每名成员1元补助。
3、考核周期。
签约服务工作按季度督查,督查小组认真填写检查督导意见书并进行考核打分,考核结果将作为服务经费发放的主要
依据。
4、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实行百分制,根据考核结果按比例发放:考核得分≥90分为优秀按1.2系数发放;80~89分为合格按1.0系数发放;70~79分为基本合格按0.8系数发放;70分以下为不合格按0.6系数发放。
从2021年起服务经费按季度发放。
5、交通补助。
各家医团队下村服务时根据实际情况自备车辆或由办公室安排社会车辆,按照路途远近给予每次30-50元的交通补贴。
6、2021年继续强化“首诊+点单”签约服务工作,相关补助政策根据情况由院委会研究决定,服务经费按年或半年发放。
七、处罚措施
对建档立卡及计生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六个一”“大病专项救治”“先看病、后付费”“绿色通道”服务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各科室和团队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服务意识。
每个月与签约对象见面时至少要有临床医师、防保医师、村医三人组成,个别村还要有执业药师参与。
各团队要严格按照既定时间服务(若遇到春节或特别恶劣天气可以微调但要征得分管领导同意)。
若某团队某月未下村服务,则停发该牙队当季度签约服务补助;若某团队某月下村服务时少1名团队成员(特殊情况团队之间可以协调),则停发该成员当季度的签约服务补助。